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综合辅导
临床资料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
猪病问诊:仔猪出生时的管理要点
阶段饲养 更新:2017/8/22 字体:
仔猪出生时的管理要点

感谢大夫为我快速解答——该如何治疗和防治


-----
1、仔猪产出后立即用干布或毛巾清除口鼻及全身的粘液,防止窒息及受寒。2、将脐带中血液推回体内,距腹部3-5厘米处用碘酒浸泡过的细线结扎并剪断,再以浓度为2.5%的碘酒消毒。3、剪牙、断尾、齐根剪去上下门齿和犬齿,用止血钳将尾根钳死后剪尾,避免出血。4、吃初乳前口服抗生素(一支链霉素加两支卡那霉素/每窝仔猪预防早发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下痢。5、仔猪的保温:由于出生仔猪皮下脂肪薄,抗寒能力弱,故仔猪要施加保温设备。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3日龄30-32℃;4-7日龄28-30℃;8-30日龄22-26℃。对于哺乳仔猪,应用保温灯或床面给温。良好的保温措施,有以下好处:①提高仔猪断奶存活率;②提高仔猪断奶平均体重;③改善均匀度;④有助于抗体形成。?6、适当湿度:猪的最适湿度50-80%,幅度比较宽,因此容易被人忽略。特别是仔猪阶段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仔猪容易发生下痢。另一方面长时间处于干燥,再加上换气不良,猪也易患呼吸道疾病,故应努力保持适当湿度。?7、吃足初乳:初乳为母猪分娩后前三天分泌的乳汁,里面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可提高初生仔猪的疾病免疫能力,因此,在仔猪出生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应使仔猪吃到充足的初乳。人工哺育仔猪,至少要让母猪喂给2—3天的初乳。初乳的作用主要是:①促使排出胎粪?②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增强仔猪对外界的抵抗能力?③维生素A的含量比常乳多10—100倍,B1,B2含量也极高。?④通过初乳把抗体供给仔猪。8、仔猪寄养:母猪分娩后,因产褥热等病症不能泌乳,或因产仔数超过母猪的有效乳头数,多出的仔猪可送给大致同期分娩的其他母猪去哺育。寄养仔猪在生后尽早进行,且生母和养母的分娩日期越相近越好,通常分娩日期不要超过2—3天。寄养仔猪时,要用养母的尿、乳汁等擦抹养子全身,使养子具有和养母相同的气味,并在夜间放进养母的仔猪群中。寄养仔猪第一次哺乳时,要细心观察,以防养母伤害寄养仔猪。?9、乳头的固定:仔猪出生后2—3天内就自行固定乳头,中、前部乳头泌乳量多,而且中部乳头哺乳容易,所以在产后2—3天内要人工辅助哺乳,把弱小仔猪固定在较好位置,使同窝仔猪发育整齐一致。?10、预防盆血:正常仔猪出生时铁的储存量为15毫克,通过初乳每天可获得1毫克,而仔猪每天对铁的需要量为每头10毫克。为防止仔猪缺铁性贫血,要求对出生后2—3天的小猪,注射100-200ml铁剂,方法为:每头仔猪颈部注射100—200mg的铁剂或在母猪的乳房部位抹硫酸亚铁。? 11、断尾:生后2—3日龄的小猪,注身铁剂的同时要进行断尾。其目的在于防止“咬尾”恶癖造成感染。断尾时可切掉1/3—1/2。操作应快速,以减少出血。毕后用碘酒消毒。?12、耳号:为识别猪群中的猪只、血统号码、出生日期,应把每窝仔猪都加以各种标识。一般采用耳刻的方法来标识。13、去势:肉用猪为保持优良肉质,增强产肉性能,小公猪在断乳前需要实施去势手术,去势时2—3周龄最佳,因为仔猪在此周龄去势,伤口愈合快,应激小,因定容易,管理也比较方便。为防止仔猪引起不良反,仔猪在外界环境恶劣和生病时不宜去势。?去势方法 仔猪完全固定后,先用肥皂洗净手术部位及其周围,再用酒精棉花擦试后涂碘酒消毒,手术时以左手拇指与食指压紧阴囊,右手执手对睾丸位置,开一长口1—2cm切断之,用同一方法再割除另一睾丸,手术后用消毒棉或是纱布擦拭创口及其周围,然后涂些稀碘酒。伤口部分不必缝合。14、仔猪的教槽及给水:仔猪的发育很快,出生一周,体重即为出生时的二倍,母猪在授乳三周以后,其泌乳量和营养都会逐渐下降,而生长中的仔猪所需的营养物质却愈来愈多,故需用人工补料来补充猪乳量不足,通常在仔猪5—7天,开始教槽,补料还应当注意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要注意蛋白质的质量,同时供应清洁的饮水。教槽补饲有如下好处:①刺激消化酶之分泌;②弥补母猪泌乳的不足;③提高仔猪之整齐度与育成率;④提早离乳,提高种猪的繁殖。
相关文章
 2017执业兽医考试大纲-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
 2013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生指导手册
 2013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
 2017年全科执业兽医考试大纲-动物解剖学
 【重磅好消息】执业兽医考试复习资料免费送
 2017年执业兽医考试大纲-中兽医学大纲下载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校课程
考试题库
在线客服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