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医家荟萃:中里巴人:破解不传之密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发表时间: 2007-08-27 17:32:03 ]

       几位朋友一起吃饭,谈起了我新写的博客文章"古法今用"。一位朋友神秘地对我说:“中里,你可知‘激人得秘法,抬扛长学问’?我看那个批判你‘杜撰功法’的人,不过是想激你告诉它功法的秘密,故意这么说的。” 我说:“这样最好,他得到了他想要的,我写出了我想写的,互利双赢。况且这些功法,书上写的清清楚楚,哪是什么秘法,只是大家看书,太过粗心,好东西就这样当面错过了。”另一位朋友问“中里,俗语说‘道不轻传’,这经络穴位中想必也有许多不传之秘吧?”

         说实话,秘法我这没有,如果有的话,也只能算作一些学习经络的心得和思路,就拿来和大家随便聊聊吧。拿肝经来说,我一直推崇“太冲”, 并把它叫做“消气穴”,它散肝火,补心血,安心神,利水道,功能极为强大。有人说,看古书中对每个穴位的解释,用词都差不多嘛,并没有额外强调谁更加重 要,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穴位有神奇的功效?其实,古人在许多穴位的名称中早已标明了它的地位和用途,那穴名可不是随便起的,里面大有学问,有很多东西可挖 呢!

         比如“太冲穴”,太,盛大的意思;冲,重要的通道。那么人体盛大而重要的通道在什么地方呢?那一定是在气血聚集流动最多的地方。那就是 肝脏和心脏相通的地方。肝是血库,心是血泵,心血不足,非心脏本身造成,而是肝脏供血不足。因何供血不足,因为两脏之间的通路瘀阻。因何瘀阻,源于肝气不 舒,气滞则血瘀。“冲”字还有用水灌注的意思,更加形象的告诉我们刺激太冲穴就会把肝的血液灌注到心脏中去。但一定要朝“行间”的方向去揉。行间是肝经的 “火穴”,肝脏属木,心脏属火,正是“木生火”之意。

         再说个肝经的蠡沟穴,此穴在内踝尖上5寸。‘蠡’的本意是指小瓢虫在咬木头,所以我们看到上面是个"椽"子的右半边,底下有两只小虫在 往上爬。‘沟’,指细长的水道,在这里暗指妇女的阴道。古人对于‘私处’常用这种暗语来表达。所以这个“蠡沟”在中医院的针灸科一贯是用于治疗阴道瘙痒的 要穴。当然,阴道瘙痒的内因是源于肝胆湿热,最好再加上去湿要穴“曲泉”与“阴陵泉”,平日再喝些绿豆薏米粥,以解肝毒,除湿热,才是治本之道。

       肝经还有个要穴叫“章门”,位于肋骨下缘。章的意思是“贵重的材料”,什么是人体中贵重的材料呢?那当然是五脏了,“章门”是五脏的 ‘会穴’。会是指五脏的“精气”都在此穴会聚。刺激这一个穴,等于把五脏功能都调节了,所以,我们敲“带脉”减肥的时候,别忘了顺手把这个大穴也敲一敲, 此穴还是脾经的‘募穴’,(募是聚集的意思),此穴清肝火而补脾,好处多多,大家慢慢去体会吧。

         有个朋友发烧后音哑失声,我直接给她点按肾经的“大钟”穴。她疼的大叫“好痛呀!”我说:“你看,出声了吧”。我们相视哈哈大笑。“大钟”为什么会这么有效呢?除了要记住它是肾经的络穴,(肾经通于咽喉,所以治咽喉肿痛)更不要忘了它的名子叫“大钟”。那里蕴藏着祖先们的智慧与厚爱,我 们怎可不心怀感恩呢?!

                                                            --------------  转引自《中里巴人博客》
中里巴人博客网址:
http://hexun。com/jinjiduli/
-----------神方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方,是《医学发明》的中药方剂,系由八珍汤黄芪肉桂而组成,其功能为补益气血;主治虚劳喘嗽、遗精失血、妇女崩漏、经候不调等证。根据一贯重视中医基础理论在针灸临床上的运用,他仿效古代有甸的国药方剂,选用适当的穴位以组成疗效相似的针灸处方。十全大补方就是其中的一个。十全大补方中除了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益气和川芎当归熟地白芍补血外,尚加用甘温之生芪和温肾助阳的肉桂,使之脾肾双补,阴阳两顾,因而补益作用较强。
十全大补方的组成是:
合谷  曲池  内关  足三里  阳陵泉   中脘   太冲   三阴交  章门   关元
歌诀:章门参、三里术、内关相当茯苓逐;中脘甘、阴交归;曲池如同川芎追;太冲芍、关元地、合谷犹如黄芪备;最后阳陵肉桂俱,十全大补功效聚。
显而易见,它是在手足十二针方的基础上加减而成;也就是用手足十二针方,加脾之募章门,胃之募中脘,小肠之募关元,以及肝之原穴太冲。其功能是补气血,健脾胃,养心气,滋肝肾,通经活络。手足十二针方偏于疏调,十全大补方偏于调补。有关手足十二针方的穴性已如该节所述。方中章门,功能为补五脏,安精神,开心益智,肖胀化食,有人参之功效;足三里,祛风寒湿痹,能升能降,止汗除热,健脾消食,有白术之效;内关,降胸胁之逆气,行气血,止心下结痛,除烦满,健脾利湿,有茯苓之作用,中脘,主五脏六腑,坚筋骨,长肌肉,增气血,调阴阳,有甘草功效;三阴交,主妇人经血不调,生血养血,止咳逆上气,为足三阴所主,功同当归;曲池,主中风寒痹筋挛,妇女血闭,专搜血中之风,治同川芎;太冲,主邪气伤阴,止腹痛,行血痹,除坚积,入厥阴、少阴、阴虚小便不利,疗效同芍药;关元,主伤胞宫逐瘀血,生新血,填骨髓,长肌肉,有同地黄之主治;合谷、主卫气不足,疏通经络,人太阴止汗、发汗,有同黄芪之效;阳陵泉,主上气咳逆,人太阴止祛风寒湿痹,舒筋利节,有同肉桂效力。用针刺穴位仿中药性能而组方,实属绝妙。所以,从十全大补汤方到十全大补针方,实属绝妙。所以,从十全大补汤方到十全大补针方,充分说明根据对于中医基本理论的运用和重视,阐明了他在拟定针灸处方时的一种独特创举。
临床应用:十全大补方主要用于虚损诸证,概括起来可有以下几种证候。
1、气血不足,心脾两虚:多因劳伤过度,思虑伤脾;或久病失养耗伤元气,损及心脾;或因失血过多,气血难生。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语方低微,食少便溏,头晕止眩,自汗心悸,手足麻木,舌质淡,脉沉细弱等证。
2、脾肾两亏,先天后天失养;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久病消耗,房劳过度,中气下陷,肾气不固所致。主要表现为食少纳差,消瘦萎弱,精神疲惫,腰脊瘘痛,头晕、耳鸣、便溏、尿频、舌淡、脉虚弱等证。
3、肝肾两虚:多因年老体弱,肾精耗竭,或久病消耗,或高热病所以致肝肾阴亏。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心烦易怒,腰瘘足软,小便频数,脉细数,舌质红,少苔等证。
从上述证候来看,主要包括临床所见的神经衰弱、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后期、久病体弱、老年病等。因此,对于虚损诸证的治疗,或老年病的预防保健都有一定的价值。另外,在针灸益保健方面,他认为使用灸法也有相当的效果,即所谓保健灸法。这也是他用以自我保健的方法之一。并编下一首歌诀:


保卫老年健康歌

年过七十保健康,穴取关元穴最强;

夏秋交时灸五百,不但无病寿能长。

具体方法:用艾壮灸关元穴,按年龄的灸法,三十岁可三年灸关元,三百壮;
五十岁可二年灸关元,三百壮;
六十岁可一年灸关元,三百壮;
七十岁每年灸关元,五百壮。

[ 本帖最后由 无极康复 于 2009/9/18 08:12 编辑 www.med126.com/rencai/]
-----------学无止境呀,神奇的中国经络、中国中医,总是让人感到脑子、时间不够用。
-----------好帖啊!相比之下我感觉十分惭愧,虽然也有一些心得和体会,却没有勇气发下来与诸位共享。也许是因为底气不足吧,因为以前学的是西医。所以目前正是苦读中医经典!
相关文章
 目劄
 5岁男孩脾胃一直虚弱,易积食,体瘦,矮小
 胎息修炼初级--请高人指点-2
 水蛭善治男性萎(转)
 求胆固醇型胆结石的特效药
 看看这段话----脱怎么理解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