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针灸学:四、哮喘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1.实证

风寒外袭,证见咳嗽、咯吐稀痰、形寒无汗、头痛口不渴、脉浮紧、苔薄白;因痰热者多见咯痰粘腻色黄、咯痰不爽、胸中烦满、咳引胸痛,或见身热口渴、大便秘结、脉骨数、苔黄腻。

治法:取手太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风寒可酌用灸法;痰热可兼取足阳明经穴,不宜灸。

处方:膻中、列缺、肺俞、尺泽。

风寒加风门;痰热加丰隆;喘甚加天突、定喘。

2.虚证

主证:病久肺气不足,证见气息短促、语言无力,动则汗出,舌质淡或微红,脉细数或软无力。如喘促日久,以致肾虚不能纳气,则神疲气不得续,动则喘息、汗出、肢冷、脉象沉细。

治法:调补肺肾之气为主。毫针用补法,可酌情用灸。

处方:肺俞、膏肓俞、气俞、足三里、太渊、太溪。

www.med126.com/job/附注:(1)哮喘伴有支气管炎者,应在哮喘发作缓解后,积极治疗支气管炎。(2)发作发严重或持续不解者,应配合药物治疗。(www.med126.com3)须注意预防。气候转冷及时添衣;过敏体质应注意避免接触致敏原和过敏食物。

相关文章
 桃仁煎(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圣济总录
 育婴丸(《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胸痹
 《中医未来的希望在于中医诊所》
 方药
 体表有的地方有血点怎么办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