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 of thoracic-lumbar vertebrae |
拚音 | XIONGYAOZHUIGUZHEYUTUOWEI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骨折、骨损伤,关节疾病与损伤,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胸腰椎骨折脱位时,椎弓和韧带必有损伤,骨折也不稳定。按受伤情况不同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旋转屈曲型骨折;(2)分离骨折;(3)剪刀骨折。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造成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暴力大,受伤机制也特殊。在询问伤史及临床检查中常可得到启示,重物由高处落下砸肩部,提示为屈曲旋转骨折,骨折多发生在胸腰椎交界处。腰背部皮肤挫伤提示为横向剪刀骨折,多发生在上腰椎。安全带骨折80%患者的腹壁有皮带挫伤,也多发生在上部腰椎。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1)旋转屈曲型骨折:骨折多发生于旋转活动度大的胸10与腰1 之间。单纯旋转骨折很少,绝大多数胸腰段骨折脱垃是由旋转合并屈曲性外力造成。旋转应力损伤了椎弓和韧带,屈曲应力使椎体楔形变。在正位X线片上显示下椎体前上缘小片撕脱骨折,椎体向侧方及前方脱位;侧位片显示椎体楔形变。脊椎前后部都有破坏,骨折很不稳定易造成神经损伤。 (2)分离骨折:少见。高速车的座位都备有安全带,行车对撞或突然减速时,骨盆被安全带固定,身体惯性前屈,腹壁与安全带的接触部即成为躯干前屈的屈曲轴,整个脊柱都位于屈曲轴之后。因此,前面的椎体和后面的韧带都受到一种纵向的拔伸牵拉力,致使棘突间韧带断裂,椎间关节上下脱位,椎体纵向分离,椎间隙变宽。因脊柱的前后构造骨质韧带都有损伤,骨折不稳。若椎间关节完全分离,关节突可发生跳跃,椎体前后脱位,损伤脊髓神经。反之,若骨折发生在脊髓骨质本身,前有椎体后至椎弓发生纵向分离的模断骨折,即所谓Chance骨折,因韧带末受损伤,骨折面参差不齐,骨折稳定不会引起神经损伤。 (3)剪刀骨折:是与脊柱纵轴垂直的暴力所造成。椎体既无楔形压缩又无成角变位。但椎体间明显脱位,多合并脊髓神经损伤。骨折多发生在上部腰椎。椎体向前脱位时,若其后面的椎板也同时骨折,椎管的前后径扩大,马尾神经偶可免于损伤,但骨折很不稳定。要小心移动。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X线片看不出脱位,但这不能代表当时损伤的真实情况应仔细识别椎体、椎弓及韧带的损伤情况。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骨折合并脱位者不稳定,易移位,但也便于复位。有的患者在搬运途中常自行复位。胸腰椎骨折与脱位属于不稳定性骨折,多数病例合并有脊髓损伤。骨折的治疗以有利于神经恢复为原则。无神经损伤者,争取早期复位,恢复脊柱的稳定性,避免脊髓损伤,但在复位方法上要慎重。无脊髓神经损伤或损伤不全病例,脱位复位后对楔状骨折根据情况可行自身复位法。不全截瘫病例,因两下肢不能活动,只能进行上半身功能锻炼。待骨折脱位整复,脊髓压迫解除,两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后,进行常规腰背练功法。 骨折脱位合并完全性截瘫者,脊髓是前后受压,椎板切除仅可解除后部压迫。若将压迫脊髓前部的椎体切除,前后同时减压,则脊柱更形不稳。整复骨折脱位,恢复椎管管径,前后解除脊髓压迫可增加骨折的稳定性。病情稳定后,根据需要再进行棘突槽形钢板,螺丝栓或Harrington脊柱支撑固定器固定。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