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岐黄密室:随氏家族南京行医350年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金陵晚报报道】 近日,《金陵晚报》报道,在美国NBA打球受伤的中国球员姚明将按中医方法治疗恢复。这引起了世人对古老中医的再度关注。南京历来名医荟萃、杏林云集,其中有个随氏家族从17世纪中叶起就在南京悬壶济世,至今差不多350年之久。随氏家族行医造福一方,誉满金陵城,在南京杏林中享此殊荣者独一无二。


“随家仓”地名的又一说


随家仓在南京很有名气。为何“随家仓”上冠有的“随”字与百家姓上的“隋”字有异?以往,曾有人认为,这个地名和清代文人袁枚在这里建设的随园有关系。笔者认为,“随家仓”由来与南京世家名医随氏家族有关。


随家祖籍山东,先祖原本姓隋,明代时在军中为官,万历年间随军南下。军旅生涯中,跌打损伤、罹患疾病的事情经常发生,隋氏逐渐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药知识、搜集了大量验方。随着清兵入关,军民纷纷逃往南方,隋氏一家与溃兵难民一同迁徙到南京落户定居,从此弃军从医,以治病救人为谋生手段。


由于隋氏系由山东迁来南京,为表明由鲁迁宁之意,特在其原“隋”字姓氏内加了“之”而改姓成“随”。随姓在南京行医的名气越来越大,传到随霖一辈时,随氏家族在宁已行医五世了。随家购置的宅府就在现在的随家仓一带,由于他们家收藏的医书典籍及粮食器物很多,人们将他们家形象地比作仓房、仓库,称为“随家仓”。


随氏代代出名医


1793年前后,南京疫病大流行,死者很多,万民惊恐,百姓纷纷寻诊求医。普通中医对疫病束手无策,只有随霖与城南的周魁两位医生治疗瘟疫有效果,一时“北随(霖)南周(魁)”善治疫病在南京传为美谈。


随霖曾著《羊毛瘟证论》一书,认为瘟疫病变在外可化“毛”而成疔毒,在内亦可化“毛”而伏皮肤(黏膜)。故治法可从“羊毛疔”(头痛、畏寒发热、胸背起红点,红点内有羊毛状物的一种致死性疾病)的治法推究而来。此法属内病外治法,随霖采用此独辟蹊径之治法广施方药,疗效显著,救人甚多。


随霖之子随鸿模生于太平天国之前,他得益于家学,在当年也是南京极为出名的医生。太平天国后,随鸿模在城南添置房产,并在船板巷开业行医,后又将诊所迁至颜料坊,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大名医。


鸿模之子名仲卿,1850年出生,他承继家学,潜心研究内、儿科杂病多年,医术上有很高造诣,后逐步成为清末民初南京“三卿一石”(随仲卿、朱子卿、武复卿及王筱石)的四大名医之一。随仲卿,医术卓著,门庭若市,曾任南京医药联合会会长,1919年于南京逝世。仲卿在世时,南京地区较为安定,其所治疾患以内、妇、儿科居多。


家喻户晓的“儿科医圣”


民国时,在南京,只要提到中医随翰英大夫,南京人无不夸其医术高明,都会竖起大拇指表示崇敬之情,有的患儿家长还尊其为“儿科医圣”。


随翰英字勤武,系随仲卿之子,1885年生于南京。随翰英年幼时考中过秀才,后来因为科举废止,于是从父习医。他重视以德行医,同情人民疾苦,无论贫富贵贱皆悉心治疗,20多岁时即在城南颜料坊开诊所,后又移址铁作坊及安品街7号开业,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城南人。


随翰英通晓中医内科诸症,中年后则专攻儿科,成为当时南京最著名的中医儿科专家。笔者姑母幼时,因嗜食生山芋而染上伤寒症,多日高热不退,病入沉疴、奄奄一息。后求治于随氏,随丝儿(先生,对大夫的尊称)细问病情,只开了数帖水药便使姑母奇迹般地退尽热度,转危为安。


随翰英在民国南京医界中,堪与张简斋、张栋梁等人齐名,由于德医双馨,威望极高,被推举为南京医药会会长,还参与创办全国中医第一所最高学府——南京国医传习所。


随翰英有一件著名的轶事被世人广为传颂。1929年2月23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褚民谊在汪精卫的支持下,在国民党中央卫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取消中医中药。第二天,在褚民谊授意下,有人提出了废止中医的提案,竟获得了大会的批准,这引起了轩然大波。南京上海等地中医界对这一提案坚决抵制。


随翰英和张简斋等人被推举为国医界代表,向政府请愿,随翰英还宣读了反击《废止旧医案》的请愿书:“……我中医药界幸籍其颠扑不破之实效,……发挥民族之光荣,推广药材用解民生之疾苦……俾我国医药事业突飞猛进,内则加惠民生,外则兼善世界,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愿与各代表共勉之。”随翰英据理力争的正义言词,句句铿锵有力,在全国中医界团结一致的斗争和民众舆论大力支持下,最终迫使汪精卫、褚民谊、余云岫之流阴谋破灭。
相关文章
 相传汤(《鸡峰》卷十一。)
 鼻槁
 脾切除者如何调理?
 乌梅丸(方出《医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
 黄连散(《圣济总录》卷一一五。)
 茵陈丸(《圣惠》卷八十四。)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