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经方制剂:中药真假知多少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中医理、法、方、药运用得再好,最终归结到药物和疗效。不少病人对我说,医生啊,你号脉很准,病情分析得也很透彻,为啥服药效果不明显呢?到药房看看药材,发现稍不留神,医药公司就送掺假的药材,气愤之余,只好下次验收过细点,但防不胜防。欢迎大家跟帖,揭揭造假的老底!
我先说一个:通草掺假者多,能买纯的很罕见,纯品价格70元每公斤左右。掺假多用明矾、加重粉(硫酸镁),参假的通草质地发硬,味道有的涩、有的无味,最近掺假的将通草切成小段或碎段,掺在正品中卖。
  
  制首乌:切成小方块的,多为红薯切成丁后,加工而成,鉴别:口嚼时有焦糖味,此为红薯干。圆片型的,掺假者用大黄黑豆煮后晒干而成。最稳妥的办法是,进生首乌,自己用黑豆汁小火煮2-3小时,太阳下晒干(天气好时一两天就干了),效果比假的好很多了。
  
  白附片:掺假者用红薯或土豆加工成形状相似的片形,晒干熏漂而成。鉴别:一看,假的药材周边有明显的刀切及加工的痕迹。二尝,假的白附片无麻口味。
  羌活:掺假者用东北产的马尾独活,切片加工而成。鉴别:菊花心,油性足为真品。防假最佳办法:进原药材(没有切片的羌活),用时随手用剪刀剪一下就可以了。

  当归:切片的当归,容易掺独活片。凡片形大,色白,味甘者多为独活。防假绝招:进未切片的当归个,使用时分头、身、尾,效果好。
 延胡索:延胡索个掺假少,掺的多是大小差不多的砂石。延胡索片药材,掺假很多,多为山药种子切成两半后,加工后掺入,最害人了。防假办法:只进延胡索个子,大小均一,无砂石即可,用时用打粉机打成粗粉。

 海金沙:掺假者将建房用的红砖打成细粉掺入,很痛心啊,患者本来要治疗结石,结果服用的是细砂粉。

  白芨:切片白芨大多掺假,质地疏松的,为发芽长苗后剩下的母体,药力达不到。鉴别:口嚼后有无粘牙感。真的非常粘牙,假的不粘。进货最好进白芨个子,不容易造假,价格偏贵。但物有所值。

  半夏黄柏煎水煮元胡,最后用矾制。

沉香:假的太多,进价30-50元每公斤,医药公司卖出400-500元。很气愤。假的用枯木喷上沉香油加工而成。

茯苓:造假者用米粉加工后切片而成,鉴别:用开水煮,很快呈糊汤者为假货。真茯苓很难煎透。

菟丝子:掺假者用苏子代替菟丝子。鉴别:用放大镜观察,每粒菟丝子上均有肚脐状的凹陷,假的没有。用水煮,可以观察到菟丝子吐丝发粘。

五味子:造假者将未成熟的野生葡萄(产量很大),晒干后染色而成,充北五味子。

威灵仙:目前市面上8成都是假货,真的铁骨铮铮,假的根系发软。鉴别:找到真的根头部,仔细观察,再看混杂的细段,就知道假的含有多少了。

柴胡:掺假手段太多,其中我见过的有:1、掺柴胡的茎(含量较低)。2、掺泥土(柴胡有水洗时可以洗出大量泥沙)。3、掺向日葵的根(切成细段掺入)。

  龙骨:市面上出售的龙骨基本都是假的,真的很少。造假者用石灰加矿物粉制成骨头模型,煅烧成型后,打碎充龙骨卖。坑医生不浅。建议:要想看好病人的疾病,要想成名医,就花钱进真货,进生龙骨(化石)。

  龙齿:假货有多少,安徽亳州人最清楚了,基本都是假的。真的市场价130-150元左右每公斤。

仁:细心观察,你用的有一半是假的,有的全是假的。掺假者用杏仁桃仁(杏仁价格14左右,桃仁35左右)。两者的鉴别要点:杏仁一头大一头小,形如心;桃仁两头相差不大(向对于桃仁而言),我简称“二愣子”。

牛膝:大多用牛蒡根掺入。
鹿角霜:有的用假龙骨敲碎后当鹿角霜出售。

猪苓:大多加的有加重粉。

龙胆草:掺假者用牛膝须切成段加入。看到这里,你可以尝尝你的四大苦药之一龙胆草,你会发现,他居然是甜的!!!滑稽不?有效不?恨人不?

砂仁:好的砂仁为阳春砂,掺假者将其他劣质的砂仁掺入。鉴别:阳春砂呈圆球形,长条形的含量很低,达不到效果。

乌梅:纯真货很少,价格28元左右。掺假者用野生的桃,通过醋泡后晒干掺入。看到这想想你开的“乌梅丸”为啥效果不好了吧!!

  全虫:掺盐,一公斤全虫,掺了400克-500克盐,你说效果会好吗?

  穿山甲:俗称甲珠,掺盐或加重粉。本人做过实验,将200克甲珠水泡洗后晒干,只剩下110克了,也就是说掺了45%的盐和加重粉。看你敢不敢给哺乳期妇女吃!!

  皂角刺:俗称天丁,市场上很多用野蔷薇的茎切成段(上面有短刺,黄亮色),长疮的患者你开100克也没用!!

吴茱萸:假的为一种形相似的植物种子外壳,具体是啥我也不清楚,只知道嚼在口中没有味道。曾在某家三甲医院,老中医开吴茱萸汤,吴茱萸从15克用到50克,患者病情依旧!!老爷子还以为自己辩证错误了!!

海马:海马肚子里究竟装了多少东西,只有造假的知道了。

黄芩:将野外的树根(细的)切成段,染色后充野生黄芩。鉴别:真黄芩用水揉搓后,其色不退,假的揉搓时水变成淡黄色,最后药材发白,成树棍。
熟地:看到这,你只需要将你的熟地放在口中嚼嚼,你就知道它含有多少泥砂了。
生地:同上。
地龙:放到地上用木板敲敲,然后再称,你就知道它含有多少蚯蚓泥!!

枣仁,我地售价58元/公斤,可是掺有40%以上的枣仁壳,并染色.每次开20克枣仁最多能取得12克以下的效果.有时都不知道到底该用多少才合适.酸枣仁分进口和国产的,两者外形相似,进口的35—42元左右;国产的70左右。大多将进口的掺入国产的出售。楼上的肯定是进口的,加上掺外壳,最多也就35元左右。

蒲公英:别看进价只有几块钱,但八成都是假的!!造假者将油麦菜切成段,混入正品种出售。凡切成段的均掺有假的!!防假措施:只购买未切碎的蒲公英。

羊角:造假者用塑料铸成正品样式,外观与正品无异。(新疆人在全国摆地摊,均用此假货)鉴别:火烧后冒黑烟,释放较浓的塑料味!!

  犀角:同上。

  鹿茸:新疆人将正品鹿茸拔掉表面的皮革层,然后将经染料染色过的砂石及木头粉配上粘合剂,塞入鹿茸皮套中,阴干后充当血鹿茸出售。鉴别:看看正品的血鹿茸片,再看看他们的假鹿茸,很容鉴别。

  虫草:僵蚕加上地瓜秧苗,就成了虫草。还有用土豆泥压模而成等等,太多了!!

紫河车:八成都加有加重粉(硫酸镁)。

  赤芍:能买到京赤芍不容易,大多用白芍染色后充当赤芍。也有的将生地榆掺入赤芍中出售,想到这,你就该想到为什么你开“桂枝茯苓丸”效果不大

茴:造假方法有2种:1,水煮后晾干再卖.鉴别:煮过的味淡色轻.2,加上加重粉.鉴别:假品对光可见上面有发光如金粉样物质.

射干:目前市面上正品射干价位在40元左右,凡30元以下的均属假货。掺假者将黄切成小薄片掺入。“射干麻黄汤”用这种货肯定是无效的。

  三七血塞通厂家提取三七皂甙后的药渣,经过药商晒干,就成了冒牌三七了,质地较碎,断面呈白色,含量达不到,效果自然差很远了。

白术:市场上以染色居多,真正麸炒出来的少之又少。真正炒出来的,断面黄棕色,而染色的断面不显黄色。
最好买生白术来自己炒。白术用土炒或麸炒都可以,但白术因含水量高,炒后焦黄色,断面焦黄。一般一公斤只能炒到0.7左右。药商为了防止炒后减重量,炒得很浅,用焦糖染色,表面焦黄色,断面白色,疗效很差!!

  白鲜皮浸硫酸镁,丹参红沙,
  红花:1、造假者用木头制成木纤维后染成红色,掺入红花中出售。鉴别:用手抓药材,质地扎手,有很多碎末者,为掺假!2、造假者将红花用红糖水浸泡后晒干出售。鉴别:此类红花容易吸潮,抓药时有粘手的感觉。

  蝉蜕:造假者将泥浆水泡蝉蜕后晒干,让蝉蜕脚和壳里面沾上泥头,增加重量。在安徽亳州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也是造假最的地方。”----那个卖中药的说的哈!造假用的东西足足能把老中医气死!


-------------------
痛心,难道中医真要亡于药!

-------------------
我们这里有同仁堂专柜,说是全部安徽亳州进的药,药普遍比别处贵!看来真假也很难说!

-------------------
拿人命赚黑心钱也不怕晚上做恶梦,谢谢楼主分享,很是受用。

-------------------

-------------------
我的天,害中医之名

-------------------
谢谢 长见识了

-------------------
我买的生晒参吃起来有点酸,是假的么?

-------------------
真是气得要吐血!这些人丧尽天良!监管者又到哪里去了?

-------------------
刚才想煮葛根芩连清下湿热,把东西拿出来放到碗了,专门看了一下,竟然马上变成黄色的水,把手放进水里,手拿出来竟然有染黄的现象,真的把我气死了,你们大家试下,绝对令人伤心,都不敢煮了,悲哀

-------------------
中药掺假,自古就有,不过古时中医都懂药,故而危害没有现在厉害。

-------------------
再高明的中医用假药也治不好病,痛心!!

-------------------
药材质地太重要了~~

-------------------
法律太轻了,抓住这些造假的人渣,杀无赦!看他们还敢不敢?活活气死人

-------------------
行医之初,这方面交的学费不少!
最搞笑的一次,竟然以漏芦充羌活,被我识破之后,药商欺我年轻,还振振有词:“某某知名老医就是这样用,小年轻,懂个啥。。。”——要么瞪眼说瞎话,要么某某知名老医被涮!
我的应对经验:
1,提高识别中药的能力,老药工的很多经验非常宝贵,应该虚心学习。传统识辨中药的“四诊”——眼看、手摸、鼻闻、口尝,基本就能应付。
2“买家压价狠了,我们只能想办法”——有位药商曾经这样说。因此,不贪图便宜,物有所值,一分钱,一分货,从药商手里还是能拿到好货的。
3,常在药物一线,眼经、手经多了,自能了然于心。

-------------------
中药掺假令人痛心疾首,可这种现象已很普遍了。
西洋参:凡西洋参片,多掺有切片的白条参
西洋参个,分进口洋参和国产种洋参,两者价格差别太大(进口的好西洋参1000左右,国产种洋参150左右),往往出售的所谓进口西洋参,大多是国产的。
临床用药,不要追求一定要用花旗参,其实就算你用,也买不到真货,国产种洋参量放大点就可以了。
青黛:正品不好弄,现在掺假者将滑石粉掺入出售,凡颜色青中泛白,手感滑腻者即掺有滑石粉。
按:青黛进货时一定要闻一闻,看有无霉味,正品略带腥味。青黛容易吸潮,吸潮后很容易生霉。凡正品青黛倒进水中起初浮的,如果一下就沉下那就是伪品。
大黄:掺假者用土大黄掺入。肉眼不好鉴别,伪品中央偏白;在紫外灯下很好鉴别。
山豆根:目前市面上很少有真货了,伪品多。
远志丹皮:两种药材去心者佳,而药商想方设法不去心,增加重量,降低了临床疗效!!
茯神:又名“抱松根”,而现在的茯神,中央的松根很少,外边的茯苓很大一块,就好像你吃芝麻饼,一个烧饼上只有一粒芝麻,也称为芝麻饼。有的很明显,松根还是新鲜的,一看就是人为制造的。应当松根快腐烂了才对。
茜草:造假者用草根、细树根切成段,染色后,充当茜草出售。鉴别:用手掰断后断面正品为红色,假的不是红色。具体什么颜色就看掺的是啥东西了!!
新发现:仙茅:造假者用细白芍根,闷黑后,加工而成。
看你补肾有效不!
最新发现: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枳实,多以青皮代替,大家采购时注意点!!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枳实,9成都是青皮!
天冬,多用白糖水或者冰糖水搅拌,为了增加重量。只要你的天冬是粘的不是干的你尝一下,一定很甜
川芎:用制药厂已提取过有效成分的川芎楂片冒充川芎饮片。鉴别:正品川芎饮片较柔韧,有明显的辛香气味。已提取过的则较干硬,无辛香气味。

-------------------
这个社会太可怕,已经没有不是假的东西了。中药有假小巫见大巫!

-------------------
用了十几年的中药,最近这几年只是固定用几个产地的饮片。拆开塑料袋,闻到刺鼻的硫磺味只想吐,连我自己都怀疑:这样的黄芩,丹皮,白芍...有用还是害处更多?

-------------------
你的经验太好了!光成为用经方的高手还不行,还要成为鉴别药物的高手!

-------------------
制度的问题,造成整个社会道德沦落。

-------------------
心寒..........................他妈的  北京的官都死了   ,,,,这事情都不管

-------------------
只是心寒,只是无奈,只是无语!

-------------------
奶粉要喝进口的,现在连中药也要进口了

-------------------
始终想不明白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人总是喜欢害自己同胞?有毒的东西都是给国人自己吃的,甚至给自己孩子吃的都是毒奶。可是出口的中药材却是顶级的?

-------------------
皂角刺:最近跟中藥行買的一兩皂角刺,不會分辨,心想,這麼便宜的藥材還摻什麼假?後來還是查了很多資料,應該是真品沒錯,只是被摻了不少小石頭,就這麼一兩重的藥材,從中撿出的小石頭也超過了十顆以上,初開始只看到一顆,仔細翻翻找找竟然就找出十多顆,還好,有注意,不然就這麼十多顆小石頭吃下肚,也不知道會怎樣?就算是真品也實在被加了太多料。角刺,看有些醫案也被拿來治療尿閉不通使用,不將這些小石頭撿出來,看是要怎麼治療尿閉不通,這藥行也是一個懶,下次要唸唸藥行的老闆,難道賣藥的藥行都沒責任嗎?

仙茅:約三、四年前,我在臺灣我就再也買不到真品了,真品個小體細,制法為酒炒,因為酒炒過有一種特殊的酒香氣,藥材很輕易就可以掰斷,斷面有很清晰的圓形纖維小孔約5至6個,煮出來的湯藥則帶有一種精液的味道(以前某家臺灣中藥行的小老闆說的,我聞不出來)。現在臺灣市面上的仙茅造假品,個大體粗,數家中藥行的老闆還自誇這種就是仙茅的上品,殊不知看藥材體形就知道是個假,藥材掰開後,觀察斷面也不見任何圓形纖維小孔,這種大個子的「仙茅上品」也不知道是什麼鬼?至此之後,再也不買仙茅,因市無真品。以前就算是仙茅真品,藥材狀態,我也覺得很糟,因為體黑,整包一斤仙茅被加料的沙石也從來沒少過,小石頭都要一一撿出,藥材下湯藥之前,一定要先用大量的水侵泡或沖洗掉被加料的泥沙,沒用真品仙茅泡過水,永遠無法想像,那被加料的泥沙之多,難怪有人一直傳聞說,中藥吃多了會得腎病,懷疑就是這些被加料的不潔沙石給害的,藥商就為了這麼一點「繩頭小利」,已經到了不惜人命的境界了。藥材下鍋前,就算是真品藥材,再懶也要記得用水沖洗一下。

-------------------
难怪看前人医案,那么小的量就管用……那时候没有这么先进的造假技术

-------------------
难怪古时候的“药都”祁州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
良医必精于药,不但要熟知药性,还要善于鉴别真伪,不然你的十年寒窗就毁在药鬼子的手里。

-------------------
dwang9876:我买的生晒参吃起来有点酸,是假的么??(2012-05-10 08:06)?700)this.width=700;" >

可能是熏了一点硫

-------------------
呜呼哀哉!!!

-------------------
除了痛心就是无语,国家的法制在这些造假者面前显得异常苍白!

-------------------
我的应对经验:
1,提高识别中药的能力,老药工的很多经验非常宝贵,应该虚心学习。传统识辨中药的“四诊”——眼看、手摸、鼻闻、口尝,基本就能应付。
2“买家压价狠了,我们只能想办法”——有位药商曾经这样说。因此,不贪图便宜,物有所值,一分钱,一分货,从药商手里还是能拿到好货的。
3,常在药物一线,眼经、手经多了,自能了然于心

如果大家都能学点识别假药的知识就不会被骗了。

-------------------
一声叹息!!!!!!!!!!!

-------------------
这个制度当官的只负责自己的腰包。
下面乱来的发财,良心的都艰难存活。
何时才有看到光明?
相关文章
 桂附地黄丸
 急!三岁半小孩高烧咳嗽。
 左脚跟怎么突然疼了?
 九龙丸(《张氏医通》卷十四)
 哈尔滨15岁女孩得乳腺癌 营养过剩易致早熟
 眉骨上穴位刮拭的问题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