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阴证略例教程:活人阴脉例
来源:活人阴脉例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

活人阴脉例

阴毒甘草

伤寒时气,初得病一二日便结成阴毒,或服药后六七日以上至十日变成阴毒,身重背强,腹中绞痛,咽喉不利,毒瓦斯攻心,心下坚强,气短不得息,呕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脉沉细而疾。仲景云∶阴毒三候,身如被杖,咽喉痛,五六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也。

甘草(炙) 升麻 当归(各二分) 雄黄(一分) 蜀椒(一分,去目) 甲(一两,醋炙) 桂枝(二分)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服如人行地五里,须臾进一服,温覆取汗,毒当从汗出,汗出即愈。若未,作再服。

上此一条,举仲景言,至七日不可治,有别说。

问∶活人阴毒甘草汤举仲景云∶阴毒三候,六五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者,何也?答曰∶假令内伤冷物,中焦不和,或显少阴,或显厥阴,二脉无定,内阴之极,阳气逆而上行,至阳明则多错语,至太阳头复微痛,至少阳寒热间作,即非少阳外感正病也。然此经虽有寒热,其实脾先受之,卯酉之间,土居其中,是通胆肺,故如是也。内阳之外,至此欲竭,所以至七日不可治也。阴证舌缩者,知心火绝也,www.med126.com/sanji/则神去矣。又云∶失神者亡。发阳证舌缩者,知少阴无水也。外感传六经,当先表而后下,内感传三阳,则止治三阴,药内增损加减,不复再用凉药也。内阳之外,不必次第传遍三阳,但至一经,却便至极高之分,所以七日不可治也。总六经俱尽之意,所以不必次第传遍三阳也。

海藏云∶惟附子散明注阴毒唇青面黑,正阳散明注阴毒面青舌黑,二证别无伏阳,故药味皆温热辛甘而无苦寒也。

附子散

治阴毒寒伤,唇青面黑,身背强,四肢冷。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脐) 桂心(半两) 当归(半两,锉,炒) 半夏(一分,制)干姜(一分,炮) 白术(半两)
上件为细末,每服二三钱,水一中盏,生姜半钱,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衣覆取汗,如人行地十里。未汗,再服。

正阳散

治阴毒伤寒,面青,张口气出,心下硬,身不热,只额上有汗,烦渴不止,舌黑多睡,四肢俱冷。

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脐) 皂荚(一挺,醋炙,去皮弦子) 干姜(一分) 甘草(一分,炙) 麝香(一钱,另研)
上细末,每服一钱,水一中盏,煎至五分,不计时候,和滓热服。

霹雳散

治阴盛隔阳,烦躁不饮水。

附子一枚半两者,炮热取出,用冷灰焙之,细研,入真腊茶一大钱,和匀分作二服,水一盏,煎至六分,临熟入蜜半匙,放温或冷服之。须臾,躁止得睡,汗出即瘥。

火焰散

治伤寒恶候。

舶上硫黄 附子(去皮,生用) 新腊茶(各一两)
上为细末,先将好酒一升,调药分大新碗口中,于火上摊荡令干,合于瓦上,每一碗下烧艾熟一拳大,以瓦起,无令火着,直至烟尽,冷即刮取,却细研入瓷合盛。每服二钱,酒一盏,共煎七分,有火焰起,勿讶。伤寒阴毒者,四肢冷,脉沉细,或吐或泻,五心躁烦,胸中结硬,或转作伏阳在内,汤水不下,或无脉,先吃一服,如吐,却更进一服。服后心中热,其病已瘥,下至脏腑中。表未解者,浑身壮热,脉气洪大,宜用发表药。或表解者,更不发热,便得眠睡,浑身有汗,方可用下胸膈行脏腑药,渐用调和脾胃,补治元气汤散。如服此药,三二服不应者,不可治也。

海藏云∶表后既解,不发热,得睡,身有汗,方可用下脏腑药,此一句利害非轻。若稍少有痞应,犹不可治,可以妄下行脏腑乎?用者宜详。

仲景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寒,脚挛急。与桂枝汤,欲攻表,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燥烦吐逆,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上此一条,先温后下,不可轻用,内别有消息。

丹砂

治伤寒阴阳二毒相伏,危恶形证。

舶上硫黄 水银 太阴石 太阳石 元精石(各一两) 硝石(半两)
上件药末,先用无油铫子,以文武火炒,下诸药末,令匀如灰色,研细如粉面,生姜自然汁浸,桂汤下。慎不得于屋底炒。

海藏云∶此丸为阴阳二毒相伏匿,故用脑子、牛黄、蜜水调下。若明见只是阴证,别无伏阳,不宜用此下之。若有伏阳,当以仲景翕奄沉脉法责之。在许学士破阴丹条下。叔和云∶短脉阴中有伏阳。

肉桂

治伤寒服冷药过度,心腹胀满,四肢逆冷,昏沉不识人,变为阴毒恶证。

肉桂(三分) 赤芍药(一两) 陈皮(一两) 前胡(一两) 附子(一两,炮) 当归(一两)白两)
上粗末,每服五钱,水一中盏,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上此一条,以其先是阳证,为服凉药过多,变为阴毒,故内有前胡一味。知少阳不止,乃用药之过也,与泻心东加附子相似。

回阳丹

治阴毒伤寒,面青,手足逆冷,心腹气胀,脉沉细。

硫黄(半两,研) 木香(半两) 荜澄茄(半两) 附子(半两,制) 干姜(一分) 干蝎(半两,炒) 吴茱萸(半两,汤洗,炒)
上细末,酒煮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下,频服,复以热酒一盏投之,以衣盖取汗。

返阴丹

治阴毒伤寒,心神烦躁,头痛,四肢逆冷。

硫黄(三两) 太阴玄精石 硝石(各二两) 附子(半两,炮) 干姜(半两) 桂心(半两)
上件药,用生铁铫铺玄精石末一半,次铺硝石一半,中间下硫黄末,着硝石盖硫黄,都以玄精盖上,讫用小盏合着,以三斤炭末,烧令得所,勿令烟出,直俟冷取出,细研如面,后三味捣罗为末,与前药同研令匀,软饭和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艾汤下,频服,汗出为度。

重则加三十丸。此方甚验,喘促吐逆者,入口便止。

上此一条,与丹砂丸中药味相似,当从阴阳二毒相伏匿法用之。

天雄

治阴毒伤寒,身重背强,腹中 痛,咽喉不利,毒瓦斯攻心,心下坚强,短气呕逆,唇青面黑,四肢厥逆,其脉沉细而疾。

天雄(一两,炮,去皮脐) 麻黄(半两,去根节) 当归(半两)白术(半两)半夏(半两,洗) 肉桂(一两) 川椒(一分,去目,炒) 生姜(二钱) 浓朴(一两,去皮,姜制) 陈皮(一钱,去白)
上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入生姜半钱,枣三枚,www.med126.com/hushi/煎至五分,去滓。无时,稍热服,如人行十里,未汗再服。

白术散

治阴毒伤寒,心间烦躁,四肢逆冷。

川乌头(一两,炮,去皮脐) 桔梗(一两) 附子(一两,炮) 白术(一两) 细辛(一两,去苗) 干姜(半两,炮)
上细末,每服一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稍热服,和滓,无时。

海藏云∶仲景白通汤、通脉四逆汤猪胆汁苦寒,人溺咸寒。成无己云∶所以去格拒之寒也。孙兆霹雳散用蜜水,《活人》霹雳散、火焰散用腊茶,返阴丹用硝石,许学士正元散用大黄,此数法与白通汤、通脉四逆汤用猪胆汁、人溺同意,皆所以去格拒之寒也。以上诸热药等,或用麻黄,或用升麻,或用前胡,皆所以随经而用之也。明汤液善加减者,要当识此。

相关文章
 身重
 钩藤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金虎丹(《圣济总录》卷六。)
 妒乳
 民间疗法
 压腿1个月后膀胱经殷门长了个小疙瘩,怎么办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