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王光宇脉学:望 诊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本帖最后由 王光宇 于 2012/9/6 09:12 编辑 www.med126.com


  望、闻、问、切是判断、治疗疾病的基础,其重要性非同一般!那么究竟哪一个最重要呢?对这个问题历朝历代争论颇多,很多人认为问诊最重要,它是病人对自已不适症状最客观直接的反映,可直接切入主题。对诊断病情,辨证施治发挥疗效举足轻重,当为四诊之首。个人认为在问诊时,虽然病人可以"直接”、客观的反映自已的不适症状,使医者可直接切入主题。但是在实践中多次发现,仅以病人的反映定病、定性、定诊治方法,往往可能导致误诊、误治。例如沙市一位开货车的杨师傅,间隔发生胃部痉挛性疼痛十多年,就诊时在我的望、闻、切、讲、问的问诊阶段主说自已剧烈胃疼,胃镜检查也只是浅表性胃炎,虽以此开药甚至住院治疗,仍发作越来越频繁,切脉诊之时,其实为胆囊炎被反复诱发,以胆囊炎治之立竿见影。先贤早有不同看法,例如清朝雍正时期,四诊抉微的作者林之翰言:“阐微穷奥,首重于诊,然诊有四在,昔神圣相传,莫不并重,自典午氏以后,作述家专以脉称而略望、闻、问,后人因之而不讲,大违圣人合色脉之旨矣。殊不知望为四诊最上乘工夫,果能抉其精髓,亦不难通乎神明,闻问亦然,终是缺一不可。后贤集四诊者,皆首列切诊,而殿望、闻、问于后,使后学视为缓务,于望遵《素》《难》之次序,用望为四诊之冠,欲学者,知所重而深求其义,则超上乘而进乎技,又何难哉?”亦有称:“望而知之为上医,问而知之为中医,切而知之为下医者。”,然先人以切诊为首者不在少数,林之翰言“后贤集四诊者,首列切诊"即可证明。

  那么究竟四诊之中望诊究竟重不重要呢?个人认为林之翰先生言之有理!在临床之时望诊不可或缺。仅凭望诊在某些疾病的判断上也能确定方向,甚至定下病名:譬如血吸虫病的诊断.其患病时间的长短.轻重就离不开望诊!皮肤病的诊断也离不开望诊:
-----------
-----------来学习的了啊
-----------楼主大侠在哪个城市啊?俺病了,想求医,谢谢啊。。。
-----------言之有理呀!四诊之首本该在望!
-----------写点有用的比空谈好
-----------有時就算寫出來,你還是不會用
-----------王鸿漠是现在的望诊高手
-----------望闻问切,神圣工巧。高明之处,自然而见。四参合一,乃医之道。
-----------
相关文章
 求助:兔儿酸.方海不知是何物?
 小儿感冒咳嗽的预防与抗生素小儿的调养心得
 肺炎球菌肺炎
 肿瘤的论治思路
 黄连膏(《医方类聚》卷六十九引《王氏集验
 凉胆丸(《眼科全书》卷六。)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