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国方剂数据库 > 正文
知母3两,常山3两,甘草(炙)2两,大黄2两,麻黄(去节)2两,黄芩2两,杏仁2两(去尖皮,熬),蜀漆(洗)1两,牡蛎1两(熬)。
来源:《外台》卷十三引《广济方》。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别名
处方来源
《外台》卷十三引《广济方》。
药物组成
知母3两,常山3两,甘草(炙)2两,大黄2两,麻黄(去节)2两,黄芩2两,杏仁2两(去尖皮,熬),蜀漆(洗)1两,牡蛎1两(熬)。
加减
功效
除热消饮,治寒热,和胃气,利小便。
主治
瘦病,及久阴黄等。少小、大人胁下有疾,心下癖癥,头中苦痛,微眩面黄,小便赤色,往来寒热,手足厥冷,不能饮食,夏秋转甚,令人淋沥;或苦手足烦躁,或疟病之后,余疹不除,朝瘥夕增,乍寒乍热,心胸下有疹结,及连疟后疾不止;或是温疫,或欲作疟,头项苦强,或胸膈间痰热癖饮;小儿痞疹,胁下癥坚;及伤寒后7-8日结热,痰积不除,久则寒热头痛,逆害食饮,胃中烦躁,夜卧苦烦,朝愈夕甚,有如温疟,此是热结不去,胸膈间痰热留饮,面黄,小儿壮热,诸癖。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
每服7丸,空心下。服后心闷即吐,是此病出候,不唾更渐加2丸。
用药禁忌
猪肉、及葱、酒、面、海藻菘菜、生菜等。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各家论述
备注
相关文章
 补阴药
 十二日人神
 头大
 脊痹
 转:倡印《来自山沟的大智慧》上部《大觉者
 为中医药发展问诊把脉——《四川省中医条例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