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岐黄密室:美国的中医诊所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 汤湘华 【2006年11月15日】  


我国的针灸、中医药,在治疗疑难病和现代病方面显示出的奇特效果,已引起世人的瞩目。不仅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所认识和接受,就是当今世界高精尖科技遥遥领先的美国,也无不投以注视和惊奇的目光。我在德克萨斯州的一段时日,十分有幸与一家中医针灸诊所零距离接触,便油然而生出比走出国门前更直接、更客观、更深刻的感受。
这家诊所,在圣安东尼奥的边沿,是州府奥斯汀到那城的必经处。

来自大陆和台湾的两位中医,是这家诊所的合作伙伴。他们通过法定的考试,成了合法的挂牌针灸师。其中一位在奥斯汀的中医院校当过教师,带过实习生,很受洋学生的青睐,也有奔他而来的病人。但对独立门户办诊所却心中无数,选址便远离了州府,不过位于交通要道,而租赁作诊所的房价也便宜不少。为了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只有两个半天开诊,这既便利预约病人的安排,又可拥有另一份工作而衣食无虞。

诊所的整个格局和布置,完全是东西方特色的完美结合。宽大温馨的候诊室一侧,是几乎占去一方墙的中国传统枣红色药柜,由许多排列整齐、大小相同的抽屉组成,架子上还有不少玻璃瓶装的中草药粉剂。有四间治疗室。针灸床上是一次性的专用纸,针具也是一次性国内细的银针。病人按电话预约时间提前到达,因此候诊时间很宽松,即便是再大的诊所和医院,在美国都不会看到如农贸集市般的人头攒动。

玛莎绝不是圣安东尼奥第一位吃螃的病人,银针扎好了她的肩周炎便立即带来了腰扭伤的丈夫。当他从治疗室出来时,竟眉飞色舞地说:太奇妙的感觉了,不是痛,是一股细细的电流,酸酸麻麻胀胀的,好刺激!转眼不能曲伸的腰一下子竟灵活自如了,银针还扎在腰腿上,神奇极了。以后露出凝思不解的神情问:有几根针扎在腰的痛点上,怎么没有酸胀麻的感觉?为他扎针的大陆医生暗暗佩服这位感觉特别敏锐的西班牙籍老美,他确实用了两种不同的针法,一种是传统的,一种是岳父的独创。在1993年纽约召开的美国国际东方医学学术会上,岳父做了这种针法演示,被热烈赞誉为“金氏孙络针刺疗法”。这种针法对其适应症往往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有时可达到互补。几天后,玛莎婆婆也来了,西医查不出病因、无法对症下药的小便灼热、频数,服了5副中药,症状便消失了,她高兴得逢人就说,从此彻底改变了头脑里根深蒂固的惟有现代西医最先进、最好的理念。

从此,诊所的病人源源而来。除一般的常见病腰腿痛,西医棘手的花粉症、肥胖症……还有是经最先进的西医药治疗效果不显的顽疾沉疴。当邀请了国内前来探亲的知名老专家,诊所便出现了一段火红的日子。

一位单亲家庭的年轻父亲抱着两岁左右的儿子前来,小孩因车祸住院,出院后频发癫痫,口流清涎,四肢痉挛。他悲伤地说,不忍心看小孩这样受疾病折磨,把惟一的希望寄托在针灸和和中药上。可是在诊所看了几次便愁眉不展地告诉医生,他的经济有些拮据,坚持较长时间的扎针吃药有困难。治疗、调理脑外伤后遗症和其它方面的慢性病,针灸和中药是需要时间的,愈后也很不错,但最怕半途而废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大家都同情这位年轻父亲的不幸,对这样严重病情的小病号,怎能只考虑经济收入而不予诊治?住奥斯汀的大陆医生决定网开一面,破例给小病号免费来家里扎针,每周三次,只收药费。在美国,医生家里一般不接待病人。能有这么大的照顾,完全出乎年轻父亲的意料,他惊喜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一个劲地竖起大拇指,嘴里迸出一句生硬的汉语:“中国!”

我无法一一介绍诊所的病人,不过两位医生体会最深的是:在美国这个讲法制的国家,行医需要特别小心谨慎。纽约就有过银针刚触及皮肤便哇哇大叫的病人,非说银针把腿弄痛了而纠缠不休,结果医生只好塞给他100美元买了个安宁。奥斯汀有位华人医生给病人灸法治疗时,艾条的火星将皮肤烫了个小泡,事后并未造成感染。这在我们大陆不算什么,何况还有专门的发泡疗法。可是在美国却成了不小的问题,被当成医疗事故告上法庭,由保险公司赔偿了几万美元才算了事。

中医针灸,在美国不少州已经立法,但大多数中医针灸诊所仍未能列入医疗保险的范畴,也就是医疗保险公司不负担病人针灸的费用(中药属辅助食品)。不过随着美国公民对中医针灸需要的呼声日高,不少保险公司越来越意识到支付保费对他们有利,今后将会有更多的保险计划可以接纳针灸的治疗。因此,中医针灸所在美国的前景可谓看好。
-----------█ 汤湘华 【2007年04月03日】  


冯老夫妇与我们感情甚笃,缘于他们义儿幼时体弱多病的中药治疗、调理。平时虽难见上一面,但那日顺道去病房看望冯老,老两口除高兴非常且又开门见山地问:《新安晚报》上《美国的中医诊所》怎么像没写完?是否还有待续?其他熟人和我家的老先生也有同感。我便觉得有必要将原来压缩的内容,被删节的部分连同那家中医诊所的发展等林林总总再缀辑成篇,权作《美国的中医诊所》续。

记得2003年前后几次去美国回来,一位对祖国中医药情有独钟的省新闻界后起之秀说:中医药在海外很受欢迎,是否能写些这方面内容?于是我草草写了篇近万言的纪实文章,她认真地一气看了两遍,很感兴趣。因我未能征得文中主人公同意,此稿也就束之高阁。

去年底,社会上出现了个别针对中医药的极端言论,什么“不科学”、“取缔”之类,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便把自己在海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中医药已被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重视和欢迎的事实诉诸笔端,于是便有了那篇拙稿和其它有关篇章。

《美国的中医诊所》只不过从截取的横断面展示了一家诊所的起步阶段,应补充说明的那是1998年初的状况。因为不是通讯报道,也就无需考虑它的时效性。然而,8年前的那些老美病人至今我仍难忘怀。一位双臂伏在能滑动的不锈钢支架上的70多岁老太,中风偏瘫后经扎针和中药治疗,不久患病毫无知觉的手腿不仅有了知觉,而且手脚指都能动弹了。她在候诊室说:针灸、中药疗效真好……那天头昏眼黑,跌倒时整个脑袋砸在坐便器上,把坐便器盖子也砸烂了!说完哈哈大笑起来。另一位德州两家大银行总裁的太太,在诊所五六次治疗下来,咳痰比以前容易不少,咳也减轻了,但终究没有痊愈,老专家坦率地要她另请高明。病人笑了,说:已经很感谢了,能有这样的改善我很满意。原来在她患病的几年里,曾找全美最著名的呼吸专家治疗、会诊过,查出是一种非致病菌感染引起的过敏性咳嗽,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什么好方法治疗。

一年以后我再去美国时,竟然在奥斯汀那位医生家见到了那位单亲家庭的小病号,经过半年多的治疗,他的癫痫已好几个月未发作了,嘴角也不再流涎,拘挛的手腿改善了许多。我问起原来的诊所,才知已一分为二。台湾医生去了他太太所在的犹他州,在盐湖城开了业。大陆的这位选址在奥斯汀第8街一座有两家西医诊所的二楼里。第8街有大的超市、商场、中西餐饮,有白领阶层连成片的别墅群,是一个比较好的地段和市口。然而,中医诊所在老美两家西医诊所夹缝里求生存和发展,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魄力的。开业这天,这位中医的学生、老病人、朋友捧着鲜花、带着礼物从各处赶来。他流利的外语洋溢着激情,铿锵有力的语调充满着活力和自信。各种肤色的老外除真诚地祝贺,并对这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医生都刮目相看。在热烈隆重的开幕式上,他的诊所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去年,我欣闻将要搬迁到一个更好的地段。在那里,大陆的医生购买了一套比原先租赁的大不少的门面房,最近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装修,可望在不久由第8街搬过去。

远在异国他乡年近不惑的大陆中医,性格内敛,不爱张扬,更不会如有的国人那样去包装自己,甚至闭口不提布什当州长时找他扎过针的事。他,凭自己扎实的中医功底,在业务上的精益求精,对病人的高度负责,还有在美国近十年的历练,终于在德州州府奥斯汀扬起了事业的风帆。随着时间的推移,诊所的病人如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有的甚至从休斯顿、达那斯等大城市乘飞机赶来就诊,其中有美国国会的议员。

其实,美国各个州,几乎都有中医诊所。像华人特别多的洛杉矶、旧金山、纽约等大城市,中医诊所数量成百上千。当然是论资排辈,竞争激烈,就是在华人少的城市,立足发展也绝不是轻而易举。而美国大的一些港口,也几乎都有中药材的进口,其质量的上乘、加工的精细亦为人所称道。我多次去海外,一住就是数月,毋庸置疑地看到、感受到:针灸和中医药在美国看好的形势已经不可逆转。欧洲的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士等国家,中医诊所也是星罗棋布,前景喜人。

我国的针灸和中医药,在世界科技高度发达的美国呈上升趋势,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东西方医学具有的互补性正日益凸现。无数铁的事实证明:中国古老的民族医学具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已成为世界医学宝库里的一支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奇葩。中医药走向世界,在世界范围内丰富和发展势在必然。
-----------□ 汤湘华


1993年,合肥的金君收到7月份在纽约召开的“首届美国国际东方医学学术研讨会”的邀请,按惯例出国公务签证,本人可以免去面签,但驻上海美领馆却要求面谈。

  为什么东方医学研讨会要在美国召开?那彬彬有礼的美签证官开门见山地问。金君觉得很奇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中医与针灸走出国门。加之西方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于是世人把目光投向了传统民族医学的天然药物和疗法,中医和针灸逐渐被世界各国重视和欢迎,以致地球上出现了中医热和针灸热的必然趋势。再说,学术的交流原就没有国界的限制。没有想到签证官先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金君忍俊不禁,诙谐地说:这应该问你们美国了。接着又说:我是被你们国家邀请的中国专家,是把中国宝贵的传统医学传播和介绍给你们,难道不应该受到欢迎?美签证官一听茅塞顿开,困惑的眼神被满脸的阳光驱散了,友好地说了声OK!

  金君走出美领馆时心情是舒畅的,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一年前在新加坡参加“中医与针灸走向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情景。作为大会主席团成员的他,在闭幕式上,针对印度学者:针灸是从印度传入中国,和佛教的传入有关;另一位外国学者则强调:针灸无需分什么中国、印度,都是人类的财富等言论,金君在世界各国学者面前,在众目睽睽之下,昂首挺胸,慷慨激昂地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了伟大祖国神圣的尊严。他不能无视这种历史的颠倒,也不能接受这种折中的混淆视听,他掷地有声地说:中医和针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针灸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文献记载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远远超出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东汉的时代。它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聪明和才智,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当然它也是人类进步的宝贵财富。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绝的贡献……中医与针灸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主持会议的新加坡华人激动得振臂挥舞起来,整个会场掌声雷动。当金君走下主席台,一声直呼其名把他惊住,原来竟是阔别近30年的上海中医学院同学,后在美国享有中国头皮针专家盛名的朱明清,他亲切地把当年的“老班长”介绍给身边的美籍华人、著名头皮针专家周敏华博士夫妇。周博士赞美金君的发言“太令人欢欣鼓舞了”,说他们所在的旧金山华人针灸诊所很多,中医在那里相当活跃,当即邀请金君去讲学。1992年11月的这次新加坡会议,金君被聘为“中医与针灸走向世界”国际学术组织的副主席。

  这次金君到了纽约,在参会的十几个国家从事东方医学研究的同仁面前宣读了自己的《孙络针刺疗法》论文,在介绍孙络针刺无需酸、胀、麻针感,沿皮针刺,无痛安全,可带针活动,且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时,与会专家兴奋地窃窃私语起来,一位竟激动地说:金教授,您说得太神奇,是否可以演示一下?金君毫不犹豫地回答:可以。虽然他不是学的针灸专业,但出身中医名门世家,自幼就在父亲的熏陶和严格要求下苦练“童子功”,当年背诵过的《药性赋》、《汤头歌》、《医学三字经》、针灸《百症赋》、《玉龙歌》等都烂熟于心,上海六年的中医系统学习,又从学名师。而日后的几十年临床实践,金君终于体会了父亲当年所强调的:基础理论扎实,各科医理均可触类旁通,不仅精于方脉,且谙熟针灸穴位并有所创新。

  一位历时数载的网球肘炎美国男性患者被领到金君面前,他左肘臂牵拉疼痛,不能负重,当几根小小银针在专家手指间一个个如插香般快速进入体表时,会场的同仁们全屏住呼吸,等待立竿见影的奇迹出现。这时金君说:手臂活动一下吧,举起来看看。病人顺从地动了几下手臂,然后又慢慢将手臂往上抬,终于举过了头。金君又笑着指指前面的一张凳子,说:请把凳子举起来。病人惊讶地看看肘臂上的三四根银针,苦笑着摇摇头。金君鼓励道:不要害怕,举起来吧。于是老美在专家一个抬手动作的示意下,居然轻轻巧巧地将凳子举了起来。顿时会场沸腾了,大家异口同声地称赞:这种疗法应称为金氏孙络针刺疗法!散会后,二十几位同仁找到金君下榻的宾馆,要求当晚办班传授。

  于是,在夜幕垂垂星光灿烂灯火如炽的纽约市一位患者家的客厅里,先后约来十多位各种痛症的病人。金君边讲授边操作演示,所取得的明显疗效使病人惊喜异常,同仁们喝彩叫绝。这是一场生动的现场观摩教学,中国专家向来自地球各个角落的同仁,传授了自己几十年揣摸出来的这一招术。小小银针,在大洋彼岸掀起一股扑面而来的热浪。

  会后,金君被纽约的一家中医诊所邀请过去,后又到了费城、华盛顿。有趣的是,一对美籍华人夫妇闻风从其它州追踪赶来,思贤若渴地表示以优厚待遇挽留,稍后再将全家迁来美国,还说有大陆专家在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后留下来的先例,但金君却婉言谢绝了。

  旧金山的朱明清专家知道金君未绕道香港与周敏华博士会晤,便在电话里再三叮嘱:周博士离美前已作了接待和讲学的种种安排,回程机票废掉算了……真的是盛情难却啊!然而归期在即,遗憾的是一年前的承诺不能兑现了。

  金君回国第二天,周敏华博士就从美国打来电话,她笑着嗔怪:怎么过门而不入呢?明年正式向您发出书面邀请……

  继新加坡会议之后的纽约会议,以及后来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地的中医学术会议和考察,不仅使金君眼界大开,还兴奋地感受了世界中医热。在他退休后去美国讲学中作的一次中药材市场考察中,陪伴的同仁说:这里不会有假冒伪劣产品。而药材加工的精细和质量的上乘,更是令人惊叹不已。金君发现不少属我省主产的地道药材,如铜陵凤丹皮、亳州白芍、霍山的金钗石斛等,都不是本省经营,而是其他地区及邻近国家收购后深加工出口。安徽地处江淮,既有平原,又有丘陵和山区,中药资源丰富,在全国位居前列,可谓资源大省。加之历史上著名的北华佗、南新安,这些都在祖国传统医药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如何促进中医药全面走向世界?安徽的中医药应在这世界中医热中占一席之地。
-----------□汤湘华


推开诊所的玻璃门,一眼就瞥见了候诊室里的几位老外,坐在墙旮旯的是位年轻姑娘。她不是白人,也不是黑人,而是皮肤淡褐色、体态窈窕性感的墨西哥人,那一头披肩的乌黑卷发,在众多的金发人群中尤其醒目,更增添了她的妩媚动人,我不由得多看了两眼。只是她脸上的微笑由不自然而窘迫而惊惶,似乎局促得要从椅子上跳起来,以
致第一个进入一条边的诊室时,竟忘了将椅子搬回原处。
我歉意地坐到茶几边的沙发上,悔不该那样看她,真是少有的敏感,想必有深深困扰着的烦恼。否则,怎么在诊所邀请中国大陆来的中医专家看疑难杂症的第一天,就闻风而来?并且又是预约病人中的第一位?那位中医专家在诊室里,我陪同前来却不能进去。因为看病纯属个人隐私,医生应予尊重和保护。约摸半个小时,她推门出来了,目光怯怯地回避我和其他人,然后从柜台上提了几包中药,低头急急穿过玻璃门,开车一溜烟走了。

我迫不急待地想知道这位姑娘究竟看什么病,但坐在轿车里,针插不上、水泼不进的对话恰好就是说的她。果如我的感觉那样,她有着非同一般的精神压力和烦恼,她患的病算得上奇和怪了。在万般无奈中只有寄希望于中国的歧黄之术,追踪从中国大陆来的著名中医专家,她对搭脉的老医生尽情倾诉着积压于心头的郁闷和烦恼。原来她在一家电脑公司就职,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正当她生命的天空渐现霞光异彩的美妙时,突然有一天对镜梳理秀发却闻到了一股异味,她惊愕地将发卷抖散开,一绺绺地梳将下来,发现异味竟然是从发根源源不断飘散而出。随着日后异味的加重变臭,她惶恐万分,寝食难安。每天拼命用香波洗了又洗,用水冲了又冲,然后重重地喷上香水,但不到一小时,臭味又出现了,只好又重新洗,又重新喷香水。最糟糕的是,她不能和人近距离接触,有的人过敏,甚至相距1米左右都会连连打喷嚏。因此,她怕接近人,随时躲着人……最后,她伤心啜泣起来,说已经到了婚年龄,却不敢交朋友谈恋爱,连女友也被疏远了,她不知道自己这个怪病的秘密还能瞒多久,每天总是提心吊胆,担惊受怕。要是老板知道了,肯定是要炒她的鱿鱼……

轿车里寂静无声了。同仁们不只是对那满头飘逸乌发的年轻美貌生命深深同情,更多的是对这种骇人听闻的疾病,中药治愈究竟有多大的可能性感到茫然,因为这种病实属罕见。生于中医世家,自小耳濡目染,且又诊治过不少疑难杂症的老专家不无感慨地说,是个棘手的病啊!在国内见过臭,哪见过、听过头臭呢?恐怕连古文献上都没有个案的记载。那姑娘身体健康,除了头臭,无任何器质性病变,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从她记事起,只生过几次病。因此,她的病情病史简单明了到令人无法下手处方,恐怕连美国也没有一种精密的科学仪器,能够检测出头臭的病因。人体的脏腑器官是个有机的整体,中医理论强调的整体观念就彻底摒弃了单纯、孤立地去看待人的生理和病理的各种现象,而人的生命又与外部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这就显然区别西医的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特点。老专家沿着这条思路苦苦深入下去,不厌其烦地从那姑娘20多年的生活岁月里,拨开那些无关紧要的枝叶藤蔓,捕捉那些忽隐忽现亦真亦幻的蛛丝马迹,终于一条喜肉食,嗜辛辣的饮食特点,久居炎热的生活环境,自小就有的近20年便秘史的线索一下子清晰地浮现出来,那“头为诸阳之会”、“阳明胃热”理论的无穷奥秘令老专家茅塞顿开。他,释然地笑了,唰唰地开了张药味不多,理法方药一目了然的处方。最后还说,下一步将用导热下行的办法以求根治。我们听了眼前也似乎明亮起来。

神奇的是,那位美发墨西哥女复诊时兴奋地说,头臭情况明显改善了,臭的味道减轻了,时间推迟了。以后又高高兴兴地取了药。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她没再按约好的时间过来。又一个礼拜过去了,依然是不见踪影。当翻译的青年中医查看了病人预约登记本,她压根就没有电话预约。负责中药的台湾医生说,那姑娘按原方抓过两回药,说是效果好。她只抓药,不挂号复诊,便可省去每次六十美元的诊金。顺便说明一下,美国中医诊所收费,各地的情况不一,但都比西医低。中医诊所,一般初诊80美元,复诊要60、40美元不等。而这些中医诊所,很多未能进入医疗保险,因此,一些喜欢看中医和针灸连同不得不看中医和针灸的老外,往往只好自己掏腰包了。

老专家能够理解这位病人的苦衷,不过,仍不免有点遗憾。他常说,已故的父亲金容甫最爱看疑难杂症,最得意中药取得的出其不意效果。他接手疑难杂症病人,是最希望看到治疗的效果。可是,对于美发墨西哥女,那导热下行的方案还未来得及实施,她的病痛是否得到了根治?还是依旧不同程度困扰着她?
-----------看到外国人看中医治疗那么激动,这显示了淳朴的一面。这在中国没有几个人这样激动了,即便激动也没什么反映。
-----------In California, people get use to it, but in some place- it"s true.
-----------金氏孙络针刺疗法


哪位师兄能介绍一下?
-----------中医已走出国门!
-----------能走出国门发展,希望在国内也能看到前途!祝福中医!
-----------墙里开花墙外香..好像是我们的特色...

希望国内的中医不要等N年后到国外去学习..
相关文章
 安神散(《活幼心书》卷下)
 中药材种子价格飙升6倍
 请问肾囊肿艾灸什么穴位?
 乳腺增生恳请牛伯诊治
 鸡肉丸(《玉案》卷六。)
 涤烦汤(《医钞类编》卷四。)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