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防治冬季猪呼吸道综合征分析及综合防控
-----
冬季温度低,猪场为了保温,常把猪舍的门窗紧闭起来,这样会造成猪舍内有害气体超标和新鲜空气缺乏,引起猪防御机能受损而诱发多种病原体感染。猪呼吸道病综合征,常为多病因导致,几乎在所有的猪场都有发生,它除了造成直接死亡外,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明显的增重缓慢,耗料增加,上市期延长,并长期携带多种相关病原体。 1.临床症状及病变 1.1临床症状:本病多爆发于6---10龄保育猪和13---20育成猪,通常称为18周龄墙。发病率一般为25%---60%,发病猪死亡率为20%---90%,猪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病猪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无食欲,呼吸困难、腹式呼吸、
气喘急促、
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出现
结膜炎症状。急性发病的猪体温升高,可发生突然死亡。大部分猪由急性变为慢性或在保育舍形成地方性流行,病猪生长缓慢或停滞、消瘦、死亡率、僵猪比例升高。哺乳仔猪以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为主,死亡率较高;肥育猪经常发生“13---15周龄墙”和 “18---20周龄墙”;育成猪表现为
发热、随之出现咳嗽、采食量下降、呼吸负担加重或呼吸困难,如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猪群密度过大或出现混合感染,发病率和临床表现更为严重。 1.2剖检:病猪弥漫性问质性
肺炎病变,多数病
猪肺出血,肺肉样变和肝变,呈橡皮样和花斑样病变,个别病猪肺有化脓灶,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有的病猪胸腔和腹腔内有许多纤维蛋白渗出,并造成粘连。支气管黏膜肿胀及支气管、细支气管中常被泡沫性粘液或脓性物堵塞或充满,小数病猪可见肝肿大出血、淋巴结、肾、膀肤、喉头有出血点,部分猪出现末端紫色。 2.发病原因 猪呼吸道综合征的发病因素归纳起来有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 2.1传染性病因2.1.1病毒:主要有猪蓝耳病病毒、猪伪
狂犬病病毒、猪流感病毒、猪圆环病毒II型、猪瘟病毒、猪巨大细胞病毒、呼吸道冠状病毒等。 2.1.2细菌:主要有猪喘气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疫、猪衣原体、猪附红细胞体、猪链球菌、猪
萎缩性鼻炎、猪
霍乱等。 2.1.3寄生虫:主要有猪蛔虫、猪后圆线虫、弓形虫等。 2.2非传染性病因 (1)各种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
二氧化碳等,可造成呼吸道纤毛的严重损害和血液中有害成分的增加,肺充血、疲血、炎症等。(2)尘埃包括空气中灰尘及飞扬的饲料粉尘等,携带有多种病原体及物理性刺激。(3)温度偏低、湿度偏高、通风小良、贼风及猪舍气温的剧烈变化都可促使本病的发生。(4)密度过大、转群等应激因素可促使本病的发生。(5)营养缺乏,饲料中缺乏VA, VE等。(6)饲料霉变,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叶毒素等。 3.致病因子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猪呼吸系统的鼻腔、气管和支气管、肺泡三道防线各自有一系列完整的组织结构和特异的防御机能,但这三道防线又有小可分割和密切的联系,相互保护和促进,一旦某一道防线受到破坏则往往波及到其它防线,则致使病情加重。(1)猪肺炎支原体,是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因素。感染后病猪干咳、低烧、生长缓慢,
支原体感染会破坏支气管纤毛,使纤毛变短、变少或脱落,小能清除各种呼吸道病原菌和异物,导致呼吸道门户洞开,使气源性病菌直入,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支原体感染后导致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下降,使呼吸道免疫力减弱,抵抗力卜降,极易引起其它细菌、病毒感染。单纯支原体感染,只造成轻度肺炎,继发感染,尤其肺炎支原体合并感染猪蓝耳病时后果更严重。(2)猪萎缩性鼻炎的病原体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非产度多杀性巴氏杆菌,对猪鼻薪膜纤毛上皮细胞有强烈的亲嗜性,可产生数种毒素,使鼻甲骨萎缩和消失,造成呼吸系统第一道防线的严重破坏,附着在下呼吸道,引起继发感染,发生化脓性支气管和肺炎。(3)副猪嗜血杆菌及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还促使猪肺疫破坏呼吸道薪膜,发生
支气管肺炎,并常成为猪蓝耳病和猪伪狂犬等免疫抑制性疫病的继发病。(4)猪蓝耳病是导致发生呼吸综合征的关键病原体,它可破坏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尤其对肺泡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造成损伤,并发生严重的免疫抑制,而且可以使机体对其它病原体的易感性增高,可同时造成猪圆环病毒II型、副猪嗜血杆菌及呼吸道冠状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5)猪流感病毒对呼吸道上皮细胞具有高度特异亲嗜性,可在呼吸道的薪膜中迅速大量复制繁殖,而
肺脏又是它的主要靶器官,
猪流感病毒常是呼吸综合征的原发致病病原,并常可混合感染或继发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猪蓝耳病、猪链球菌等,并可使猪肺炎支原体急性发生。(6)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瘟野毒感染等都是最常见造成呼吸综合征发生的因子。猪瘟野毒可导致胸腺萎缩,与猪伪狂犬病毒除直接致病作用严重危害繁殖母猪、初生仔猪和育成猪外,对当时及以后的免疫抑制影响均甚为严重。(7)猪圆环病毒2型,主要引起仔猪先天性
震颤、断奶猪多系统衰竭及皮炎肾病综合症。而断奶猪多系统衰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消瘦、皮肤苍白、呼吸困难、厌食、精神沉郁等,有20%的病猪出现黄疽症状。(8)外观正常猪的扁
桃体和呼吸道某些器官中,常潜在有许多病原体,如猪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博德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等,在猪群免疫力低卜或发生应激时,这些细菌常成为继发性或机会性病原,使病情加重。应特别注意,呼吸综合征的致病因子虽然众多,且相互关系复杂,但在小同地区,小同猪场、群,小同季节,以及饲养管理条件和免疫、投药的小同,其致病因子有所区别,且小会同时全部发生致病作用,同时,原发和继发病原的地位也小是一成小变的。但是,引起发病的病原体必须是两个以上形成混合感染,才病能演变成呼吸综合征的发生。 4.诊断 对该病的诊断应综合分析,分清主次,充分利用获得的素材,认真进行细致分析,既要考虑传染性因素,又要现场认真细致检查,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找出环境条件、营养、管理、病原等致病因素,在众多的因素中,找出主导因素。 5.防制对策 5.1免疫预防 5.1.1应用商品疫苗重点考虑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猪圆环、猪支原体、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链球菌病等病的免疫。 5.1.2应用自家苗请求正规疫苗的生产单位,采集典型病死猪有明显病变的器官,制成灭活苗注射。 5.1.3应用“感染物质”进行返饲即用本场感染猪的粪便或有病变的组织器官,饲喂配种前母猪,尤其是后备母猪,但应注意有散菌、散毒的危险性,需配合隔离消毒、加药等方法加以控制。 5.1.4使用血清选老龄健康母猪或病愈猪无菌采血,析出血清后,加入
青霉素和
链霉素供预防和治疗。 5.2药物控制 药物防治对细菌性疾病有较好的效果,并应遵照以下原则:(1)药物预防优于治疗,选用敏感药物,要早用药、药量足、疗程够,时机恰当。对于病重猪由于疗效差、费用高等因素,应放弃治疗做无害化处理。(2)繁殖猪群是重点,小要疏漏掉种公猪。应从后备猪阶段做好,怀孕及分娩前后是关键,可使用药物拌料,连用7d。(3)初生仔猪实行保健计划,可用长效抗菌药物,在仔猪出生后3, 7, 21d做3针保健。(4)仔猪断奶、转群或有其它应激因素时,易引发,此时可用多维素饮水,以减少应激。(5)怀孕猪产前7---14d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以减少仔猪蛔虫性肺炎的发生。怀孕猪进入产房应清洗全身,并做乳房区消毒。(6)对发病严重的猪群,可配合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5.3加强饲养管理 (1)改善养殖环境和设备,优化养殖模式。目前养殖环境的严重恶化给呼吸综合征的控制带来了极大困难,特别是中、小猪场及散养猪户的情况更为严重,且遍及各地,病死猪及其肉类流入市场。养殖模式的优化,饲养环境的改善和养殖设施的改革是控制或减少呼吸综合征发生的关键措施之一。(2)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比购入隐性感染猪。确实需引进种猪时,应远离生产区隔离饲养3个月,确定无疫病后,混入1, 2头本场的淘汰种猪,使其对本场微生物群体适应,获得相应的抗病力后方可混群饲养。尽量减少仔猪寄养,避免小同来源的猪只混群。(3)从分娩、保育、到生长育成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并将保育期分为保育前期舍(3周)和保育后期舍(2周),做到同一栋猪舍的猪群同时全部转出,缩小断奶日龄差异,避免把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在每批猪出栏后猪舍须经严格冲洗消毒,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能对控制本病起到重要的作用。(4)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将卫生消毒工作落实到猪场管理的各个环节,最大程度地控制病原因的传入和传播,消毒时可以选用高效、长效的消毒剂。(5)提供猪群小同时期各个阶段的营养需要,保持猪群合理、均衡的营养水平。经常检查或检测饲料质量,对霉菌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必须废弃,避免因小失大,对于受轻度污染的饲料,可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或防霉剂,保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6)调整饲养密度。饲养密度与猪呼吸道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可有效地控制猪呼吸道病,提高猪群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比只用药物预防更为有效。(7)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转栏和混群的次数越多,呼吸道病的发病率越高。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使猪群生活在一个舒适、安静、干燥、卫生、洁净的环境。(8)根据气温的变化,做好小气候环境的控制。加强猪舍通风对流,保持舍内空气的新鲜度,降低氨气浓度,从而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同时,注意控制好舍内的温度,做到冬天防寒保温,尽量使每天早晚的温差不要太大,分娩舍和保育舍要求猪舍内小环境保温、大环境通风。
-----
加强饲料管理 环境管理
-----
用氟苯尼考,盐酸
多西环素,
黄芪多糖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