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外耳外伤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injury of external ear
拚音 WAIERWAISHANG
别名 中医:耳轮廓伤,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耳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外耳外伤是指耳郭和外耳道的外伤,可造成耳畸形、耳道骨折或闭塞,影响听力。其中以耳廓外伤较常见。外伤可单独发生,也可继发于邻近组织的外伤。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常见的有挫伤及撕裂伤,挫伤多由暴力打击、挤压、冲撞等所致。撕裂伤是由于耳廓受到外界拉力、切割伤或咬伤,造成不同程度的耳廓撕裂、缺损或完全断离。外耳道外伤多由挖耳、外伤、骨折等原因所造成。
中医病因 本病的形成,主要由耳廓遭受掌击、棍棒打击、跌扑、撕扯、重物碰撞及金刃损伤等,致血溢脉外,瘀肿疼痛,甚则皮肉破裂,耳廓缺损。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1.气血瘀滞
证候:耳廓肿胀、疼痛,若血肿染毒者,初起耳廓发热,疼痛,渐至痛剧且呈搏动性。检查可见皮下青紫,若耳廓血肿,则耳廓瘀紫膨隆,若血肿染毒,见耳廓红肿明显,触之质硬且有压痛,脓肿形成则按压有波动感。
辨析:①辨证:耳部外伤后耳廓肿胀疼痛为辨证要点。②病机:钝力碰撞耳部,伤及皮肉,脉络破损,血溢脉外,积聚皮肉之间,则局部肿胀、青紫,甚则耳廓瘀紫膨隆;气滞血瘀,血脉不通,则局部疼痛;若血肿染毒化热,热盛肉腐,则耳部灼热,疼痛加剧。
2.皮肉破损
证候:轻者仅耳廓皮肤擦伤渗血,重者皮肉破损、裂开,甚则部分脱落缺损或断离。局部有出血及疼痛。
辨析:①辨证:以耳廓疼痛及不同程度的皮肉伤损为辩证要点。②病机:钝物、锐器及撕裂等,均可使耳廓皮肉破损。损伤轻者可只有表皮擦伤渗血;损伤重者可使皮肉形成较深长之裂口,甚至部分脱落缺损或断离。血脉破裂而血外溢,故见出血;瘀血阻滞故肿痛。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一、耳廓挫伤1.症状:轻者组织损伤轻微,皮肤可有擦伤,皮下有紫斑,软骨与软骨膜间无渗血,自觉耳痛,多可自愈。重者皮下瘀血或血肿形成,有较剧的胀痛。
二、耳廓撕裂伤耳廓撕裂伤根据损伤程度分三类:1.轻度撕裂:皮肤、软骨膜和软骨部分或全层裂伤,但无组织缺损。2.中度撕裂:耳廓有全层组织缺损,不能保持耳廓正常状态。3.重度撕裂:完全性的耳廓撕脱,或仅有部分的皮肤相连。
三、外耳道外伤1.症状:伤后自觉耳内疼痛,有少量出血,继发感染后可有耳漏。
体检 一、耳廓挫伤:由于皮下及软骨膜下破裂,血液聚积则形成血肿,耳廓皮肤呈紫红色丘状隆起,表面柔软光滑,触痛,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血性或淡黄色液体,软骨坏死或血肿机化可致耳廓畸形。大的血肿可继发感染,引起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 二、外耳道外伤:外耳道肿胀,表皮糜烂,有血迹、血痂,皮肤撕裂。重者可见皮肤呈皮瓣状掀起。若有感染,则有肉芽组织增生,常后遗外耳道瘢痕性狭窄。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耳廓外伤的并发症是继发细菌感染,导致化脓性软骨膜炎。
西医治疗 一、耳廓挫伤:组织损伤轻者,应清洁消毒,预防感染,早期可用冷敷,多可自愈。由于耳廓血肿不易自行吸收,应尽早处理,以免引起严重后果。对于耳廓血肿应在严格无菌条件下用粗针穿刺抽吸,加压包扎。2~3天后如继续出血可重复抽吸,无效时可于肿胀处作一与耳廓平行的切口,排出积血或取出血块,再加压包扎2~3天,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或复发。一旦继发感染,按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治疗。
二、耳廓撕裂伤:治疗原则是立即进行清创缝合。
1.清创缝合:耳廓没有完全断离,且无感染时,严格消毒,对位缝合。清创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彻底清除伤口内污物,尽量保留皮肤和软骨。准确对位,用3-0细线缝合皮肤和软骨膜,将皮肤紧贴,减少死腔。皮肤应覆盖软骨,但缝线不要贯穿软骨。一般认为外伤后8小时内清创缝合最理想。外伤后软骨部分缺失而未发生软骨膜炎时,可将破损软骨等边楔形切除,然后缝合。局部已感染者,伤口局部可用抗生素冲洗,初步定位缝合,4~6天后再延期缝合。耳廓完全断离后早期修复可减少创面感染机会,用有血供的皮肤修复成活率较高。用生理盐水洗净断耳,用肝素将其动脉冲洗或用500u/ml青霉素溶液(皮试后)浸泡15~20分钟后,尽早对位缝合。
2.全身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必要时TAT皮下注射。
三、外耳道外伤:绝大多数外耳道外伤轻微,可以自行愈合,且不遗留可见性瘢痕。
1.清创缝合:首先清除外耳道内污垢及破碎组织,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继发感染。严禁冲洗滴药,用酒精棉签擦试伤处,轻松塞入消毒干纱条。如耳道皮肤有片状掀起,清洁消毒后用消毒的抗生素软膏纱条或碘仿纱条压迫复位,防止形成狭窄。外耳道若有不宜控制的肉芽过度生长,彻底刮除肉芽后填塞碘仿纱条或扩张管,也可将外耳道骨部后壁及乳突皮层凿去一部分后植皮,扩大外耳道,防止外耳道狭窄或闭锁。缝合耳道裂伤时,应保持耳道一定的宽松度,防止疤痕收缩狭窄。
2.全身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必要时TAT皮下注射。
中医治疗 一、辨证选方
1. 气血瘀滞
治法: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方药:四物汤(《医宗金鉴》)加减。桃仁10g,红花6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牡丹皮10g,香附6g,延胡索6g。若血肿染毒,肿痛剧烈者,可配合五味消毒饮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以清热解毒。
2. 皮肉破损
治法:止血化瘀,消肿止痛
方药:活血止痛汤(《外科大成》)加减。当归10g,苏木10g,落得打10g,川芎10g,乳香6g,没药6g,田三七6g,赤芍10g,陈皮10g,花蕊石20g,蒲黄炭6g,仙鹤草10g。染毒而肿痛剧者,加黄芩、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丹皮等清热解毒。
二、 其他疗法
1.外敷:耳廓损伤无皮肉破损者,初期可冷敷以止血助凝,伤后第二天可热敷以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或外敷花蕊石散(《外科正宗》):乳香、没药、羌活、紫苏、细辛草乌蛇含石、厚朴白芷降香、当归、苏木、檀香龙骨南星轻粉各6g,麝香0.9g,花蕊石15g,共研极细末,掺伤口醋调敷。或外敷七厘散(《良方集腋》):血竭、麝香、冰片、乳香、没药、红花、朱砂
2.血肿小者,可用粗针头抽吸排除积血,并加压包扎,血肿大者,应手术切开排除积血,缝合切口后加压包扎。
3.耳廓撕裂断离者,应清创并对位缝合。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由于耳廓裸露,血管少,皮下组织缺乏,耳软骨位置表浅,当受损伤后易继发感染并发耳软骨炎,造成耳廓畸形。因此,在治疗时要防止耳软骨炎发生,应早期处理、彻底清创、消炎止痛、止血凉血、平卧或侧卧避免耳廓受压。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清·《伤科汇纂》卷五有"伤耳之轮廓"之症。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卷六:"凡耳斫跌打落或上脱下粘,或下脱上粘,内用封口药掞,外用散血膏敷贴及耳后,看脱落所向,用鹅翎横夹定,却用竹夹子直上横缚定,缚时要两耳相对轻缚住"。较详细的描述了本病的外治方法。
相关文章
 诸疽疮膏(《肘后方》卷五。)
 求名
 鹿角胶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丹毒
 芫荽
 第四节 更年期综合征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