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病情辨析:一例发热病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患者,女性,38岁,自三月二日起,晨起有低热37.4~8°C,至午后感觉眼涩头晕,双侧太阳穴紧。有痰在胸。傍晚七点始上述症状加剧,体温38.4~7°C,右脉沉,左脉滑,舌苔薄腻。三月九日起,服用青蒿鳖甲汤,五付。效不显。接着用补中益气汤,五付,体温共降5分,傍晚在37.8°C徘徊。续服三剂,效不显。患者诉左胸前区疼痛,热度上来后头昏,期间依次服用祛府逐於汤三剂、达原饮三剂、青蒿鳖甲汤三剂、四逆汤+理中丸三付。患者期间所有的血液生化指标正常,胸片正常。痰培养正常。
目前患者晨起后体温在37.6°,无特殊不适。午后开始,自觉略有昏,体温开始在37.3左右,至夜间八点在37.8~38.1°,眼涩头晕,此时最难受。右脉略浮弦,左脉滑,舌苔薄。二便正常,口不苦不干。胸痛不显。在服用补中益气汤。请教有何进一步治疗方案或思路。

-----------这有点象心脏神经官能症.查一查第四胸椎棘突有无肿大或错位,若有应想办法纠正之.肩井\缺盆穴内若有筋结,应想法揉散。若有心结更要想办法宽解之.
-----------柴胡汤证
-----------此湿温病,伏气所致。今春此病最多,或咳、或热、或头晕、或头痛、或眼蒙、或身胀、或恶心,症状百出,午后加重,入暮最甚。宜查阅《重订广温热论》、《温热经纬》等书籍。
就此病,可与白虎汤苍术三仁汤之类治之,候热退,清以养阴、淡以渗湿调养善后。

[ 本帖最后由 世安 于 2008/4/7 11:14 编辑 www.med126.com/yishi/]
-----------晨起有低热37.4~8°C,至午后感觉眼涩头晕,双侧太阳穴紧  -- 少阳,小柴胡汤
不过好像治病过程太复杂了点? 是否有误治呢? 因为对于少阳的小柴胡证, 哪怕是药店买来的冲剂效果都很好, 我一般冲服后两小时之内就见效。

[ 本帖最后由 Shawnfore 于 2008/4/11 21:09 编辑 www.med126.com]
-----------不知楼主好了没有,如没好
用一下桂枝汤原方试一下,  注意用药时间,(发热前一小时左右吃)
(考虑是不是荣卫不和)
相关文章
 羚羊角汤(《圣济总录》卷七。)
 病因类
 学医二十年的思考
 五积散治疗多眠睡乏力
 太平圣惠方 卷第一 上课笔记
 专家分析汶川地震可能与天文因素有关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