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鸡淋巴组织增生性
肿瘤性疾病,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患鸡内脏、外周神经、性腺、皮肤、虹膜、肌肉等单核细胞浸润形成肿瘤病灶。患病鸡群残次鸡增多,饲料报酬低下,且容易造成免疫抑制,继发大肠杆菌病等疾病,导致死亡率升高,使养户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发病经过 某养户于2002年10月从柳州某大型鸡场引进隐性白羽种苗3500羽。1日龄时每羽皮下注射MDCVl988液氮苗1羽份。入雏后曾发生鸡白痢杆菌病,1月龄成活率仅为92%。43日龄开始发生一种以内肚器官肿瘤增生、免疫器官(胸腺、法氏囊)萎缩为特征的疾病。至100日龄时,发病率高达40%以上,死亡率18%,公鸡死亡率(9%)低于母鸡。
二、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
鸡精神委顿,排黄
绿色稀粪,表现饥饿、
脱水、极度消瘦,最后衰竭死亡。部分患鸡出现共济失调,单侧或双侧肢体麻痹。削检变化:皮肤粗糙无光泽;肝、脾明显肿大,有大小不一的肿瘤结节,质地坚硬致密,有的呈弥漫性增生,肝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肾脏肿胀、充血,有肿瘤结节;腺胃肿胀,呈乒乓球状,黏膜溃疡、出血:肺出血、实变,气囊浑浊;
消化道出血,
盲肠扁
桃体肿大、出血;腹膜增厚、浑浊;胸腺、法氏囊萎缩。
三、诊断
1.取肝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单个或成双存在的阴性短小杆菌。
2.以无菌操作取肝组织接种普通琼脂和麦康凯培养基上,置37℃温箱培养24小时,在普通琼脂上长出中等大小、半透明、露珠样菌落,麦康凯培养基上的菌落呈粉红色。将分离菌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阴性短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头孢三嗪、丁胺卡那霉素高度敏感,痢特灵、
氯霉素(编注:这两种药已被禁用)中度敏感,喹诺酮类不敏感。
3.采集病料送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禽病室检验,诊断结果为马立克氏病继发
大肠杆菌病。
四、处理措施
1.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添加维生素的用量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控制病原的传播。
3.淘汰消瘦、精神不振、肢体动作异常的残次鸡。
4.丁胺卡那霉素+克毒威混饮一个疗程,治疗继发感染,以减少死亡。
五、体会 该鸡群马立克氏病(ND)免疫失败,且发病日龄早,造成鸡群均匀度差,机体抗病力下降,继发
大肠杆菌病,死亡增多。同时新城疫(ND)HI抗体水平比正常鸡群低2~3个滴度,可能由于MD造成免疫抑制所致。免疫失败可能由以下几方面引起:
1.免疫操作不当,漏注或少注,造成免疫剂量不足,无法刺激机体产生坚强的保护力。
&nbs
www.med126.com/shouyi/yang/guanli/p;2.由于免疫现场MD超强毒的早期感染而发病,同时MD自身对感染者产生高度免疫抑制,不能产生坚强的保护力,机体抗病力下降,导致MD发病率上升。
3.疫苗保存不当、母源抗体干扰、环境卫生差和
营养不良、应激等因素的存在,都有可能导致免疫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