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综合辅导
临床资料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
猪病免费问答:猪的细菌性疾病-仔猪黄痢
细菌病 更新:2017/4/2 字体:
猪的细菌性疾病-仔猪黄痢

感谢大夫为我快速解答——该如何治疗和防治


-----
小猪(又称苗猪)黄痢(新生小猪(又称苗猪)腹泻)本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内的新生小猪(又称苗猪),是初生小猪(又称苗猪)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发于新母猪所产的小猪(又称苗猪)。临床上以拉黄色水样粪便和迅速死亡为特征 【流行病学】本病多发于炎夏和寒冬潮湿多雨季节,春、秋温暖季节发病少。1日龄内的小猪(又称苗猪)最易感染发病,一般在生后3天左右发病,最迟不超过7天。初产母猪所产小猪(又称苗猪)发病最为严重,经产母猪所产小猪(又称苗猪)较轻。猪场卫生条件不好,新生小猪(又称苗猪)初乳吃的不够或母猪乳汁不足以及产房温度不足,小猪(又称苗猪)受凉,都会加剧本病的发生。【临床症状】潜伏期最短的为8~10小时,一般在24小时左右。有时窝中几头发病,常整窝猪全部发病。最初为突然拉稀,排出稀薄如水样粪便,黄至灰黄色,有腥臭味,随后拉稀愈加严重,数分钟即拉1次水样粪便。病猪严重脱水,体重迅速下降,可达30%~40%,精神沉郁,迟钝,眼睛无光,皮肤蓝灰色,质地枯燥,最后昏迷死亡。【病理变化】无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比较突出的病变是肠道的急性卡他性炎症,其中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还可见到败血症的病变。【诊断】一般根据多发于3~7日龄左右的新生小猪(又称苗猪),且新母猪产的小猪(又称苗猪)更严重;拉黄色水样粪便,发病率和致死率都高及高度脱水等特点,可做出诊断。现在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如单克隆抗体已应用于诊断试剂盒中,并用于对感染小猪(又称苗猪)的粪便或小肠内容物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直接的、快速的鉴别诊断。探针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已经发展起来,可用于大肠杆菌菌毛粘附素和肠毒素的编码基因的检测。鉴别诊断:应注意与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小猪(又称苗猪)白痢、小猪(又称苗猪)红痢及轮状病毒性腹泻等区别。【防治】治疗:由于小猪(又称苗猪)发病日龄小,病程急,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不过一旦出现腹泻,立 刻对整窝猪用药物预防治疗,可减少损失。本菌易产生耐药性,应先做药敏试验,选最敏感的药物治疗。磺胺嘧啶0.2~0.8克、三甲氧苄氨嘧啶40~160毫克、活性炭0.5克,混匀分2次喂服,天天2次,至愈。庆大霉素,口服,每千克体重4~11毫克,1天2次;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4~7毫克,1天1次。环丙沙星,每千克体重2.5~10.0毫克,1天2次,肌注。硫酸新霉素,每千克体重15~25毫克,天天2~4次。预防:(1)疫苗免疫 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预防小猪(又称苗猪)大肠杆菌腹泻的K88-LTB基因工程活菌苗(简称MM活菌苗),有K88、K99、987P、F41的单价或多价灭活菌苗,在母猪产前4~6周免疫,使新生小猪(又称苗猪)通过哺乳获得保护。(2)自家灭活菌苗 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很多,因此有条件的猪场可通过分离本场的致病菌,制成灭活菌苗,这样针对性较强,效果好。(3)抗血清的被动免疫 利用分离的致病菌株制成的抗血清或经产老母猪的血清对初生小猪(又称苗猪)进行注射或口服,可减少疾病的发生。(4)药物预防 可在小猪(又称苗猪)出生后全窝用抗菌药口服,连用3天,预防发病。(5)加强饲养管理 注意提高产房的温度,严防受凉。要让小猪(又称苗猪)吃足初乳,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保持猪舍环境的清洁、干燥。
-----

做好疫苗接种和保温,吃好初乳
-----

治疗用恩诺沙星
相关文章
 2016全国各地执业兽医资格申请及领证通知汇
 2014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成绩公布时间
 执业兽医考试题库软件介绍
 2014年执业兽医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2015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有关事项公告
 【重磅好消息】执业兽医考试复习资料免费送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校课程
考试题库
在线客服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