资讯动态
综合辅导
临床资料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
猪病预防:母猪繁殖障碍性问题,解决?
繁殖系统疾病 更新:2017/1/28 字体:
母猪繁殖障碍性问题,解决?
-----
母猪繁殖障碍性问题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母猪繁殖障碍是指母猪达到生育年龄而不能发情配种,或屡配不孕或异常分娩(流产、死胎)的总称。今年以来,蓝耳病、圆环病毒、霉菌毒素等造成的繁殖障碍导致规模化猪场母猪的繁殖性能越来越低,配种分娩率逐年下降,2007年,很多猪场母猪的年配种分娩率在60%~70%,个别大规模猪场母猪的年配种分娩率仅达50%左右,因此,母猪繁殖障碍问题已成为影响规模化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应及时找出防控措施。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疾病主要有两大类,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因素。非传染性疾病主要由生殖器官畸形、机能障碍和饲养管理等因素所致,传染性因素主要是病毒、细菌、螺旋体、衣原体等。下面把主要的传染性疾病介绍一下。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又称蓝耳病,是猪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该病主要表现母猪怀孕晚期流产,死胎弱胎明显增加和母猪再发情推迟等繁殖障碍以及子猪的呼吸道症状。具体临床表现种母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嗜睡咳嗽,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间情期延长和不孕,怀孕母猪早产,后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子,有的产后无乳。部分新生子猪表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及轻瘫等,产后1周内子猪的死亡率明显上升(40%~80%)。少数母猪表现暂时性的体温升高(39.6℃~40℃),产后无乳,胎衣不下或阴道分泌物增多。个别病猪的双耳、腹侧及外阴部皮肤呈一过性青紫色或紫斑块。种公猪发病率较低,仅为2%~10%,主要表现为厌食,精子数量减少,活力下降,少部分病猪睾丸肿大。子猪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0℃以上,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腹泻,离群独处或相互拥挤在一起;被毛粗乱,肌肉震颤,共济失调,有的发病子猪后腿呈“八字形”,后躯瘫痪,逐渐消瘦,眼睑水肿;少数子猪可见耳部皮肤发紫,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甚至100%。耐过子猪生长缓慢,且很易继发其他疾病。育肥猪临床症状呈一过性厌食和轻度呼吸困难,也有的发病场育肥猪出现死亡,10%~30%不等。少数病例表现为咳嗽及双耳背侧、边缘、腹部及尾部的皮肤有一过性深紫色或斑块,并易发生继发感染。蓝耳病的防控措施加强综合防疫措施,提高营养水平,保证环境,强化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疫苗是控制疾病的一种手段,不是灵丹妙药,尤其是蓝耳病疫苗的效果还不能满足养猪生产者的要求和期望,但目前使用蓝耳病弱毒疫苗仍是我们降低生产损失的一种选择。进行疫苗免疫时要按照这样的免疫程序效果才好。1.全群普免-间隔4周第二次免疫。2.种猪群每年3次普防。3.后备猪配种前免疫2次,间隔4周。4.子猪25日龄免疫1次。
-----

做好疫苗接种,提供全面营养
-----

做好免疫工作
相关文章
 2015年全国执业兽医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入口
 2016全国各地执业兽医资格申请及领证通知汇
 2014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成绩公布时间
 2016全国各地执业兽医资格申请授予公告汇总
 执业兽医考试题库软件介绍
 2013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校课程
考试题库
在线客服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