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讨论:中药材会变得“南桔北枳”吗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古今医药名家都会强调使用道地药材,在中医处方笺上,许多药名前标有“川”、“云”、“广”等产地,这些原产地药物就是所谓的道地药材。现如今,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药物已经能够人工栽培。但是,变换了产地、环境之后,药材疗效是否也会发生改变?中草药是否面临“南桔北枳”现象?产地不同的同种药材,名称是否也应有所区别?临床中医师由于道地药材难找,只好舍而不用,这又是谁之过,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道地药材不可随意替代

  早在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就记载:药有“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强调了区分药材的产地、讲究道地的重要性。在《神农本草经》中所记载的药材中,有不少从药名上就可以看出“道地”色彩,如巴豆蜀椒秦皮吴茱萸阿胶戎盐等。药王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特别强调药材的产地,提出“用药必依土地”。

  “对道地药材的选用困境,我感到很痛心也很无奈。”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永炎研究员表示,“浙贝母、北大黄、岷当归、京赤芍、广木香、广十味等这些带着产地标识的道地药材,如今已经很难在临床药方中见到。即使标注了产地标识,药房中也很难抓到这些货真价实的道地药材了。”

  由于各地所处的生态、地理环境不同,药物本身的治疗作用也有着显著的差异。例如产于浙江的贝母,叫浙贝母,长于清肺祛痰,适用于痰热蕴肺之咳嗽,而产于四川的川贝母,长于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虚劳咳嗽。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研究员介绍,道地药材被视为古代中医辨别优质中药材的独具特色的标准,也是我国中药质量的重要概念。道地,即功效道地实在、确切可靠,是指在某一特定自然生态下所产的药材,生产集中,栽培、采收、加工技术也都有一定的讲究,疗效相较于其他地区的同种药材更为有效,由此可见,道地药材在中医药中,不可以随意替代。

  三大因素导致假冒伪劣泛滥

  “道地药材在中药中用量最大,经济价值最高,常用的500种中药材中,道地药材约有200种,其用量占中药材总用量的80%。”黄璐琦认为,道地药材虽然在市场上及中医临床中具有极高价值,但现代科学却无法阐释其优质性及其产生的原因。由于道地药材数量有限,市场上的一些不法商人,常用一些同名而产地不同的药物来代替,严重影响了道地药材的声誉和价值。

  据了解,当前主要有三大因素导致了道地药材假冒伪劣频现。一是品种退化严重,具体表现在一部分道地药材的抗旱性、耐寒性、抗病虫害减弱,耐药性增强或早熟。中国中医科学院郭兰萍研究员认为,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保护素,但在干旱、严寒、伤害、高温、重金属等环境胁迫下,才能更为有效地积累和释放,因此,逆境可能更利于中药道地性的形成。但是田间日常管理中,药农为追求高产,长期大剂量施用无机肥以及植物生长素,扰乱了其自有的生物学特性,加上对于优良品种的选育、栽培技术的不够重视,造成了道地药材品种退化。

  二是生产带有目性。由于药材种植分散于千家万户,没有固定的组织去协调,药农只能根据一时的市场价格来判断是否种植,种植多少。往往出现当其生产大量过剩时,再名贵的道地药材也可能变得“身价”低廉;而当其生产不足时,即便是“乌鸦”也会变“凤凰”。正是这种畸形波动,使得不少以次充好的药材损害了道地药材的声誉。

  三是缺乏品牌意识。道地药材既是商品,就应该有自己的品牌。提起烤鸭,人们都知道北京的“全聚德(002186)”,提起包子,会想到天津的“狗不理”,但提起中药“天麻”, 云南产、四川产、贵州产、陕西产、湖南、湖北也产。都是天麻,产地不同品质必定有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很少有人能区分。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所以各地产的“天麻”在市场上良莠难分,都以同样的“身价”出售,这岂不是“委屈”了道地药材,“便宜”了非道地药材。

  加强中药研究保护刻不容缓

  针对道地药材的保护,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段金廒认为,道地药材不仅是药材生产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质量概念、经济概念和文化概念,具有自然和人文的双重属性。解放军302医院全军中药研究所肖小河研究员也提出,道地药材形成有五种基本模式,即生态环境主导型、生物物种主导型、生产技术主导型、人文传统主导型和多因子关联决定型。

  道地药材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产物,道地性是地理变异的一种群居水平的表现形式。加强对道地药材科学研究,应在高度重视尺度效应和在群居水平上开展。用数量遗传学的概念和实验方法来研究道地药材将成为揭示道地药材分子机制的重要手段,也是道地药材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应更多地采用组学和系统生物学技术,系统地阐明道地药材的成因”。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高文远教授认为,系统生物学技术是研究道地药材的有效手段,在探讨道地药材种群水平的亲缘关系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专家认为,要确保道地药材健康稳定发展,首先要使其生产按照市场需求有计划地稳定开展,要有一个全行业的权威组织来加以协调。另外,要克服传统经验辨别的缺点,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育优良品种。其次,要用世界公认的农作物栽培标准(GAP标准)规范道地药材的培植,使其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等质量指标都达到国际标准。最后,实施“品牌”战略也是道地药材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


记者:田雅婷

来源: 光明日报

-----------药材好,药才好!在中医事业日渐衰败时中药质量下降无疑是雪上加霜。
-----------现在生活节奏太快,个别人太急功近利了,让我们这些中医学习者真是忧心啊~
有时候感觉到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关文章
 (转帖)论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性
 冬季感冒头重鼻塞如何治疗?
 第五节 精浊
 三鹿奶粉事件凸显了哪些问题
 表里俱实
 说实话对中医中药很失望。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