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外科证治全书:背部证治(计一证)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筋脉背从脊开一寸五分∶对第三椎曰肺俞,对第五椎曰心俞,对第七椎曰鬲俞,对第九椎曰肝俞四椎曰肾俞,对第十六椎曰www.med126.com/job/大肠俞,对第十八椎曰小肠俞,对第十九椎曰膀胱俞。

从脊开三寸∶对肺俞曰魄户,故肺藏魄。对心俞曰神堂,故心藏神。对肝俞曰魂门,故肝藏肠筋挟脊。手少阴心脉与脊里细络相连贯。足太阴脾筋着脊。足少阴肾脉贯脊。足太阳膀胱筋脉挟脊,分左右上顶。

膂,(脊两旁曰膂。)足太阳膀胱脉循膂。足少阴肾脉挟膂。

发背乃疽中大患,因其患位对心对肺对脐耳。偏曰手搭发背,因手可搭而名。红肿痛甚者属阳,以阳痈治法。初起用五通丸www.med126.com/wsj/醒消丸早晚以散毒汤轮服,则皮皱痛息,再服至愈。如溃,即用内托散、醒消丸,亦早晚轮服,外贴洞天膏收功,此阳发背之治法也。色白肿痛或平塌不痛者属阴,以流注阴疽治法。初起用加味二陈汤加阳和丸,或即用阳和汤消之。皮色稍变,痛急难忍,惟服阳和汤以止其痛,消其未成脓之余地,使已成脓者至不痛而溃。既溃,贴阳和解凝膏,内服阳和汤,气虚者,兼加味保元汤,毒深兼犀黄丸,早晚轮服,至愈乃止。愈后或背上仍如负板,舒转不快者,用小金丹十丸,每日早晚两进,再按背部之患,如莲子发、蜂窝发、阴阳二气疽、串疽、连珠发、禽疽、痰注发、黄瓜痈,诸书名类颇多,概名之发背。洞晓阴疽阳痈,变通治法,则无误矣。

五通丸(通用五十。)

醒消丸(通用四十七。)

阳和丸(通用六。)

加味二陈汤(通用十八。)

阳和汤(通用五。)

犀黄丸(通用四十八。)

小金丹(通用五十二。)

加味保元汤(通用二十九。)

阳和解凝膏(通用七十七。)

洞天膏(通用七十六。)

相关文章
 温病条辨 上焦篇 上课笔记
 清肝流气饮(《疮疡经验全书》卷二。)
 论张仲景的血室统治
 30年国医大师“折损”九成 中医教育,郁结难
 清温解营汤(《李聪甫医案》。)
 黄良丸(《普济方》卷三五二引《圣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