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医学考研
资讯
考试报名 招生简章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考研论坛
专业
西医综合 中西综合 公共基础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考研 > 公共基础 > 政治复习 > 正文
黑魔方:07年考研政治哲学真题宝典(B)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6/6/2 字体:

 

    【简析】此道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本考题首先提供了一组材料,即闻一多先生的一段讲课材料,然后提出两个问题,要求考生“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第一问是:“既然在数学领域中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第2问是“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仔细审阅闻一多先生讲课材料不难发现,考题第二问显然超出了上述材料所包含的内容,如果说第1问属于材料性分析题,那么,第2问则以有明显的论述性分析题的性质,要求尽可能全面分析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关系及其在科学创新中的作用。这是本考题的一个特点。医学全在线  www.med126.com

    本题“答案要点”已对上述两个问题作了简要回答,下面再作一点分析。

    要明确“非理性”和“理性”这两个概念。“非理性”是相对于“理性”而言的。“理性”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性指在人的“知、情、意”三大类意识要素中“知”的要素,包括感性之“知”(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之“知”(概念、判断、推理),即理性直观和理性思维等。狭义的理性则专指理性认识形式即逻辑思维形式,与感性相对,广义的理性包含狭义的理性。非理性与广义的理性相对,指在人的“知、情、意”三大类意识要素中的“情”和“意”两要素,即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习惯、本能、信念等意识形式,同时还包括非逻辑思维形式,如幻想、想象、猜测、直觉、顿悟、灵感等。简言之,非理性因素包括非理知、非认知因素和非逻辑思维因素。在人的认识活动中,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各有其作用的特点,理性因素起主导作用,但两者是相互渗透、彼此交织的,无论在感性认识阶段,还是在理性认识阶段,都是理性和非理性协同发挥作用的过程。

    上述材料中讲的数学运算,属于科学这种社会意识形式,是逻辑思维的典型表现。图画《万马驰骋》属于艺术,艺术是以具体、生动、感人、典型的艺术形象(色、形、声、情等静态或动态的形象)反映现实的社会意识形式。“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只是说明艺术中的形象思维(对形象的想象、联想等)的作用,而且前后七匹马后面还有“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才能使人想象、使人象征性地“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而且,这里的“万”字也是一个模糊性的数字,是艺术语言,并非真正是“10000”。这里只是讲非理性因素中的一部分——非逻辑思维的作用,而且只是讲非逻辑思维中的某种形式(想象)的作用,没有全面体现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的作用。

    【相关知识衔接】全面理解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含义及其作用,注意艺术的特点和作用。

    【命题趋势】已考点和未考点相比较,未考点一般是复习的重点。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在科学创新中的作用这一知识点,在多年的考研中从未考过,2004年以高分值的分析题形式出现,希望引起考生的注意,希望考生严格按考研《大纲》全面复习。此知识点近期再考的可能性不大。

    5. 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

    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

    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

    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

    中讲学的先生提出他的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

    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

    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

    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

    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

    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

    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

    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2006年分析题第34题)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4分)

    (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的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

    一例说明之。(6分)

    【答案要点】(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4分)

    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河水东流,石兽顺流东下,这是常理,但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有效的。庙僧的失当之处在于离开了一定的条件,抽象的对待常理,因而判断失误。(4分)

    (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一例说明之(6分)

    所谓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守河堤老兵不受已有思维定势的束缚,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其见解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任何问题都要加以辩证地思考,多角度的或从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3分)举出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关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的一个事例(故事亦可),说明所蕴含的辩证思维特征。(3分)(注:如果考生从辩证法的有关原理加以分析,言之有理并举例得当,可酌情给分,不超过4分。)

    【简析】本题考察的是真理的具体性原理和辩证思维的方法。涉及了第三,四章的知识点。对于第一问首先大家要确定材料分析的原理,不是任何条件下都能依靠常识来判断的,“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其次要就这个原理具体展开分析分析,即真理具体性的内容和基本要求。最后要回应材料分析庙僧失当的原因,得出结论。

    辩证法的三个重要的观点是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回答本题第二问,先要说明守河堤老兵的见解对我们用联系、发展、全面、矛盾的辩证观点看问题,不拘于常识,从实际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等辩证的思考问题的启示。然后举生活或工作、学习中的实例具体说明如何用逆向是思维换位的角度看问题。

    【命题趋势】哲学学科内涵小外延大的特点决定了哲学试题命制的灵活性,多角度性。任何材料都可能成为哲学试题命制的对象。今后哲学试题的考察不再是简单的记住原理的内容和意义。而是要通过剖析材料确定材料中隐含的概念和原理。以达到对考生思维能力的锻炼,避免了押题猜题的可能性。这是今后考生需要重点训练的方向。

    本章总结

    1本章考题的特点是:第一,题量大,分值高,几乎每年都出分析题,选择题、辨析题也不少,是历年考研的重点章节。第二,有些知识点以不同题型重复出现,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认识的能动性等知识点都重复考查过。第三,还有一些知识点很重要,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重点理论,近几年没有考,如实践和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等等。这些未考的重点知识点,今后有较大的出考题的可能性。

    2要注意本章2007年考研《大纲》新增考点。

    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一)选择题Ⅰ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1999年理科单选题第3题)

    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

    【答案】B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关系概念的科学含义。

    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由于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因而参与分配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即获得的物质利益也不同,因此,生产关系体现了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正确选项是B。备选项A揭示的是生产力反映的关系,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备选项C和D虽然也属于生产关系的内容,但没有体现生产关系的本质性内容。因此,都应排除。

    【相关知识衔接】准确理解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在含义上的区别;生产关系包含的内容和本质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命题趋势】此题考查的生产关系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属哲学常识,较易回答。近期再考的可能性不大。

    2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1999年理科单选题第4题)

    A传统意识B阶级关系C生产方式D政治制度

    【答案】C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试题列举的四个选项都是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因素,但其作用是不等同的。备选项A、B、D虽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和动机,但是它们归根到底为生产方式所决定,只有生产方式才是制约人们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关键词是“根本”二字。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32页)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只能选择C,排除A、B、D。

    【相关知识衔接】动机是人们基于自身需要、导致人们行动的主观意图和动因,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归根到底,它是由社会存在、特别是生产方式决定的。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命题趋势】此题近期再考的可能性不大。

    3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2000年文科单选题第3题)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答案】D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原理。

    大众心理属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直接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是一种不系统、不定型、自发的反映形式,表现为人们的情感、风俗、习惯、自发的倾向和信念等,包括阶层心理、阶级心理、民族心理等。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相对,后者比较系统、自觉、理论化。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说明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因此,应选D。 唯物史观承认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以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前提的,大众心理的产生有其客观的物质根源。备选项A和B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全面夸大社会心理的作用,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无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大众心理都可以影响经济走势,备选项C认为“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是片面的,是不成立的。

    【相关知识衔接】社会意识从高低层次上可以划分为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注意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命题趋势】此知识点近期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但要注意社会心理对人的行为和动机的重要作用。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2002年理科单选题第3题、文科第2题)

    A劳动者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D管理方式

    【答案】C

    【简析】这是江泽民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的论断,他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之献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56页)

    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其构成的基本实体性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是生产力的客观尺度。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智能性要素,它可以渗透于生产力的三个实体性要素之中,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物化在劳动资料之中,扩大劳动对象,转化生产管理手段。在现代社会,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对现代生产力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和基础,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提出了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对邓小平上述思想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这里不仅提出了“先进生产力”这一新的概念,而且对科学技术在生产生产力中的作用作出了新的概括,因为渗透于生产力的科技因素越多,科技含量越高,生产力越先进,劳动生产率越高,因此,它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因此,正确选项是C。

    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能动要素,是生产过程的承担者,但劳动者的生产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掌握的科学技术的程度。劳动对象指生产过程中加工的对象,劳动对象的扩大和深化也取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生产的管理方式是否先进,也依赖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程度。因此,劳动者、劳动对象、管理方式都不能视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备选项A、B、D应予排除。

    【相关知识衔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命题趋势】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此知识点以不同题型再考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5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2004年单选题第1题)

    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

    【答案】B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生产实践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考题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决定作用:劳动使猿“手”变成人手,促使人手脚分工,直立行走;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在劳动和语言推动下,使猿脑转化为人脑,促使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在劳动中形成了人和人的社会关系。

    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指人猿相辑别的实践标志,这就是劳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旦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又说:“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7页)动物只是适应自然,最多是进行搜集,没有、不进行、也不需要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因此,正确选项是B。

     “吃喝穿住”属于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解决的首要问题,不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自觉意识活动”是在物质生产活动中被“证明”前人类特有的,正如马克思所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而且,正是物质生产活动促使了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形成;因此,“自觉意识活动”也不是人类的第一历史活动。至于“结成社会关系”,那也是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人类要改造自然,必需结成为一个群体,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备选项A、C、D都应排除。

    【相关知识衔接】真正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物质生产劳动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

    【命题趋势】此知识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近期再考的可能性不大。

    6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2002年单选题第2题)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答案】D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并涉及到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

    唯物史观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关怀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努力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都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83页)恩格斯说的是一百多年以前人类改造自然的情况,当人类为追求眼前、近期的暂时利益而盲目改造自然、不尊重自然规律之时,虽然取得了一时的利益和“胜利”,但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总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本身存在着不合理性,考题中提出的农业生产中的“过度开垦”就是这种不合理性的典型表现。物质生产活动是改造自然使其适合人类物质需要的实践活动,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变换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时也改变了自然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和结果,改变了自然过程,特别是生物圈内物质、能量的流通与交换,这就有可能产生负面效应,出现生态失衡。生态失衡实际上是以“天灾”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祸”。因此,人类应当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所以,D项是正确选项。

    生态平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原来的生态平衡,即生态系统没有受到“人力”破坏、借自然界本身自我调节而保持的平衡。另一种是人工生态平衡即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干预和改造而形成的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平衡。人类的追求的是后一种生态平衡。因为人类不能停留于依赖自然,还要改造自然,才能不断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备选项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否认了改造自然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是错误的。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只要严格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掌握科学方法,就可以减少或避免自然界的“报复”,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备选项B认为“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是片面的。备选项C认为“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否认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主体地位和巨大能动作用,同样是错误的。

    【相关知识衔接】在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生态平衡有两种类型。

    【命题趋势】生态失衡是“全球问题”之一,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此知识点仍有再考的较大可能性。

    7. 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标志着(2005年单选题第4题)

    A. 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B.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

    C. 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D.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升华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关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概念。

    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和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宪法不属于生产关系,是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应排除备选项A。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宪法显然也不属于物质文明,应排除备选项C。

    精神文明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宪法不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应排除备选项D。

    政治文明是政治法律制度、组织、设施、国家组织管理方式等进步的程度的成果。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属于法律制度,“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江泽民《论“三个代表”》, 中央文献出版社,第135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法律,我国宪法的修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完善,是我国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B是惟一正确答案。

    【相关知识衔接】准确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命题趋势】此题是典型的概念型考题,是2005年难度最小的试题,只要准确理解生产关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这些概念,此题答案是一目了然的。关于上述四个概念,2006年出题的可能性极小,但是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关于三大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则有出题的较大可能性。

    多选题

    1.据报载,北京市XX区开展以文化育文明的活动,通过文化资源孕育文明、群众文化哺

    育文明,文化兴区培育文明等三种途径,营造文明城区,这是因为(2006年单选题第19题)

    A、文化和文明是没有区别的 B、 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构成文明

    C、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D、文化进步程度与文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文化和文明的区别和联系。文化与文明是两个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范畴。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与自然比较而言的。文化越发展,表明人类的发展越是依赖于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世界。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另外,文明主要指人类活动的结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活动方式、活动手段;文明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成果,其中既有积极成果,也有消极成果,但是,文化与文明又不可分割地联系着。文明正是文化中进步、积极、合理的成分的总和;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杜会文明的发展水平也就越高。

    (二)辨析题

    1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2000年文科辨析题第3

    0题)

    【答案要点】该命题认为在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即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认为“成事在天”,即事情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的,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

    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而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人们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成功。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决定性和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关系,涉及考研《大纲》的第五章和第七章。

    主观唯心论即唯意志论的历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由人的思想动机、特别是少数英雄人物的思想动机决定的,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语),和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这是因为:社会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了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社会发展有其确定的方向和秩序;社会发展是由许多相互冲突的个人意志构成的“总的合力”作用的客观结果。

    宿命论的历史观或客观唯心论的历史观认为,社会发展完全由历史必然性决定或社会发展是由自然和社会之外的某种精神力量,即天命、神意或绝对观念决定的,是事先决定的,否认人的自觉活动的能动作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唯物史观认为,根本不存在上述那种精神力量,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人们可以认识、驾驭社会规律,加速社会的发展,可以对社会发展的可能途径进行能动的选择。

    因此,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规律的制约,社会规律又存在和实现于人的自觉能动活动之中。至于自然规律,则存在

    于自然现象之中。人们只要在实践活动中严格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就能够

    达到预想的结果,取得成功。

    因此,“谋事在人”——承认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具有能动作用,这是正确的;但“成事在天”——把事情成败的原因、决定因素归结于外在的天意,则是错误的,带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

    【相关知识衔接】尊重客观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命题趋势】此知识点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仍有再考的可能性。

    2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2000年文、理科通用辨析题第31题)

    【答案要点】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网络是人们的一种交往工具,它会对社会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关系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人是社会的人,人们都处于一定的、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之中,进行社会交往。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判断一种社会关系是否是社会的基本关系,不是看在处理和发生的社会关系时运用什么工具,而是看这种社会关系的内容及其作用。同样一种工具,可以处理或发生不同的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亦称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它涉及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人们之间的支配和被支配关系,或平等的分工合作关系,分配的方式和多寡关系,在阶级社会涉及到阶级对抗关系等,总之,直接涉及人们的经济地位和物质利益,生产关系本质上是物质利益关系,它决定其他社会关系,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因此,它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列宁把社会关系划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是物质的社会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8页)如政治关系、道德关系、思想文化关系等。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反映,从而揭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即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媒介和手段不断更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日益广泛地深入人们现实生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使社会交往更为快捷、方便、效率更高,但它毕竟是人们的交往工具;运用这种工具可以处理人们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而这种工具本身不会成为社会关系的内容,更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总之,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之一。

    【命题趋势】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我们在总结科技发展成果时,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科技发展在哲学上提出的新问题,我们要密切关注,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分析。此类试题,仍有再考的可能性。

    3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2003年辨析题第31题)

    【答案要点】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文化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交往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它具有维护和巩固特定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便意味着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失,国将不国。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上述说法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作用,但不能由此把它夸大为“文化决定论”。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本题“答案要点”已经对考题作了分析和回答。要明确四点:

    第一,本题讲的“国家”不是哲学含义上的国家。在哲学上,给国家的解说是,“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的统治机关”(列宁语)。本题讲的“国家”含义较广,是一个国际交往、民族交往用语。

    第二,本题讲的“文化”指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广义的文化包括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与自然相对应。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并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在内的复合体,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相对应。

    第三,本题有一个提示语,即“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种说法有何合理之处和偏失。因此,考生应着重考虑和分析文化对“国家”存亡问题的重要性。本题“答案要点”已作了简要分析,对一个民族而言,其特有的文化标示该民族的精神存在,建构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体现民族精神,在此意义上,失去民族特有的文化,“国将不国”这种说法有其合理之处。

    第四,要指出“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种说法存在着一定的夸大文化作用的“文化决定论”的色彩和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上层建筑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但其反作用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前提。文化的社会作用属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不能片面夸大其反作用,正如毛泽东所说:“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664页)

    【命题趋势】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作用,文化又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此类知识点还有再考的可能性。

    (三)分析题

    1以下是关于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材料:(2002年文、理科材料题第36题)

    材料1

    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世界的7%,全国人均淡水是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0%,长江以北占20%,其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1999年全国年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立方米,其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传统的漫灌方法,浪费十分严重。1998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水多了,实质上是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蓄水保水作用减弱所致。

    ——摘自2001年5月21日《光明日报》

    材料2

    当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显著提高,有能力迅速将自然环境和物质转化为经济效益之后,就往往偏爱于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得效益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门、集团对资源的竞相占有甚至导致总体失控,进而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滥垦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围垦河湖滩地导致洪水泛滥;不注意珍惜和合理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导致干旱缺水;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等,都是明显的例证。

    ——摘自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面水利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把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日益获得广泛应用。反渗透技术已相当成熟,并有约20年的经验积累,已成为海水制取饮用水最廉价的方法。目前世界淡化水日产量已达到27000万立方米,并以10%~30%的年增长率攀升。实施此项工程的不仅有中东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其中美国有一家反渗透淡化厂规模就达到日产38万吨。大型海水淡化吨成本一般在1美元左右或以下,在许多国家其价格与自来水价格相差无几或接近持平。

    相比之下,我国海水淡化事业进展缓慢,在整个40年的发展过程中每跨一步都要经历10年之久。1958年起步,1965年开始研究反渗透技术,1986年建设日产3000吨的海水淡化的装置,1997年建成舟山日产500吨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与国际水平相有差甚远。造成我国海水淡化进程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担心海水淡化技术不可靠,成本过高等等。

    ——摘自2001年3月10日《中国化工报》

    材料4

    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少,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摘自2001年5月22日《人民日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水资源问

    题的产生原因。

    (2)根据材料3,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转化原理。

    (3)结合材料4,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答案要点】(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当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直接原因是人们没有正确协调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没有同时关爱自然界;而深层原因则是人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导致各个利益群体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2)解决水资源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在材料3中,就努力将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而矛盾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必须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创造实现转化的条件,即要创造技术条件,又要创造社会条件,如降低成本、改变观念等等。

    (3)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的实现受到客观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挑战,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转变实践活动方式,以最少的水资源耗费达到最佳的社会经济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的作用,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并涉及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以及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即考研《大纲》的第五章以及第三章和第二章的有关内容,带有综合性。

    自然环境是指与人类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各种自然条件相互作用构成生态系统。唯物史观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人类实践活动要考虑自然承受力;要合理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自然资源;要关爱自然,维护生态平衡,防止和克服环境污染,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因此,要努力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是,现实状况并非如此,考题以我国水资源现状为例说明在这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题材料1和2是说明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由于开发利用不当所造成的水患和水源危机,考题第一问是要求“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答案要点”指出,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没有正确协调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违犯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协调发展的原理,二是“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这一点材料1中已经作了提示:人们“往往偏爱于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得效益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门、集团对资源的竞相占有”。这两方面的原因正是人类实践活动涉及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人和人的关系。

    找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就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考题第2问和第3问就是要求回答这一问题。

    考题第2问是要求“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转化原理”。材料3提供了国内外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有关材料,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分析,这里包含有三层含义:①问题就是矛盾,解决矛盾就是实现矛盾的转化、使之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转化。②矛盾转化需要的一定的条件。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包括科学技术条件,社会条件等。海水淡化,就是把海水转化为淡水,

    创造条件实现矛盾转化的成功实例。

    考题第3问要求“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上面已经指出,水资源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实践活动本身的不合理,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人的实践活动方式,材料4提供的材料显示转变实践活动方式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实践活动的成败,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材料4所讲的正是人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调正农业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即转变实践活动方式,以最小的水资源耗费达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相关知识衔接】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命题趋势】指出两点,第一,资源危机、生态破坏都是当今世界是人们关注的“全球问题”,我国同样存在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分析这一重要问题,提高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自觉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此类知识点仍有再考的较大可能性。

    第二,材料性分析题提供的几组材料之间,一般都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本考题也不例外。本考题的三问,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到解决矛盾、实现矛盾的转化,最后再转变到调正人的实践活动方式,提出正确处理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考生回答材料性分析题,要注意不同材料的这种内在联系,理清回答和分析问题的思路,这对于提高得分率大有裨益。

    2. 在数月前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 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2005年分析题第34题)

    (1)  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

    (2) 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3) 用辨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答案要点】

    (1) 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这3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都直指人类自身。

    (2) 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身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3)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辩证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掌握“适度”原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和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以及唯物辩证法关于度的原理。

    此考题首先要求回答科普展中那个精巧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什么基本关系”?显然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那个设计警告我们“污染环境”是人类自身,指出“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还是人类自身,提醒人类自身要担当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此考题第二要求深入理解恩格斯关于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那句名言。恩格斯讲的“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指人类改造自然的胜利成果,“自然界对我们进行报复”指在改造自然中污染环境、使环境恶化,伤害人类自身。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在改造自然中不遵循自然规律,为所欲为。

    此考题第三要求用辩证法关于度的原理分析人类实践活动应当掌握“适度”的原则。首先要明确度的含义,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是承受力有一定的限度,要合理、综合、有效、节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如此,才能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知识衔接】要全面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人类不仅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还要深刻认识自然,把握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尊重自然规律;要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正确处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关系。

    【命题趋势】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涉及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在当今世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粮食短缺、人口爆炸等“全球问题”日益突出,深刻反映了人和自然的矛盾。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此知识点在历年考研中多次考查过,从不同角度,以不同题材再考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本章总结

    1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问题,近几年围绕上述重点问题出了相关考题。另外还有些重点问题,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几年未考,应引起注意。

    2本章可出选择题或辨析题、分析题,题量大,分值也高,是考研重点之一。

    3要注意2007年考研《大纲》新增考点。

    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的创造者

    (一)选择题Ⅱ

    1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2003年多选题第17题)

    A人人创造历史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答案】BCDE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认为,少数所谓英雄人物的动机、意志决定历史的进程。客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认为,决定历史发展的是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如“上帝”、“天命”、“神”或“绝对观念”等,英雄人物是某种客观精神力量的“代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否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因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4页);任何个人,即使是杰出人物,其业绩的取得都必须依靠人民群众,脱离群众,将一事无成,与人民群众对立,将以失败而告终;人民群众之人心所向归根到底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社会规律必须通过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出来。因此,“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61页)。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会1995年第2版,第585页)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有不同的特点。

    由上分析可知,选项B、C、D、E都是马克思、恩格斯、江泽民的原话,或基本上是他们的原话,他们的论述阐明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因此都是正确选项。

    要对历史的参与者与历史的创造者作出区分。凡是在社会中从事一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而历史的创造者则是指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其活动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历史创造者固然是历史的参与者,历史参与者并非就是历史的创造者。就每一个人而言,他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但不等同于历史的创造者。备选项A认为“人人创造历史”不成立。

    【相关知识衔接】社会规律的特点;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宿命论历史观的错误。

    

    【命题趋势】本题属于考研《大纲》中“评价目标”第一条“准确地再认或再现有关的……知识”这类题型的考题。此类型试题仍有再考的可能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2018年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服务系统入口
 2018医学考研英语二完整考试大纲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2018年医学考研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2018年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考研首页
院校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