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鸡新城疫(NewcastleDisease)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和火鸡,其他禽类和野禽也能感染,亦可感染人。本病常呈败血症经过,其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和神经症状。主要病理变化为粘膜和浆膜出血,腺胃粘膜出血具有诊断意义。
本病于1926年首先发现于印度尼西亚,同年,发现于英国新城,经Doyle研究证明,本病的病原与鸡瘟病原(禽流感病毒)不同,为了有别于鸡瘟,即根据发现地名而命名,故名新城疫,此后本病迅速向世界各地传播。
我国首先报道鸡新城疫,是1935年发生在河南,当时认为是鸡瘟流行。梁英、马闻天等(1946)通过病原分离才证实我国流行的所谓鸡瘟是新城疫,以后在四川、上海、广西都发现有新城疫流行,50年代本病在全国各地广泛流行。本病是鸡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死亡率很高,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现在我国各地普遍开展免疫接种,免疫监测和综合防制措施,许多省区鸡新城疫已基本得到控制。
最急性新城疫:死亡照片
病原
(1)、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鸡新城疫病毒在分类上是属于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副粘病毒属(Paramyxovirus)。成熟的病毒粒子近圆形,多数呈蝌蚪状,直径为120~300nm。具有囊膜,内含有一长螺旋状核衣壳,直径17~18nm,囊膜外有长约8~12nm的糖蛋白(HN和F)纤突。螺旋形核衣壳是由一个与蛋白相联结的单股RNA所形成,具有RNA聚合酶活性,它被一个双层脂质膜所包裹,脂质膜内衬有一层特殊的M蛋白,而脂质膜的外层又被具有纤突的糖蛋白所覆盖,使外形呈花穗状。新城疫病毒的基因组包括6组基因,用于编码6种病毒结构蛋白。有3种与病毒的脂质膜有关,即覆盖在病毒囊膜表面的纤突上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活性的(HN)糖蛋白、融合(F)糖蛋白,以及脂膜内的非糖基化内膜蛋白(M)。另外3种与基因组RNA有关,它们是核壳蛋白(NP)、磷蛋白(P)、高分子量蛋白(L)。融合糖蛋白F是起病毒与细胞融合、溶血使其病毒穿过细胞膜作用。HN和F各有一个前身结构HN0和F0,它们缺乏生物学活性,但可通过蛋白裂解变成HN和F,F蛋白被认为是新城疫病毒毒株毒力的主要决定因素。新城疫病毒的HN糖蛋白含有血细胞凝集和神经氨酸酶两种活性,具有病毒粒子与细胞受体最初结合和受体破坏活性,HN特异性抗血清和单抗能抑制融合,证明病毒的吸附是融合的一种前提,这样病毒的穿透才能发生。
最急性新城疫:病鸡肠道出血,肿胀,外观可见出血斑
(2)、病毒的培养特性
鸡新城疫病毒能适应于鸡胚,病毒以尿囊腔接种于9~10日龄鸡胚,在鸡胚能迅速繁殖。鸡胚接种病毒后的死亡时间,随病毒毒力和接种剂量而不同,强毒株一般在28-72h死亡,多数在36-48h死亡;弱毒株感染鸡胚死亡时间可延长至5~6天。死亡的胎儿全身充血或出血;头部和足趾部出血更为常见。江汉湖等(1987)报道,应用新城疫病毒的不同毒株感染鸡胚,发现强毒株接种鸡胚后,胚体的血凝价(HA)和尿囊液相同水平,而中等毒力和弱毒株尿囊液HA价都比胚体高,有的弱毒株感染鸡胚后,胚体测不出HA价。鹌鹑胚和鹅胚对新城疫病毒也有易感性。新城疫病毒可以在多种细胞培养上生长繁殖,包括鸡胚、猴肾和Hela细胞。最常用的是鸡胚成纤维细胞,细胞培养中病毒感染的最初表现为合胞体形成的细胞致病作用,但细胞培养物的病毒HA价比鸡胚低,有的测不出来。有的毒株在细胞培养时不出现细胞致病作用,但具有血吸附作用,可利用它来检查其病毒在细胞培养上生长繁殖情况。由于病毒的细胞致病作用,使感染的细胞形成空斑,强毒株形成空斑大,低毒力的毒株或弱毒株如果培养中不加入镁离子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DEAE)则不能显示出空斑。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李德山报道(1984),新城疫I系疫苗毒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形成大小不等空斑,中等空斑占多数,其毒力较强,小空斑对雏鸡毒力弱,因此可以利用空斑技术来选择毒力弱而免疫原性好的疫苗株。李一经(1990)报道,从黑龙江不同地区分离7株新城疫强毒,经空斑测定出现中、小清亮空斑,中空斑的毒力均大于同源的小空斑,这说明www.med126.com/shouyi/yu/shuichan/病毒株的毒力越强,空斑也越大。空斑有无色和红色之分,它与病毒毒力无关。
最急性新城疫:病鸡出现神经症状,扭颈,呈观星状
(3)、病毒对红细胞的凝集特性
鸡新城疫病毒具有一种血凝素,可与红细胞表面受体连结,使红细胞凝集。所有新城疫病毒株都有凝集多种动物红细胞的作用,但以鸡的红细胞为最好。豚鼠和人的‘O’型红细胞亦能凝集,对牛、羊的红细胞凝集不稳定,马和猪的红细胞不凝集,但有个别弱毒株可以凝集马的红细胞。新城疫病毒在0.1%福尔马林的作用下,血凝性明显减弱,但Lasota弱毒株较为稳定。病毒和红细胞结合不是永久性的,经过一定的时间,病毒与红细胞脱离又悬于液体中,这称为解脱现象,其原因是病毒表面有一种神经氨酸酶,而红细胞表面受体含有神经氨酸,当它被酶破坏后,病毒即与红细胞脱离。因此,对新城疫病毒进行血凝试验时,应及时观察其血凝反应,否则得不到正确的结果。随着病毒株不同,其解脱的时问有差异,一般弱毒株解脱时间快,强毒株解脱较慢。新城疫病毒对红细胞的凝集能力,可被抗新城疫血清所抑制,这种抑制作用具有特异性,因此可利用它进行病毒鉴定,诊断,与真性鸡瘟(禽流感)类别诊断,还可用以测定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禽流感病毒也能凝集多种动物的红细胞,由于它凝集动物的红细胞范围更为广泛,据中国兽药监察所以甲系新城疫病毒与千叶系禽流感病毒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凝集红细胞的动物种类有明显的差别。
最急性新城疫:病鸡从口腔流出酸臭粘液
(4)、新城疫病毒的抗原性和毒力
根据我国各地分离病毒株进行病毒交互免疫试验和中和试验,未发现有不同血清型。但是从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和鸡胚中和试验,证明不同地区病毒的抗原性是有差异的。据刘立人和中国兽药监察所报道,对国内不同地区分离到15株强毒株,进行毒力比较,其毒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它随宿主与外界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发生改变,如在易感鸡群中流行时,可使毒力增强,在具有不同程度免疫力的鸡群中流行时,毒力有所减弱,出现有的毒株只能使雏鸡发病,有的毒株对雏鸡也不能引起严重症状或不致病,这样可从雏鸡中分离到自然弱毒株。新城疫病毒的毒力测定很难通过血清学的方法如红细胞凝集试验、血凝抑制试验、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来判定,它区分的标准是根据国际通用的:1.最小致死量病毒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2.1日龄雏鸡脑内注射的致病指数(ICPI);3.6周龄鸡静脉注射的致病指数(IVPI);4.病毒凝集红细胞后解脱速率;5.病毒血凝素对热稳定性。
按照上述标准可将新城疫病毒的毒力大小分为3大类:(1)低毒力株(弱毒株)Lentogenic;(2)中等毒力株Mesogenic;(3)强毒力株Velogenic。
最急性新城疫:病鸡腹部脂肪出现细小的出血点
(5)、病毒在鸡体内分布
鸡新城疫病毒存在于病鸡的所有组织和器官内,包括病鸡的血液,病鸡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均含有病毒,以脑、肺、脾含毒量最多,骨髓里病毒维持时间最长。因此分离病毒时多采用病鸡的肺、脾和脑作为接种材料。
(6)、病毒的理化特性
鸡新城疫病毒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病毒强,一般在60℃经30min,55℃经45min即死亡。在37℃可存活7~9天,在-20℃经几个月,在-70℃经几年感染力不受影响。在新城疫暴发后经2~8周,仍能从鸡舍污染物、蛋壳、羽毛中分离到病毒。病毒对pH较稳定,在pH2~12的环境下,作用1h时不受影响。病毒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的消毒剂,如苛性钠、福尔马林、5%漂白粉、抗毒威等在5~20min内即可将病毒灭活。青霉素、链霉素和0.02%硫柳汞对新城疫病毒没有作用,一般常用它作为病毒分离和制造疫苗时以防止细菌污染。
最急性新城疫:病鸡喉头和气管粘膜充血、出血
流行病学
鸡、火鸡及野鸡对本病都有易感性,其中以鸡最易感,其次是野鸡。不同品种的鸡和年龄对本病的感受性也有差异,来航鸡及杂种鸡比本地鸡感受性高,幼雏和中雏的感受性比老龄鸡高,死亡率也高,而且在自然感染中,雏鸡多表现为急性型。除鸡外其他禽类和鸟类也能感染,火鸡和珍珠鸡易感性比鸡低。动物园里野禽如孔雀、燕八哥、鹦鹉、乌鸦、鹌鹑等都能分离到新城疫病毒,在我国动物园里有孔雀自然感染本病的病例。据周永连报道(1990),在贵州发现越冬的黑颈鹤和灰鹤暴发新城疫,从病死鹤的肝、脾和脑分离到新城疫强毒株,回归鸡与自然病例相似,近几年来,我国饲养的肉鸽、信鸽和鹌鹑中有流行新城疫的报道,据南京农业大学报道(1983),以新城疫病毒的强毒株人工感染不同日龄的鹌鹑,结果幼龄鹌鹑对新城疫病毒很敏感,感染后72h死亡,成年鹌鹑耐受性较强,感染后在成年鹌鹑的血清中可测出新城疫血凝抑制抗体。水禽不能自然感染,但可从鸭、鹅、天鹅中分离到病毒,据国内报道从外观健康的家鸭泄殖腔内,分离到低毒力、中等毒力和强毒力株的新城疫病毒。同时鸭的卵黄和血清中,亦能检出新城疫抗体。从麻雀体内亦可分离出新城疫病毒和检出抗体,在新城疫流行的鸡场内,从1只麻雀的呼吸道和泄殖腔分离到1株新城疫病毒,经生物学鉴定,证明是强毒株。哺乳动物对本病有抵抗力,人类常因接触病鸡和弱毒疫苗而被感染,主要是引起眼结膜炎。据报道,一个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收获鸡胚时,因新城疫病毒溅人眼内而引起感染,24h内出现眼结膜炎。在职业人群中,采用ELISA和HI的方法,在血清中均能检出阳性。从上述易感性来看,新城疫病毒适应的宿主谱较广,特别是水禽和飞鸟,虽然还没有发现自然感染病例,但是这些禽类可以排毒,也是一种威胁,所以对鸡新城疫病毒的生态学方面应引起关注。
鸡新城疫的主要传染来源是病鸡和带毒鸡,受感染鸡在症状出现前24h,其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发现有新城疫病毒。潜伏期的病鸡所生的蛋,也含有病毒。如果蛋内含有病毒时,在孵化过程中可致死鸡胚,死亡鸡胚中病毒能存活数天。痊愈鸡带毒和排毒的情况则不一致,多数在症状消失后5~7天就停止排毒。在流行停止后的带毒鸡常呈慢性经过,一般症状消失,但仍遗留有神经症状的病鸡,保留这些慢性病鸡,是造成本病继续流行的原因。本病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鸡感染后2天或出现症状前1天,开始将病毒释放出呼吸道散布在空气中,持续几天,当健康鸡吸入病毒后发生感染。本病传染也可通过病鸡和健康鸡的直接接触,在自然感染情况下,与病鸡同群的有感受性的鸡,很少能幸免感染。其次通过带毒鸡的迁移,肉蛋品的运输以及屠宰的下脚料如羽毛、蛋壳、血、内脏、消化道的内容物、病鸡排泄物等污染饲料和饮水、用具等都可传播本病,如果不加妥善处理和严格消毒,在短时间内即放入健康鸡是极为危险的。病毒也可以通过损伤的皮肤和粘膜进入机体,还可以通过活媒介物传播,如蚊叮咬,饲养员和兽医人员串圈而传播。野鸟在传播本病中有一定意义,以人工感染鸡新城疫的麻雀和鸽的粪便喂健康鸡,可引起发病死亡,证明带毒的麻雀和鸽能成为本病的传播者。
近年来,在我国屡有发现免疫鸡群仍发生新城疫的流行,其主要特征以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而典型的新城疫病理变化,如腺胃粘膜出血,肠粘膜出血,盲肠扁桃体坏死等却少见,往往须经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为新城疫。发病率和死亡率波动较大,据内蒙古农牧学院调查4个鸡群最高发病率为85%,最低为15%;病死率高者可达80%,最低为15%,从调查中发现免疫鸡群发生新城疫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原因是疫苗接种时母源抗体过高;疫苗质量和保存不当;免疫接种的程序不合理;其他疫病的干扰以及新城疫强毒株毒力不同,因而造成鸡群免疫状态的差异,低抗体水平的免疫鸡不能抵抗强毒的侵袭,引起本病的传播。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较多,这取决于不同季节中新鸡的数量,鸡只流动情况和适于病毒存活及传播的外界条件,例如鸡舍通风不良,长期保持有较高浓度的氨气,使鸡群抵抗力下降,当有新城疫强毒株存在时而发生本病的流行。此外,当前引种渠道很多,购人貌似健康带毒鸡,并将其合群饲养;就形成大量传染源的散布。如果宰杀病鸡或带毒鸡的血水、羽毛、污水、内脏及污染的环境不经妥善处理,也是造成本病流行的常见因素。易感鸡群遭受新城疫强毒株侵害时,可迅速传播,呈毁灭性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
鸡新城疫在一个鸡群流行时,往往在开始病死鸡不多,表面上还是平静的,实际上此时病毒已在全群中传播,多数鸡处于潜伏期中。以后的4~6天内,发病率呈直线上升,病死率也呈直线上升,且多表现为急性型。当一个鸡群流行疫病时,死亡数每天呈直线上升,一天死亡达数百只,应首先怀疑为新城疫。鸡买卖活动频繁,在收购大批鸡中很可能接触到病鸡,并且运输工具也常成为病毒的携带者。
最急性新城疫:病鸡拉稀黄绿便
临床症状
潜伏期长短,与病毒毒力侵入鸡体内的病毒量以及个体的抵抗力有关,人工感染为2~5天,自然感染时潜伏期一般为3~5天,毒力弱的可延至20天。根据临诊表现和病程长短,病鸡的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三种类型。
最急性型此型多见于流行初期,突然发病,常无特征性症状而突然死亡,雏鸡和中雏为多见。
急性型在发病初期体温升高,一般可达43~44"C,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消失,渴欲增加。病鸡不喜走动,独栖一隅,羽毛松乱无光泽,垂头缩颈,翅膀下垂,冠和肉髯发绀,眼半闭或全闭,似昏睡状态。产蛋母鸡出现产蛋下降或停止,而且软壳蛋增多,蛋壳颜色变浅(褐色蛋)。随着病程延长,病鸡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吸气时常伸展头颈作开口呼吸,时常发出‘咯咯’的叫声。
嗉囊满胀,内充满多量酸臭液体及气体,将病鸡倒提起,酸臭液体即从VI中流出。口腔和鼻腔分泌物增多,病鸡为了排出其中的粘液,时时摇头和频频吞咽。病鸡常出现下痢,排出黄白色或黄绿色的稀粪,有时混有少量血液。
有的病鸡出现神经症状,如两腿麻痹,站立不稳,共济失调或作圆圈运动,头颈向后仰翻,或向下扭转,有时置于背部上。最后体温下降,不久在昏迷中死亡,1月龄鸡病程较短,成年鸡病程长些,病死率都很高。
亚急性或慢性型初期症状与急性相似,不久后症状渐见减轻,同时出现神经症状。病鸡翅膀和腿麻痹,表现跛行或站立不稳,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曲。有的病鸡貌视正常,但受到惊动时,突然伏地旋转,动作失调,反复发作,终于瘫痪或半瘫痪。有的病鸡因吃食受到影响渐渐消瘦,终归死亡。此型多发生于流行后期的成年鸡,病死率较低。
近几年来,在免疫鸡群中发生新城疫,往往表现亚临床症状或非典型,发病率较低,一般在10%~30%,病死率也低,一般在15%~45%。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系统障碍,当呼吸系统症状减轻时,亦趋向于康复,少数病鸡遗留头颈扭曲。产蛋鸡(周龄大的)感染新城疫,主要出现产蛋下降,还伴有呼吸道症状,病死率很低。
最急性新城疫:病鸡腺胃乳头出血
病理变化
鸡新城疫主要病理变化表现为全身败血症,以呼吸道和消化道最为严重。口腔和咽喉附粘液,咽部粘膜充血,偶有出血。嗉囊壁水肿或附着一层象米糠样渗出物,嗉囊内充满酸臭液体及气体。腺胃粘膜乳头的尖端或分散在粘膜上有出血点,特别在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出血更为明显。腺胃粘膜肿胀,肌胃角质层下有出血斑,有时形成粟粒状不规则的溃疡。
小肠前段出血明显,尤其是十二指肠粘膜和浆膜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和坏死,这种坏死呈岛屿状隆起于粘膜表面。在慢性或非典型病例,直肠粘膜的皱褶呈条状出血,有的在直肠粘膜上可见黄色纤维素性坏死点。
呼吸道病变见于鼻腔及喉充满污浊的粘液和粘膜充血,偶有出血。气管内积有多量粘液,气管环出血明显,支气管和肺没有见到明显肉眼变化,有时可见肺瘀血或水肿。心冠和腹部脂肪见有出血。
产蛋母鸡的卵泡和输卵管显著充血,卵泡膜极易破裂以致卵黄流入腹腔引起卵黄腹膜炎,肝、脾无特殊病变,肾多表现充血及水肿,输尿管内积有大量尿酸盐。脑膜充血或出血.而脑实质无眼观变化,仅于组织学检查时,见有明显的非化脓性脑炎病变。
病理变化与鸡群免疫状态有关,有部分免疫力鸡的症状、死亡率和病理变化与易感鸡感染新城疫病毒有显著不同。用新城疫强毒株感染易感鸡时,可发生典型新城疫症状和病变,腺胃乳头和粘膜出血明显,肌胃有出血和溃疡,肠道粘膜和浆膜有明显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和溃疡,而且死亡率很高。而有部分免疫力的鸡感染后,出现轻微临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和神经症状,腺胃出血不明显,病变检出率低,往往以非典型出现。据国内报道,非典型新城疫的病例中,以直肠粘膜和盲肠扁桃体出血的比例增多,肠道粘膜和浆膜出血也比典型新城疫少。因此,在一个鸡场发生疫情时,怀疑为非典型新城疫时,尽可能多解剖几例病死鸡,总会发现有腺胃乳头和粘膜少量出血点,可作综合诊断的补充。
本病组织学检查时,在病鸡不同器官中可见充血、水肿和出血等病变,有的还发现坏死变性。如用新城疫病毒以气雾法感染鸡时,在感染后4~5天,经组织学检查,发现消化道粘膜明显充血、水肿和细胞浸润,这种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而且充满粘膜层。气囊由于结缔组织增生,可见有水肿、细胞浸润及密度增加。神经系统组织学检查见有明显的急性非化脓性脑炎病变。脑血管呈局灶性充血,小静脉中有血栓形成,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和胶质细胞集聚,形成血管套。在血管和胶质细胞反应特别明显的地方,可见神经节细胞发生营养不良性的变化和坏死,如尼氏小体溶解,细胞体肿大或萎缩,细胞核的移位或消失,神经细胞消失等。在感染新城疫的病鸡,神经胶质有病灶,神经元变性和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以及内皮细胞肥大,此病变遍布于神经索、延髓、中脑和小脑。延髓的病变应与鸡脑脊髓炎相区别,在鸡脑脊髓炎中可见延髓神经元的中央染色质溶解,这种现象在新城疫却很少见。
最急性新城疫:病鸡腺胃乳头出血,腺胃表面有大量粘液
诊断鉴别
典型的新城疫可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和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但是有的鸡群有部分免疫力或感染新城疫病毒的毒力不是太强,往往缺乏典型新城疫的症状和病理变化,因此尚须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其诊断程序有下面几种。
(一)流行病学和临诊症状的诊断
本病对鸡特别易感,流行特点是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易感鸡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达90%以上。自然感染仅见鸡和火鸡,鸭、鹅和野禽有抵抗力,但可带毒。非典型新城疫多发生在免疫鸡群,以二免前后鸡发病最多,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典型新城疫。具有特征性症状,见病鸡体温升高,嗉囊满胀内积有多量酸臭液体,呼吸困难,并有‘咯咯’叫声,翅和腿麻痹,病程长者有神经症状,头颈向一侧或向后扭曲。产蛋母鸡感染新城疫时,主要表现为产蛋量急剧下降,几天内由80%降到40%~45%,软壳蛋明显增多,死亡很少,仅见有拉稀。产蛋恢复到正常时间不一,短者2~3周,长者2个月。
(二)病理学诊断
本病病理变化主要特征为各器官粘膜充血和出血,肠道粘膜和浆膜以及腹部脂肪明显出血,腺胃乳头和粘膜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和溃疡,这一病变具有诊断意义。非典型新城疫多见不到这些典型的病理变化,只要多剖检一些病死鸡,可能见到鸡新城疫固有病变,直肠段粘膜出血和盲肠扁桃体出血比例增多,因此一定要结合实验室工作才能获得确诊。
最急性新城疫:泄殖腔充血,出血
(三)实验室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还不能确诊时,必须依赖实验诊断,如果条件许可,取病死鸡的病料分别接种易感鸡和免疫鸡,若免疫鸡不死而易感鸡死亡时,便可确定为鸡新城疫。若免疫鸡和易感鸡都死亡,细菌检查又是阴性,可排除新城疫,可能是其他病毒性传染病。但诊断鸡新城疫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
1.病毒的分离鸡出现症状后,大多数器官和分泌物含有多量的病毒,作为分离病毒的材料最好选发病初期的病鸡脾、肺和脑,病料要求新鲜。发病中、后期取脑或骨髓作分离病毒的材料,如果死鸡已腐败,最好是从骨髓分离。一定要做到无菌手术取病料,将病料置于消毒的匀浆器内,研磨成乳剂,加入灭菌生理盐水做成10倍稀释成悬浮液,静置或离心后取上清液,按每毫升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各500单位,置37℃温箱作用30~60rain。以上清液0.1ml接种于9~10日龄鸡胚尿囊腔内。接种后的鸡胚放在37℃温箱内继续孵育,并每天检查鸡胚一次。若为强毒株,在接种后48~72h即可致死鸡胚;若为弱毒株,3~6天致死鸡胚。死亡的鸡胚收获尿囊液,作细菌检查,将收集的鸡胚尿囊液供作病毒鉴定。由鸡新城疫病毒致死的鸡胚,胚体全身充血、出血,以头、翅和趾部尤为明显。病毒分离是很重要的,除对发病鸡场作出最后确诊外,还可以对新分离的病毒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以确定其病毒的毒力。
上述病料还可以接种到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上,若是新城疫病毒,在感染细胞呈融合性病变,此时红细胞凝集反应阳性。
病料也可以接种于体重1000g的易感鸡,每鸡皮下注射0.5ml。若是新城疫病毒的强毒株,在接种后3天出现症状,试验鸡精神萎顿,嗦囊胀满积液,排出黄白色稀粪,第4~5天死亡,剖解见腺胃乳头有出血点,肠道粘膜出血。并且还可从病死鸡分泌物和实质器管中回收到病毒。
2.病毒的鉴定前面已提到,新城疫病毒具有凝集禽类和某些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的特性,所以病毒分离出来后,还须作红细胞凝集试验(HA),但仅凭HA还不能确定为新城疫病毒,象禽流感病毒、禽腺病毒都能凝集禽类红细胞。于是首先检查所分离到病毒是否有血凝特性,若出现HA者,必须与已知抗鸡新城疫病毒的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HI),如果所分离到病毒能被这种特异性抗体所抑制,才能最后证明该病毒是新城疫病毒。鸡新城疫病毒HI方法有多种,如全量法即试管法;B-微量法;全血平板法等。HI除作为病毒鉴定外,还可利用鸡新城疫病毒来鉴定感染鸡群的血清中是否有抑制红细胞凝集的抗体,如果可疑病鸡的血清能抑制新城疫病毒对红细胞的凝集,即可判定该鸡患新城疫。感染鸡群中出现HI抗体,病程在10~15天,HI抗体的效价可达1:1280。现在可利用HI测定,以比较鸡群发病前后HI抗体效价的变化,就可以认为该鸡群是否有新城疫感染。如果一个鸡群在发病前HI抗体平均值为5~61og2,半个月后采血测定HI效价平均值为9~l0log2,就可证明该群鸡已感染了新城疫强毒。由此可见,HI的测定在流行病学调查和判定是否新城疫有实用价值。但还应该注意的是,HI检测可确定疫苗免疫的效果,或可提供免疫计划的依据。
3.血清中和试验既可用已知抗鸡新城疫病毒的血清来鉴定可疑病毒,又可用已知的新城疫病毒来测定鸡血清中是否含有特异性抗体,以确定鸡群是否感染过鸡新城疫。中和试验可在鸡胚或细胞培养以及易感鸡中进行。其方法是,在鸡新城疫免疫血清(或待检血清)中,加入一定量的待检病毒(或已知病毒),两者混合均匀后,注射9~10日龄鸡胚(非免疫鸡所生的蛋),或鸡胚成纤维细胞,或者有易感性的鸡,并设立不加血清的病毒对照。结果注射血清和病毒混合材料的鸡胚或鸡不死亡;鸡胚成纤维细胞无病变,而对照组死亡或细胞培养出现病变,则可肯定待检病毒是新城疫病毒。
4.荧光抗体技术本方法是将一类荧光性染料结合于抗体免疫球蛋白上,成为荧光性染料标记抗体。当此标记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相遇,可发生免疫特异性结合,标记在抗体上的荧光染料也被带到抗原一抗体复合体上。此种复合体在紫外线照射下,被激发产生光亮的荧光(黄绿色、红色或蓝色),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看到。这种免疫荧光法对鸡新城疫病毒检查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而且其有快速的优点。作为荧光技术检查的材料以脾为首选,也可采肺和肝,按常规方法用冷冻切片制成标本,然后将新城疫荧光抗体稀释成一定工作浓度,滴加入经固定的切片标本上,在37℃染色30min,取出立即用PBS(pH8.0)反复洗3次,然后滴加0.1%伊文思蓝,作用2~3s后,再用PBS冲洗;然后用9:1缓冲甘油封固,镜检。在荧光显微镜见荧光者为鸡新城疫病毒所在部位。
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此方法能够检验鸡新城疫病毒在细胞培养中生长情况,如有新城疫病毒生长,在细胞核边缘可见到明显棕褐色酶染斑点,未接种新城疫病毒的细胞或新城疫病毒不能在细胞培养中生长,则完全看不到酶染斑点。它能直接检出病鸡或带毒鸡的泄殖腔和El腔中新城疫病毒。此方法比HA和HI、免疫荧光技术等更加敏感,特异性更强,是快速而准确的诊断方法。目前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兔结合物已有商品出售,应用比较方便,不要荧光显微镜。为了提高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又发展双夹心ELISA,斑点-ELISA法用于新城疫诊断。
6.应用单克隆技术诊断新城疫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成功地建立了能分泌对鸡新城疫病毒特异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据江苏农学院报道已建立有NDV—HY—23、NDV—HY—33、FNl、FN7等细胞株,用单克隆抗体对人工感染和自然病例进行免疫荧光检查,选用脑、肺、脾和盲肠扁桃体检出率较高。它不仅可用于新城疫的诊断,而且司以进行新城疫部分毒株的毒力定型。
最急性新城疫:产蛋鸡患最急性鸡新城疫出现卵泡变形、血肿和破裂
(四)鉴别诊断
鸡新城疫在发病初期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这样很可能与呼吸道传染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相混淆。有的呈现败血症很容易与禽霍乱相混淆。就新城疫症状和病理变化与真性鸡瘟很类似应注意区别。
1.与禽霍乱的区别禽霍乱可侵害各种家禽,鸭最易感染,呈急性败血症经过时,病程短,病死率高。慢性病例有关节肿大,但无神经症状,剖检时见全身出血,肝有小点坏死,肝组织作触片见有两极着色的巴氏杆菌。鸡新城疫在自然条件下不引起鸭发病,病程比急性禽霍乱长,但常常出现神经症状,剖检时肝没有灰白色小点坏死,腺胃粘膜出血,肝组织触片镜检未见细菌。
2.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区别该病传播很快,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低。它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咳嗽,喉头水肿、充血和出血,有时在喉头附着一层黄白色假膜,消化道没有变化,无神经症状,上述这些特征可以与新城疫相区别。
3.与真性鸡瘟的区别真性鸡瘟与新城疫区别较为困难。根据人工感染观察,此病的潜伏期和病程都比新城疫短,一般为18~24h,病程由10几小时至1天,没有显著的呼吸困难,嗉囊内没有大量积液,无神经症状。头部常有水肿,眼睑、肉髯肿胀。剖检时常见皮下水肿和黄色胶样浸润。粘膜、浆膜和脂肪组织出血较新城疫更为明显和广泛,肠粘膜常不形成溃疡。但确切区别还须通过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试验等实验室检查。
近几年我国有报道,当一个鸡场发生新城疫流行时,还发现两种传染病并发或继发,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继发新城疫,新城疫和鸡支原体病混合感染等,这样不但病死率提高了,而且给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务必加强实验室诊断工作。
最急性新城疫:肠道出血点
最急性新城疫:肠道密集的小出血点
防治措施
鸡新城疫防制,需要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即杜绝传染源,开展经常性消毒,加强检疫,定期对健康鸡免疫接种,建立免疫监测等。
(一)平时的卫生防疫措施
对养鸡业来说,预防本病的发生,重点做好平时的防疫工作,对集约化养鸡更是如此,其措施有:
1.杜绝病原侵入鸡群控制和消灭新城疫流行,最根本措施是杜绝新城疫病毒侵入易感鸡群,这就需要有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防止带毒鸡(包括鸟类)和污染物品进入鸡群,进出鸡场的人员和车辆必须经过消毒,饲料来源要安全,严禁从疫区引进种蛋和雏鸡。新购进的鸡需经检疫,并严格隔离饲养2周以上,再经新城疫疫苗免疫接种后,证明健康者,方可与原有鸡合群饲养,随时观察鸡群的健康情况,发现有可疑病鸡,立即隔离,并采取紧急措施。为了杜绝传染源传入,有条件的鸡场尽可能做到自繁自养,种鸡场、孵化厅、育雏、育成和生产鸡群须分区域饲养,加强种鸡群疫病的监测。
2.严格执行消毒措施消毒是防止新城疫传播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特别是大型养鸡场,应该有完善的消毒设施,鸡场进出口应设消毒池。饲养员和工作人员进入饲养区要经消毒后,更换工作服和鞋靴方可进入,进入场区的车辆和用具也要经消毒,应该形成一个制度,做到临时性和定期消毒相结合。
肉用鸡场可以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法,在进鸡前对鸡舍进行1~2次严格消毒,待全群鸡出售完毕再进行1~2次鸡舍清洁和彻底消毒,这样可避免鸡群疾病的传播机会,但平时对鸡舍周围环境也应定期进行消毒。
3.合理做好鸡群预防接种免疫接种是增强鸡群的特异免疫力,使鸡群保持坚强的免疫状态,抵抗新城疫病毒的感染,因此给鸡群合理进行疫苗接种,是防制鸡新城疫关键措施之一。做好免疫接种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鸡场卫生防疫制度严密与否,饲养类型,鸡的种类(肉鸡或蛋鸡),雏鸡母源抗体效价的高低以及前次免疫的HI抗体情况等,来确定采取哪类疫苗,什么日龄免疫和免疫次数,免疫的方法。近年来我国对新城疫的免疫程序进行大量研究,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新城疫的免疫程序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这对控制和消灭新城疫起着重要作用。
对农村分散饲养的鸡如何做好免疫接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雏鸡来源广泛而复杂,造成母源抗体水平差异较大,由于分散饲养给疫苗免疫接种带来一定困难。以前采取春秋两季由防疫员负责进行,这样必定造成免疫接种密度不高,造成新城疫时有发生。有的地区采用,在孵坊里对出壳雏鸡进行免疫接种,也取得良好免疫效果,到2~3月龄时再用鸡新城疫I系疫苗加强免疫一次,这样可以提高免疫接种密度,而且对农村散养鸡控制新城疫有实用价值。在农村开展新城疫免疫接种时,应注意的问题是,做好疫苗的冷藏和保管,千万禁止使用过期的疫苗,在较短时间内对一个村庄的鸡全部接种完毕,免疫接种中特别注意针头的更换和消毒,防止通过针头传播本病。在农村开展免疫时,经常遇到几个村庄的鸡只用一只针头接种完毕,结果免疫后2~3天流行新城疫。
4.建立免疫监测制度为了保证各次免疫接种获得良好免疫效果,避免免疫接种工作的盲目性,必须通过免疫监测的方法,检查免疫鸡群中HI抗体效价。根据HI抗体水平确定首免和再次免疫时间,是最科学的方法。免疫监测也是制订免疫程序的依据。
HI抗体测定,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同一份抗血清在不同实验室测定其结果不同,为了获得准确结果,一方面对操作人员进行训练,另一方面应设立标准抗血清做对照,从而使HI抗体测定标准化。一般在首免后10~14天,抽检免疫鸡HI抗体水平。抽样比例大鸡群按0.2%,500羽鸡群按3%~5%。以后每间隔3~4周抽检一次,使用I系疫苗免疫的鸡群,每隔2个月抽检一次,通过免疫监测手段,可以判定疫苗的免疫效果,当发现HI抗体没有上升,应及时检验疫苗的品质,或检查是否有其他的疾病影响,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改换疫苗或改变免疫方法以及同时注意其他病免疫接种。免疫监测还能判定该鸡场是否受到新城疫强毒的感染。因为各类疫苗免疫鸡后,正常情况HI抗体效价保持一定的水平,当发现该鸡群HI抗体突然上升很高,比原来的抗体效价增加了3个滴度以上,说明该鸡群可能感染了新城疫强毒,那么必须注意其他鸡群防疫措施。
在免疫监测中亦发现,有些免疫鸡的HI抗体效价较低,但是用新城疫强毒攻击后获得保护,这说明新城疫除体液免疫外,还有细胞免疫作用。国内有报道免疫鸡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数量多于对照鸡。
最急性新城疫:患鸡腺胃乳头出血,肌胃粘膜(角质膜剥去)皱襞的嵴部出血。腺胃粘膜乳头及其周围有小点出血;肌胃角质膜下的粘膜面有点状或斑状出血
(二)发生鸡新城疫时的措施
鸡场里一旦发生本病,应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疫情的扩大。首先采取隔离饲养,报告兽医检查,经确诊为新城疫后,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划定疫区进行封锁。其次,及时应用新城疫疫苗进行紧急接种,接种的顺序是,假定健康群→可疑群→病鸡群。实践证明,即使是病鸡群及时用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后,也能减少一部分死亡。必要时可以用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进行注射也能控制本病发展,待病情稳定后再用疫苗接种。第三,采取紧急消毒,对鸡舍、运动场以及用具等,用5%~10%漂白粉,2%烧碱溶液,或抗毒威等进行彻底消毒,待消毒后30min再清扫。垃圾、粪便和剩余饲料经无害处理,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消毒。第四,疫区内病死鸡尸体和宰杀的内脏及排泄物应深埋或焚烧,或者尸体和内脏经高温处理后作肥料。第五,农村发生鸡新城疫时,要停止家禽市场的交易,包括家禽的产品。鸡要关闭饲养,禁止自由散放。第六,疫区内当最后一个病鸡死亡或扑杀后2周,对被污染的区域通过严格的终末消毒后,方可解除封锁。
最急性新城疫:患最急性鸡新城疫的鸡泄殖腔肛道粘膜点状或片状出血
最急性新城疫:盲肠小点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回肠粘膜出血坏死
最急性新城疫:腺胃,肌胃出血,肠枣核形出血,坏死
最急性新城疫:腺胃乳头出血,肠枣核形出血,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