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国方剂数据库 > 正文
栀子14个(劈),香豉4合(绵裹)。
来源:《伤寒论》。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别名
栀子香豉汤、香豉栀子汤、栀子汤、加减栀子汤、栀子豆豉汤、栀豉汤
处方来源
伤寒论》。
药物组成
栀子14个(劈),香豉4合(绵裹)。
加减
功效
散胸中邪气,彻热,除烦止躁。
主治
伤寒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胸脘痞闷,饥不能食,脉数,苔薄黄腻;感冒发为寒热,头痛体痛;小儿痘疹,虚烦惊悸不得眠。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
上以水4升,先煮栀子,得2升半,纳豉,煮取1升半,去滓,分为2服,温进1服。得吐者止后服。
用药禁忌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临床应用
1.伤寒懊憹:江应宿治都事靳相庄患伤寒十余日,身热无汗,怫郁不得,卧非躁非烦,非寒非痛,时发一声,如叹息之状。医者不知何证,迎予诊视曰:懊憹怫郁证也。投以本汤一剂,十减二三,再以大柴胡汤下燥屎,怫郁除而安卧,调理数日而起。
2.神经衰弱《河北中医》(1985;2:14):用栀子豉汤加减治疗神经衰弱106例,结果痊愈55例,显效33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3%。辨证加减:肝阳上亢,灼伤心神型,加龙胆草,生地黄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型,加甘草人参茯苓白术心肾不交,虚火妄动型,加生地黄、何首乌丹皮
3.鼻衄;余某,女,73岁。近十日每日上午10-11时自觉心烦、胸中如窒,随即鼻出鲜血,半小时后缓解。诊之血色鲜红,舌红、苔薄黄,脉弦稍数。用炒栀子、淡豆豉各15g,白茅根10g,服二剂即止。
药理作用
各家论述
1.《伤寒来苏集》:栀子苦能泄热,寒能胜热,其形象心又赤色通心,故除心烦愦愦,懊憹结痛等症;豆形象肾,制而为豉,轻浮上行,能使心腹之邪上出于口,一吐而心腹得舒,表里之烦热悉除矣。
2.《成方便读》:栀子色赤入心,苦寒能降,善引上焦心肺之烦热屈曲下行,以之先煎,取其性之和缓;豆豉用黑豆窨而成,其气香而化腐,其性浮而成热,其味甘而变苦,故其治能除热化腐,宣发上焦之邪,用之作吐,似亦宜然,且以之后入者,欲其猛悍,恐久煎则力过耳。
备注
栀子香豉汤、香豉栀子汤(《伤寒总病论》卷三)、栀子汤(《圣济总录》卷四十)、加减栀子汤(《云岐子脉诀》)、栀子豆豉汤(《准绳·幼科》卷五)、栀豉汤(《寿世保元》卷二)。
相关文章
 四圣心源与妇科
 日报:中国限制出口致中药材价格暴涨
 产后四肢虚肿
 答门人问州守钱希声先生吐血治法
 求治肾炎灸法
 芸苔散(《幼幼新书》卷十引《茅先生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