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库 网 校 微 信 搜 索
执业医师
资讯
考试报名 准 考 证 技能查分
笔试查分 成 绩 单 证书领取
专业
临床医师 口腔医师 中医医师
临床助理 口腔助理 中医助理
公卫医师 中西医医师 乡镇助理
公卫助理 中西医助理 考试试题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医师 > 执业医师 > 模拟试题 > 正文
2008执业医师考试试题考前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四)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8/9/11 字体:


  第91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5:幼儿急疹;
  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发疹性疾病,特征是发热3~5天,热退后全身出疹,并很快消退。
  1.病因: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多见于6~18个月小儿,春秋两季多见。
  2.临床表现
  潜伏期大致8~14日,平均10日。起病急,体温突然升高达39~41度,持续约3~5天,一般情况良好。热退9~12小时出现皮疹,皮疹呈红色斑疹或斑丘疹,散布在躯干、颈部及上肢,皮疹间有正常皮肤,几小时内皮疹开始消退,一般在2~3天内消失,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3.治疗:无特殊治疗。对症处理。
  4.预防:预后良好,注意隔离患儿。
  第92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8:病毒性肺炎的特点;
  1.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多见于2岁以内,尤以3~6个月婴儿多见,发病季节随地理区域而异常于上呼吸道感染后2~3天出现干咳,低~中度发热,呼吸困难,喘憋为突出表现,2~3天后病情可逐渐加重,出现呼吸增快、三凹征和鼻翼动,严重者可有发绀。肺部听诊可闻及多量哮鸣音、呼气性喘鸣,有时伴呼吸音减弱,肺基底部可听到细湿罗音。喘憋严重时可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临床上有两种类型:
  (1)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表现如上述,但中毒症状不严重,当毛细支气管接近于完全梗阻时,呼吸音可明显减低,在喘憋发作时,往往听不到湿罗音,胸部X线常有不同程度梗阻性肺气肿和支气管周围炎,有时可见时,往往听不到湿罗音,胸部X线常有不同程度梗阻性肺气肿和支气管周围炎,有时可见小点片状阴影或肺不张;
  (2)间质性肺炎:常在渗出性基础上发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胸部X线呈线条状或单条状阴影增深,或互相交叉成网状阴影,多伴有小点状致密阴影。
  2.腺病毒肺炎
  为腺病毒所致。3、7两型是引起腺病毒肺炎的主要病原体,11、21型次之。主要病理改变为支气管和肺泡间质炎,严重者病灶互相融合,气管支气管上皮广泛坏死,引起支气管管腔闭塞,加上肺实质的严重炎性病变,往往病情严重,病程迁延,易引起肺功能损害及其他系统功能障碍。本病多见于6~24个月小儿,骤起稽留高热,萎靡嗜睡,面色苍白,咳嗽较剧,频咳或阵咳,可出现喘憋、呼吸困难、发绀等。肺部体征出现较晚,发热4~5日后开始呈现湿罗音,以后因肺部病变融合而出现肺实变体征。少数患儿并发渗出性胸膜炎
  X线特点:
  (1)肺体征不明显时,即可出现X线改变;
  (2)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肺气肿多见;
  (3)病灶吸收缓慢,需数周至数月。
  ☆☆☆☆☆考点19:细菌性肺炎的特点;
  1.葡萄球菌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强,能产生多种毒素与酶,包括:外毒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素及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等。以肺部广泛出血、坏死、多发性小脓肿为其病理特点。炎症易扩散至其他部位,如心包、脑、肝、皮下组织等处,引起迁徙化脓性病变。本病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幼儿。临床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多呈驰张高热,婴儿可呈稽留热。中毒症状明显,面色苍白,咳嗽,呻吟,呼吸困难,肺部体征出现较早,双肺可闻及中、细湿罗音,可合并循环、神经及胃肠道功能障碍。皮肤常见猩红热样或荨麻疹样皮疹。并发脓胸、脓气胸时呼吸困难加剧,并有相应体征。胸部X线常见肺浸润、多发生肺脓肿、肺大疱和脓胸、脓气胸等。易变性是金葡肺炎的另一X线特征。
  2.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医学全.在线提供
  是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此菌可分为非荚膜型,病变可呈大叶性或小叶性,但多呈大叶分布。多见于小于4岁小儿,常并发于流感病毒或葡萄球菌感染的病人。由于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院内感染等因素,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有上升趋势。临床起病较缓,病程为亚急性,病情较重,全身中毒症状重,面色苍白,有发热、痉挛性咳嗽、呼吸困难、发绀、鼻翼动和三凹征等;肺部体检有湿罗音或实变体征。易并发脓胸、脑膜炎败血症心包炎化脓性关节炎、中耳炎等。胸部X线表现多种多样,可呈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或肺段实变改变,常伴胸腔积液征。
  第93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11: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呈大细胞性贫血,MCV大于94fl,MCH大于32ppg。红细胞数的减少比血红蛋白量的减少更为明显。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胞体直径和厚度较正常为大和中央淡染区不明显的大红细胞多见;嗜多色性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易见;可见到巨幼变的有核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常减少,中性粒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常减低,中性粒细胞变大并有分叶过多现象,可见到5%以上的中性粒细胞有5个以上的核分叶。这种分叶过多现象可出现在骨髓尚未出现巨幼红细胞之前,因此有早期诊断的意义。此外,还可见到世大晚幼、巨大带状核中性粒细胞。
  2.骨髓象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细胞系统增生为主,粒:红比值常倒置,各期幼红细胞增出现巨幼变,表现为胞体变大、核染色质粗松,副染色质明显,显示细胞核的发育落后于胞浆。可见到大的并有胞浆空泡形成的中性粒细胞,巨核细胞的核有过度分叶现象。
  3.维生素B12缺乏的血清学检查
  (1)血清维生素B12:正常值为200~800,如小于100则提示缺乏维生素B12;
  (2)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明显示增高;尿甲基丙二酸的排泄量增多是维生素B12缺乏的一个可靠而敏感的指标;血清胆红素水平可有中等度的增高。
  4.叶酸缺乏的血清学检查
  (1)血清叶酸正常值为5~6,小于3提示叶酸缺乏。
  (2)血清维生素B12和血清铁水平正常或升高;
  (3)血清LDH水平明显增高。
  第94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4: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佝偻病
  有动作发育迟缓、生长落后等表现,但智能正常,皮肤正常,无甲低特殊面容,有佝偻病体征,血生化和骨骼X线片可以协助诊断。
  2.21-三体综合症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患儿智能、骨骼及动作发育均迟缓,有特殊面容:眼距宽、外眼角上斜、鼻梁低,舌伸出口外,皮肤和毛发正常,无粘液水肿。
  3.先天性巨结肠
  出生后即开始便秘、腹胀,常有脐疝,但其面容、精神反应及哭声等均正常。
  4.骨骼发育障碍的疾病
  如骨软骨发育不良、粘多糖病等都有生长迟缓症状,骨骼X线片和尿中代谢物检测可资鉴别。
  ☆☆☆☆☆考点2: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表现;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症状出现早晚及轻重程度与患儿残留的甲状腺分泌功能有关,残留的分泌功能越少,发病就越早,病情也越重。其主要特点有三:智能落后、生长发育迟缓、生理功能低下。
  1.新生儿期症状
  患儿常为过期产,出生体重超过正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期常长达2周以上,出生后即有腹胀,便秘,易误诊为巨结肠;患儿多睡,对外界反应迟钝,喂养困难,哭声低,声音嘶哑;体温低,末梢循环差,皮肤出现斑纹或有硬肿现象。
  2.典型症状
  多数患儿常在出生半年后症状明显而就诊。
  (1)特殊面容和体态
  颈短,头大,皮肤苍黄、干燥,毛发稀少,面部粘液水肿,眼睑水肿,眼距宽,鼻梁宽平,舌大而宽厚,常伸出口外。腹部膨隆,常有脐疝。患儿身材矮小,躯干长而四肢短小。
  (2)神经系统
  动作发育迟缓,智能发育低下,表情呆板、淡漠,神经反射迟钝。
  (3)生理功能低下
  精神、食欲差,安静少哭,不善活动,对周围事物反应少,嗜睡,声音低哑,体温低而怕冷。脉搏及呼吸均缓慢,心音低钝,心电图呈低电压、P~R间期延长、T波平坦等改变。全身肌张力较低,肠蠕动减慢,腹胀和便秘。
  3.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因胎儿期即有碘缺乏而不能合成足量甲状腺激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临床表现为两种不同的症候群:
  (1)“神经性”综合征:以共济失调、痉挛性瘫痪、聋哑和智能低下为特征,但身材正常且甲状腺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减低;
  (2)“粘液水肿性”综合征:以显著的生长发育和性发育落后,粘液水肿,智能低下为特征,血清T4降低,TSH增高,约25%患儿有甲状腺肿大。
  4.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症状
  TSH和TRH分泌不足的患儿常保留部分甲状腺激素分泌功能,因此临床症状较轻,但常有其他垂体激素缺乏的症状如低血糖(ACTH缺乏),小阴茎(Gn缺乏)或尿崩症(AVP缺乏)等。
  第95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11:细菌性食物中毒;
  在我国发生的食物中毒中,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占绝大部分,其中又以沙门菌属引起者为多。
  1.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1)病原体
  沙门菌属广泛存在自然界中,不耐热。
  (2)引起中毒食品
  主要为肉类、蛋类、奶类和豆类食品。由于沙门菌属不分解蛋白质,被污染的食品无感官性状的变化,常易被忽视。
  (3)临床表现
  潜伏期6~12小时,长则2~3天。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黄绿水样便,有时带粘液和浓血。体温高达38℃~40℃,重者出现寒战、惊厥和昏迷等。病程3~7天,一般预后良好。
  除胃肠炎型外,还可表现为类霍乱型、类伤寒型和类感冒型等。
  2.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1)病原体
  大肠杆菌一般不致病,只有少量菌株具有致病性。该菌不耐热。致病性大肠杆菌可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并繁殖,致回肠和结肠有明显的炎症改变,具有痢疾杆菌样致病力。另有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可释放肠毒素,分为耐热和不耐热两种,均可致病。
  (2)引起中毒食品
  各类食品均可受其污染,多由于加热不彻底或生熟交叉污染而引起中毒。
  (3)临床表现
  潜伏期4~48小时,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水样,伴有浓血,体温升高。病程多为7~10天,预后一般良好。临床上常见的胃肠炎型,多见于婴幼儿,因腹泻失水,后果严重。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1)病原体
  副溶血性弧菌在含盐3%~4%培养基上和食物中生长良好。无盐条件下不生长,故又称嗜盐菌。该菌不耐热;20%醋酸或50%食醋1~3分钟也可将其杀死。该菌可致胃肠道粘膜炎症,并产生肠毒素和耐热性溶血素;溶血素对心脏、肝脏等重要器官均有毒性。
  (2)引起中毒食品
  多为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和咸菜。近海的海产品平均带菌率45.6%~48.7%,以7~9月份带菌率最高。
  (3)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2~40小时,多为14~20小时。发病初期为腹部不适,上腹部疼痛或胃痉挛。恶心呕吐、发热、腹泻。发病5,6小时后,腹痛加剧,以脐部阵发性绞痛为本病特点。大便多为水样、血水样、粘液或浓血便,里急后重不明显。重症病人可出现脱水、意识不清、血压下降等,病程3~4天,预后良好。
  4.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1)病原体
  葡萄球菌耐热性不强,在28℃~38℃,pH6~7,水分较高,蛋白质、淀粉丰富的环境中生长良好,并产生大量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血浆凝固酶阳性的菌株。肠毒素为一种耐热性单纯蛋白质,分为A、B、C、D和E五型,A型毒力强。一般烹调方法不能破坏此肠毒素。
  (2)引起中毒食品
  主要为奶类及奶制品、含奶冷饮、肉类、剩饭等食品。该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健康人的鼻咽部、皮肤等处均有寄生。患化脓性皮肤疾患、上呼吸道感染者和患乳腺炎的乳牛带菌率更高。
  (3)临床表现
  潜伏期1~6小时,多为2~4小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呈水样便。重者可致脱水、虚脱后痉挛,体温正常或稍高。病程1~2天可恢复。
  5.肉毒杆菌食物中毒(肉毒毒素食物中毒)
  (1)病原体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肉毒梭状芽胞杆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芽胞杆菌。在厌氧环境下25℃~30℃生长良好并产生肉毒毒素。该毒素不耐热。本菌的芽胞耐热性强。肉毒毒素为嗜神经毒物。
  (2)引起中毒食品
  由于食品污染引起,国内以家庭自制发酵食品为多见,如臭豆腐、豆酱、豆鼓、面酱等。其他罐头瓶装食品、腊肉、酱菜和凉拌菜等引起中毒也有报道。
  (3)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多在12~36小时,可长达8~10天。早期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走路不稳、视力模糊、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逐渐发展为语言不清、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而死亡。病死率较高,经积极治疗可逐渐恢复健康,一般无后遗症。
  第96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9:临床试验设计的组成及原则;
  1.临床试验设计的组成包括研究因素、研究对象和效应指标。
  2.临床试验设计的三大原则
  (1)研究对象的随机分组
  随机分组的目的在于平衡实验组和对照组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从而提高两组的可比性。
  (2)盲法应用
  为避免研究对象和研究者本人的主观偏见而产生的偏倚可应用盲法,它包括单盲、双盲及三盲三种。
  ①单盲:是指研究者知道分组情况,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组。其优点是研究者可以更好地观察了解研究对象,必要时可以及时处理研究对象可能发生的意外问题,使研究对象的安全得到保障。缺点是可造成研究者的偏倚。
  ②双盲:是指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每个对象分到哪一组,而由第三者负责安排、控制整个实验。主要用于药物临床实验研究。优点是可避免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倚;缺点是方法复杂,较难实行。如果研究对象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事先未预料到的意外反应,需采取紧急医疗措施时,第三者不能及时查出对象所在组别,将耽误对研究对象的处理时机。
  ③三盲:是指不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了解分组情况,而且负责资料收集和分析的第三者也不了解分组情况。
  另外还有开放试验,指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了解分组情况。其优点是容易实行,对实验中所发生的问题予以及时处理,并判断试验是否继续进行;缺点是容易产生偏倚(又称非盲试验)。
  (3)设置对照
  ①设置对照的意义能科学地评价药物的疗效;可排除非研究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是确定治疗的毒副反应的可靠方法。
  ②对照的类型
  随机对照:即按随机化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同时分别给他们规定的治疗措施和安慰剂或不给任何措施。
  非随机同期对照:该种类型的临床试验设计是由主管的医师实施分配,或在协作科研中按不同的医院加以分组,即一所医院作为对照组,依然实施现行疗法,而另一所医院实行新疗法,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的疗效。
  历史对照:是一组患者(试验组)接受新疗法,将其疗效与以前某个时间用某种方法治疗的同类患者(对照组)的疗效加以比较。
  第97题
  试题答案:A
  第98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5:心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1.心身疾病的预防原则
  (1)心境乐观、心胸宽大,减少负性情绪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2)健全人格,正确认知各种生活事件。
  (3)养成健康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矫正各种不良的行为。
  (4)劳逸结合,不超负荷工作,学会心身放松技术。
  2.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采用心、身同治原则,目标是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消除心理学病因和消除身体症状。方法是:
  (1)通过心理诊断测验与量表评定、谈话,详细调查了解与疾病、病情有关的心理因素。
  (2)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
  (3)矫正不良行为习惯。
  (4)教会和训练病人自我放松、自我心理调节。
  (5)药物解除症状。
  ☆☆☆☆☆考点1:心身疾病的概述;
  1.心身疾病的定义
  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2.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
  (1)心理社会因素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明确其与躯体症状的时间关系;
  (2)躯体症状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存在已知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3)排除神经症或精神病。最早提出的心身疾病称为“神圣七病”,包括: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局限性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
  3.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发生
  心理社会因素在心身疾病的发生中发挥“扳机”作用,这些因素有:
  (1)应激源:包括生活事件、人际关系障碍等。《生活事件量表》的结果以生活变化单位(LCU)表示,如果累积LCU在300以上,来年有80%的可能患病,200~299分的患病可能性为50%,150~199分的患病可能性为33%,0~150分没有明显问题;
  (2)病前人格:A型行为与冠心病,C型行为与癌症。而B型行为和坚韧人格是抗病人格;
  (3)生活方式与不良行为:如吸烟、饮食、缺乏运动、酗酒、不良性行为、超速开车、滥用药物;
  (4)都市化和工业化:生活空间压缩、食品来源单一、汽车代步,传统家庭瓦解、社会支持系统削弱等。
  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途径:精神分析学(心理动力理论)、心理生理学和行为学习理论。
  (1)精神分析学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特异的潜意识特征决定了心理冲突引起特定的心身疾病;
  (2)心理生理学的研究重点说明哪些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何种生理机制作、用于何种状态的个体,导致何种疾病的发生。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是心身疾病发病的重要机制;
  (3)行为理论认为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由于个体素质上的问题,或特殊环境因素的强化,或通过泛化作用,使得这些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可被固定下来,而演变成为症状和疾病。
  (4)综合机制:①心理社会因素传入大脑:认知评价是个体差异的原因;②大脑皮质联合区的信息加工:与边缘系统等“情绪脑”有关;③传出信息触发应激系统引起生理反应:核心环节是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的整体变化;④心身疾病的发生。
  (5)心理活动的统一性:心理和生理活动是统一不可分的。心是占支配、主要的方面,身是从属的、次要的另一方面。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互依从,作为整体对外界产生心身两方面的反应。
  第99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病人角色;
  1.概念
  (1)病人角色:角色是被社会学用来描述社会生活中的人所具有的身份。病人角色是社会人群中与医疗卫生系统发生关系的那些有疾病行为、求医行为和治疗行为的社会人群。
  2.病人的权利
  (1)受到社会尊重、理解的权利。
  (2)享受医疗服务和保守个人秘密的权利。
  (3)免除或部分免除健康时的社会责任的权利。
  3.病人的义务
  (1)及时就医、早日康复。
  (2)认真遵守医嘱。
  (3)遵守医疗部门的规章制度。
  4.病人角色的变化
  人们期望病人完全按病人角色行事,但往往并非实际角色与期望角色相吻合。
  (1)角色行为缺如:否认自己有病,未能进入角色。
  (2)角色行为冲突:病人角色与其他角色发生心理冲突。
  (3)角色行为减退:因其他角色冲击病人角色,从事了不应承担的活动。
  (4)角色行为强化:安于病人角色的现状,期望继续享有病人角色所获得的利益。
  (5)角色行为异常:病人受病痛折磨感到悲观、失望、不良心境导致行为异常。
  第100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1:医德修养;
  医德修养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学道德方面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和自我陶冶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达到的医德境界。
  1.医德修养的意义
  医德修养与医德教育、医德评价相辅相成,它有助于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医德品质和人格完善,进而使医疗卫生保健单位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
  2.医德修养的内容
  医德修养是以医德原则、规范提出的要求为主要内容,目的在于使医务人员逐渐达到较高的医德境界。
  3.医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医德修养源于医疗卫生保健实践,又服务于医疗卫生保健实践。因此,坚持医疗卫生保健实践是医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同时,还要坚持自觉、不断地学习医德理论知识,有的放矢、持之以恒,追求慎独等医德修养的途径或方法,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医德境界。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辅导《答疑周刊》0
湘潭市2008年医师资格考试报名公告
2009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网上报名时间确定
承德市2008年医师资格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
濮阳2008年医师资格考试网上报名通知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医师首页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