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各家经方:中医药创造的奇迹:一名被认为“最多活不过四天”的危重患者救治经过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中医药创造的奇迹:
一名被认为“最多活不过四天”的危重患者救治经过
结胸证治验

  这是一例被宣告“不手术搞不清病因、手术可能下不了台、保守治疗活不过4天”的一例危重症患者,经过中医救治配合西医支持治疗取得奇迹,至今半年已经过去,患者在持续中药的治疗下仍然健在。报告如下:
陈**,男,80岁。福建人。
2011-2-2
  因胸闷憋气月余、腹部剧烈疼痛拒按四天,先就诊于某三甲医院,检查发现左侧胸腔积液肺影消失,纵膈右移,穿刺抽出血性胸腔积液,2011年01月31日细胞学检查报告:镜下可见多量散在或成巢的异型细胞,考虑为恶性肿瘤细胞,不除外癌细胞。(见下图)700)this.width=700;" >
700)this.width=700;" >

700)this.width=700;" >

700)this.width=700;" >


700)this.width=700;" >

  核磁检查发现腹腔广泛积气积液,穿刺引流液为血性浑浊液伴絮状沉淀。后转至福建省立医院ICU病房抢救治疗,考虑腹腔胃肠穿孔,原发疾病及穿孔部位不能确定,需要剖腹手术探查,因成功把握极低,家属拒绝手术,要求积极保守治疗。会诊当时患者情况:面色晦暗,神志清楚,烦躁,气短,呼吸平稳,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每分钟心率110次左右,全腹胀气疼痛拒按,肠鸣音微弱,舌苔黄厚糙干,脉滑数。中医诊断为“大结胸证”,先给通腑泻热治疗,待大便通畅、肠鸣恢复后再给通腑理气、益气养阴药调理。由于不能判断胃肠穿孔部位在胃还是在结肠脾曲,而且正在进行胃肠减压治疗,口服汤药或灌肠都有可能流入腹腔,所以采用直肠点滴给药。

处方:大陷胸汤原方:
大黄30克,芒硝15克,甘遂末1克,一剂。
先煎大黄,加水800ml,煎至200ml,冲芒硝及甘遂末,每次100ml,每分钟30滴。
2011-2-3
 昨日下午5点钟给药一次,夜间10点钟腹痛肠鸣,排出大量臭秽粪便三次,病情明显改善。即日起给下方:
大黄6克,芒硝6克(冲),枳实15克,厚朴15克,红参10克,生黄芪30克,麦冬30克,玄参30克,生地30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炙甘草10克,
6剂,水煎取300ml,每次100ml,直肠点滴,每日3次。
2011-2-8
 体温升高至38.9度,血白细胞达1万7千,腹部核磁检查发现腹腔多个包裹性积液,考虑腹腔脓肿,给予穿刺引流,中药调方为仙方活命饮大承气汤加味。
银花90克,防风12克,白芷12克,当归15克,陈皮15克,生甘草10克,白芍15克,浙贝母12克,天花粉30克,穿山甲10克,连翘30克,大黄20克,芒硝6克,枳实30克,厚朴30克,西洋参20克,8剂,每日一剂,水煎取300ml,每次100ml,缓慢直肠点滴,每日三次。
2011-2-16
 腹腔引流加用药后,当日体温降至正常,病情日渐好转,3天后有ICU转至普通胃肠外科病房,2月11日因恶心,原方加半夏10克;2月16日,原方加白术15克,党参15克,茯苓20克,加强健脾和胃。
2011-2-21
 仍有腹部胀气膨满,肠鸣,肠鸣音亢进,大便稀,每日3次左右,精神可,饥饿思食,已经可进少量流质饮食两日,胸腹腔引流液减少,左肺底湿罗音,舌鲜红,苔黄糙欠润,脉洪数无根。

继续给通腑泻热、益气养阴解毒中药如下。
处方:大黄15克,枳实20克,厚朴20克,芒硝3克(冲),玄参20克,生地20克,麦冬20克,生黄芪15克,西洋参15克(单煎代水服),当归10克,赤芍15克,半夏10克,败草30克,莪术10克,白术15克,胆南星10克,花粉15克,穿山甲10克。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700)this.width=700;" >

700)this.width=700;" >

(以上图片是2011-2-21病情明显好转后的照片,看来仍然够重)
2011-2-27
电话告知:药进5剂,身上多处引流管拔除,只留左侧胸腔引流管一根和左上腹引流管一根,今日中午体温升至38℃,头部微汗,腹胀显著减轻,大便每日两次,大便色黑,饮食量增加。原方加柴胡30克,黄芩15克,4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2011-3-4
电话告知:一剂后体温正常,腹部引流管完全拔除,留置胸腔引流管,每日引流液60ml,饮食基本恢复正常,可以下地行走锻炼。继用上方5剂。
2011-3-10
电话告知:病情继续好转,饮食二便正常,可以下床活动,胸水引流每天都在100ml以下,留置导尿管。前方去黄芩、柴胡,加薏苡仁60克,15剂。明日出院。

2011-3-22
患者电话告知:近四天胸腔引流液总共30ml,饮食正常,仍然保留导尿管,前方继续使用30剂。
2011-4-22
患者电话告知:胸腔引流管已经拔除,检查有少量积液,导尿管保留。电话中可以听到患者有咳嗽,继用原方,加王不留行15克,刘寄奴30克。30剂,每日一剂。
2011-8-15
患者电话告知,一直服用前方至今,除留置导尿管外,患者自觉良好,嘱继用前方巩固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24a0a30100xnxf.html

-------------------
【发现此文作者是一个好佛道却没有将玄学思维掺杂入中医医学的客观中医学者】

-------------------
一开始就用经方,效果会更好。

-------------------
这种情况很多,西医往往束手无策

-------------------
西医主导下,中医成果。

-------------------
这个病人同时用了哪些西医治疗,文中语焉不详,不能确认仅仅是中药的功劳。如果同时用了西医治疗,应该如实写出,好做出评价。很多中医医案往往不写清楚病人同时接受的西医治疗,给人一种治愈是中医的独功的误导。
相关文章
 雄麝汤(《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中医妇科学 产后缺乳 上课笔记
 参术调中汤(《卫生宝鉴》卷五。)
 求本药方中的药名
 十九、义务献血不会影响健康
 安荣散(《会约》卷十四。)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