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网站医案:彭履祥:寒痰头痛6年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周某,男,42岁,农民。1 974年10月28日因头痛6年来诊。

    自述于14年前右踝关节肿大酸痛,受冷后肿痛更甚。从1986年3月始,出现阵发性左侧头痛,曾在成都某医院诊为“脑震荡后遗症”、“高血压”,屡用中西药治疗无效。近几年来,疼痛逐渐由左侧蔓延到整个头部,轻轻敲打或热熨可暂时缓解,稍触风冷,疼痛复作。虽系炎夏,亦需头巾重重包裹,不得须臾揭去。平时常有眩晕、肢倦乏力、形寒怯冷、多梦易醒、鼻塞不闻香臭、口淡无味等症。察其面色晦暗淡黄,右踝关节肿大变形。舌紫黯、苔白而滑,脉象沉弦,右大于左。前医曾断为肾阳亏虚投以温补之剂而未效。此病系由外感寒湿,留滞经脉,日久不去,聚而为痰,随气升降所致。故从寒痰头痛论治,以散寒祛痰之青州白丸子煎服。方用;

    附子12g、制南星12g、制川乌15g、法半夏15g

    服6剂。11月12日复诊,头痛大减,夜卧揭去头巾,其痛未作,踝痛减轻,鼻可辨香臭。病有好转,嘱前方再服3剂。11月15日再诊,头痛消失,睡眠及食欲恢复正常。惟踝关节变形如故,但已不痛。改用星附二陈汤加薏仁调服,巩固疗效。1975年6月随访,病未复发,已能胜任重体力劳动。

    该病者头部冷痛,踝关节肿痛变形,经年不愈,且有形寒肢冷,类似肾阳亏虚之象。但投以温补之剂不效,病程虽久而形体未显大衰,实非阳虚之证,乃寒痰留滞经隧,清阳不升,浊阴反而上逆,闭阻经脉,形成寒痰头痛。寒痰上下走注,上冒清阳则头痛眩晕,下注足胫则踝骨冷痛。得温熨叩击,阳气暂通,其痛稍缓;痰饮复聚,疼痛再作。痰饮阻隔,阳气不能达于四肢,则手足厥冷。肺脾之气失于升降,则鼻寒不利。中下二焦阳气不足,则见肢倦乏力,卧不得安。病邪久留,根深蒂固,决非一般散寒祛痰之药所能奏效,故选用《局方》青州白丸子。此方药虽不多,但力量峻猛。其中川乌与半夏同用,取其相反之性,直达病所,因此收到理想的效果。若非寒痰痼疾,不得轻率妄用,以免发生事故。后用星附二陈汤,既除其经隧中未净之痰,又凋理脾胃,杜绝生痰之源。
来自:http://www。qihuang99。com/bbs/thread-10316-1-1.html
相关文章
 木香槟榔丸(《御药院方》卷三)
 美容聖品天冬酒-------转JT叔叔文章
 川乌头丸(《圣惠》卷四十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拟稿)三评
 中国医术浅议
 毛姜浸酒(《外伤科学》)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