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商品肉鸡后期死亡是怎样的
-----
大多数养鸡户在育雏期间都比较重视管理,温度、湿度等都能得到较好控制,所以前期死亡较少。随着鸡日龄的增长,有些养鸡户认为大鸡更好养,因而忽视中后期管理,如饲养温度达不到要求、通风换气不足、饲养密度过大、垫料潮湿并板结,饲养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肉鸡后期生长速度加快,对防疫、换料、转群的驱赶和捉拿、温度变化、声响惊扰等各种应激因素越来越敏感,这也是造成后期死亡增加的重要原因,尤其以冬季温差过大和盛夏热应激造成鸡只死亡更为多见。原因如下: 1.无效免疫 不能根据当地鸡病流行情况和本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计划,使用疫苗质量存在问题等,均可使免疫失败。 2.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 慢性呼吸道病(CRD)是由鸡毒支原体(MG)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除可通过种鸡垂直传播外,鸡场卫生条件的好坏和应激因素的强弱是诱发CRD并继发大肠杆菌病和其他条件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如不能早期发现并选择敏感药物防治,或长期使用单一药物而使病原产生耐药性,就很容易造成疾病暴发流行,如再继发其他疾病,则死亡更多。 3.肉鸡
腹水综合征 (Ascites)与肉鸡
猝死综合征(SDS) 造成Ascites发生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衰竭及房室瓣闭锁不全,而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原发病因是快速生长伴肺血管容量不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继发因素,如过冷过热,某些营养因素引起的代谢增加,进而血流量增加,或者由于鸡场海拔较高或太低。呼吸道疾病降低了氧运输,血液粘度增加,或肺血管容量下降都可促进其发生。SDS虽与Ascites临床表现不同,但病理学密切相关。如何预防: 一、加强饲养管理 创造肉鸡生长的良好“小气候” 1.采用网上平养的饲养方式,减少鸡只与粪便直接接触的机会,有效控制球虫病、大肠杆菌病。实行全进全出。 2.加强商品肉鸡饲养后期的通风换气,减少舍内尘埃、CO2、NH3、H2S等有害气体污染,降低舍内湿度,保持空气新鲜,减少CRD、Ascites和SDS的发病率。 3.及时加入或更换垫料,保持垫料松软、干燥、清洁。也可一次垫足垫料,当过于潮湿时应加强通风换气。在垫料中添加2%EM活菌制剂,或对粪层进行喷雾,效果良好。 4.带鸡消毒不但能杀灭空气中的浮游病原微生物,减少粉尘,净化空气,预防呼吸道疾病,还能调节舍内干湿度,特别是炎热季节效果更加明显。常用药物有百毒杀、
过氧乙酸、抗毒威等。可用1∶2000~3000百毒杀,1~2次/天,连用3~4天;再换成0.15%过氧乙酸,以喷雾方式循环进行消毒。同时根据气温、湿度等情况适当调整喷雾剂量和浓度。 二、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确保免疫效果 每个鸡场都要根据受不同传染病的威胁程度、饲养管理水平、疫病控制能力及母源抗体水平的高低,制定符合本场实际的科学的免疫程序,确定使用疫苗的种类、方法、免疫时间和次数,严格操作规程,以确保免疫效果。受新城疫(ND)威胁较大的鸡场,可采取同时使用弱毒苗和灭活苗进行免疫的方法;传染性法氏囊 (IBD)的发生可使免疫功能下降,因此IBD的早期免疫应避免使用毒力过强的疫苗,以免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母源抗体水平,安排弱毒疫苗进行1次或2次强化免疫;在发生过传染性支气管炎(IB)特别是肾型IB的鸡场中,应结合ND、IBD的免疫,同时安排IB的免疫计划。同时要加强鸡群饲养管理,提高鸡只抗病能力。 三、药物预防 1.饲养前期大量使用药物的鸡群,往往肠道菌群受到破坏和抑制,如不及时进行调整,很有可能在催肥初期就会继发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白色
念珠菌病等,继而再重复投药,使肠道内菌群紊乱。可在催肥期用0.04%氟哌酸或0.01%盐酸
环丙沙星混料喂给,连用3天,隔3~5天后,按0.1%的比例在饲料中添加促菌生(DM423菌粉),连用5~6天。如发现大肠杆菌病,可全群用氟苯尼考拌料饲喂,或恩诺沙星15毫克/公斤体重饮水投服,连用2~3天,然后加喂DM423菌粉5~6 天。 2.为减少在防疫、转群、换料前后造成的应激,可适当投喂
维生素C、多维、
延胡索酸;5周龄后,为减少尿酸盐的沉积,可适当投喂肾肿解毒药、肾通等。 3.为防止Ascites和SDS的发生,除了在饲料方面采取相应限饲、降能外,环境的改变也有助于缓解本病的发生,如适当的饲养密度、冷气候条件下保持适当的温度、热气候条件下通风、降低环境中氨的浓度、调节光照时间等。在饲料中适当增加抗氧化剂如VA、VE、VC、Se、Zn等,均有一定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