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医学考研
资讯
考试报名 招生简章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考研论坛
专业
西医综合 中西综合 公共基础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考研 > 公共基础 > 政治复习 > 正文
黑魔方:07年考研政治哲学真题宝典(B)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6/6/2 字体:

 

黑魔方系列07年修订版:考研政治哲学真题宝典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一)选择题Ⅰ

    1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1999年文科单选题第3题)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答案】B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性认识对科学观察的指导作用,并涉及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人们在观察事物、获取感性材料时,以原有的理性知识为背景,受理性思维的指导。由于理性背景和理性思维的不同,观察同一事物,有人有所发现,有人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机遇指科学观察中意外遇到的现象或意外的收获,“有准备的头脑”,即观察者具有的理性知识和理性思维。有没有这种理性知识和理性思维的指导,对能否及时抓住机遇,作出新的科学发现十分重要。备选项A、C、D对于科学观察固然重要,但“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是“强调”了什么,关键是考题中的“强调”二字。这句话是“强调”选项B而不是备选项A、C、D。B最合题意。

    【相关知识衔接】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渗透的。必然性通过偶然表现、实现,偶然性包含、体现必然性。机遇指人的实践活动中偶然遇到的机会或偶然的发现,但它不是纯粹的偶性,其中隐藏着必然性。科学的任务就在于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有充分理论准备并以此为指导从事实践的人,才有较大可能及时抓住机遇,从而作出新的科学发现,揭示其中的必然性。

    【命题趋势】“机遇”这个词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被使用,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机遇意外的“光临”,问题是能否及时抓住机遇,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这取决于人所具备的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其中理性背景和理性思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能够对机遇进行哲学分析。本题涉及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这两个知识点属于常考点。

    2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1999年文科单选题第4题)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答案】D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真理的客观性和实践在检验真理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它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的客观内容,具有客观性。但如何证明某一种认识、思想、学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就要看它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决定的。错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违背的认识,是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因此,选项D最合题意。

    备选项A认为,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能否满足人的需要”,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真理观,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否认了真理和错误的界限。备选项B认为,真理是“被多数人认可”,“认可”属于主观认识范畴,同样否认了真理包含的客观内容,多数人“认可”并非都是真理,相反,真理往往首先为少数人所认识和把握。这种观点是某些旧哲学家的点。“能付诸实践”的认识并非都是真理,把谬误“付诸实践”,导致实践的失败就是证明,这种观点同样否认了真理和错误的原则区别。因此,备选项C也是错误的。

    【相关知识衔接】真理和谬误的原则区别。

    【命题趋势】此题较易回答。要加深对真理客观性的理解,注意划清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原则界限。此题涉及内容属哲学常识。

    3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2000年理科单选题第3题)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答案】A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在考题中已点明,是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辩证思维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包括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指外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指人的认识和思维的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主要表现为概念、判断、推理的内在矛盾运动、联系、发展和转化、新的思维形式代替旧的思维形式的辩证运动。客观辩证法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是辩证法在认识和思维中的运用和体现,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概念的辩证法”是“现实的辩证运动的自觉反映。”(《路德维希·费

    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页)两者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因此,应选A。

    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主观辩证法”这一概念中的“主观”,是指人的主观世界即认识和思维领域,并不包含“唯心主义”、“抽象”等含义。“客观辩证法”这一概念的“客观”,是指人的主观世界以外的外部客观世界,并不包含“唯物主义”、“具体”等含义,因此不能认为“主观辩证法”就是“唯心主义”、“唯心辩证法”。所以,备选项B、C、D是错误的。

    【相关知识衔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抽象与具体这些哲学概念的准确含义。

    【命题趋势】此题主要是考查对“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这两个特定概念在理论上的准确理解,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较少,再考的可能性不大。

    4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2002年理科单选题第2题)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答案】B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在人的才能和知识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本试题出自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是在引述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谈到人的才能的差异时作上述论述的。亚当·斯密认为,人的天赋才能的差异没有那么大,才能的差异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马克思在引述了亚当·斯密的上述思想后,说了上面试题中的那段话(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60页)。才能是指人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才智和能力。才能与知识有密切联系,但不能简单等同,才能包括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主要指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才能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是形成一定才能的生理前提,但生理素质只是为一定才能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可能性,把可能变成现实,则要依靠后天的实践。马克思讲的所谓人的才能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就是说,人的才能差别主要是由人的不同的实践地位、实践领域及实践发展的深度、广度造成的,不是天生的。由于社会分工长期从事某项实践活动的人,由于在长期实践中的反复学习、锻炼、训练和接受教育,相应的特定才能就会得到突出发展。因此,正确选项是B。

    马克思上述那话并未否认人的先天素质对人的才能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只是认为人的生理素质的“原始差别”“小得多”,意思是说,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大。因此,备选项A应排除。备选项C看到了人的主观努力程度对人的才能的作用,但把它夸大了;如果违背了才能形成的规律,片面强调主观努力,也往往事与愿违。至于备选项D所讲的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人的才能的差异,也是片面的。人的社会政治地位是影响人的才能的重要因素,但不能代替实践在才能形成中的基础作用,社会政治地位要通过制约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对人的才能和形成发生作用。

    【相关知识衔接】社会分工和实践的关系。

    【命题趋势】马克思上述一段话近期内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但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实践在人的认识和才能形成中的重大作用,并注意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

    5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到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2003年试题单选题第3题)

    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

    B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

    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

    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

    【答案】C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认识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人在感觉产生过程中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首先它坚持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路线,认为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客观之外,世界是可知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同唯心主义认识论和不可知论相对立,同时,它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矛盾运动过程,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对客体信息具有能动的选择和重构作用,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消极、直观、被动的反映论存在着原则的区别。

    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不仅表现在理性认识过程中,也表现在感性认识过程中。考题以视觉的形成说明了这一点。人的认识过程首先是形成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中首先产生的是各种感觉,获取信息量最大的视觉是人的感觉之一。

    人认识事物,就要获取足够、真实的客体信息,并对客体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选择、变换和组织。首先是通过感官并借助于感官工具,把客体的物理、化学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实物形态的信息(如本题不同光波的光)转化为能被人的感官接受的关于客体特征的信息,从而产生各种感觉(如本题的视觉),形成感性认识。客体信息丰富而复杂,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吸收全部信息,只能吸收对于形成客体直观映象和内在本质所必需和必要的信息,这就要对客体信息进行选择,人的感官实际上是信息过滤器;人的感官的生理阈限的天然局限性也决定只能选择某些客体信息(如本题讲的人的视觉器官只能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内进行反映)。固然人可以利用认识工具延长、放大自己的感官,突破天然的选择阈限,但认识工具在一定条件下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和选择性。但应指出,无论是人的感官的生理阈限,还是认识工具的局限,却不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因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先进的认识工具的创造发明,将不断打破这种局限,不断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在此基础上,人脑的思维活动还要对感性信息进行能动地加工、选择、重构,从而形成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由此可见,人的视觉器官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的颜色,这种现象表明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正确选项是C。备选项A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己的感觉,备选项B认为人的感官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都含有不可知论的色彩(同不可知论者休谟以及赫尔姆霍茨的观点有类似之处),应排除。备选项D把人的感觉看成是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否认了外在客体信息对形成感觉的作用,也不解感觉是客观世界的“主映映象”(列宁语),具有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倾向。

    【相关知识衔接】划清在感觉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论、不可知论、旧唯物论的原则界限。

    【命题趋势】此题涉及到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选取自然科学材料进行了

    哲学分析是近年来考研试题一个重要特点。此种类型的试题还有再考的较大可能性。

    6. 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2005年单选题第3题)

    A.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 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 实践高于认识 D.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答案】C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备选项A是错误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就认识的发生而言,先实践后认识,但从实践中产生的正确认识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科学的预见,作为实践的先导;就一定实践过程的进行而言,人们总是先依据一定的认识和理论,制订实践决策,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特点;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先进的阶级、阶层及其代表人物往往提出先进的、甚至超前的思想,指导实践的发展,这是认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备选项A的观点否认了科学预见、实践活动自觉目的性和先进思想的存在及其作用。

    备选项B把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说反了。一定认识和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而不是相反。所谓先导,就是一定认识和理论对实践起指导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十八世纪的法国和十九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作了政治变革的“前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0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而不是先导作用。

    实践是人类进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活动,特别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认识则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两者有原则区别。备选项D认为两者是“合一”的,混淆了两者的原则区别,应予排除。

    未来学是研究未来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其中有悲观派、乐观派、现实派等众多派别,不同派别之间存在着不同观点的区别以至对立。对未来的预测属于一种认识,预测有很多办法,学者们对预测方法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如按预测要素分类可分为定性预测法、定量预测法、定时预测法和概率预测法,按预测功能分类可分为规范型预测法、探索型预测法、反馈型预测法,等等。其中有的学者提出:“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这里说的“创造”,就是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因为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动力,还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简言之,实践高于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对未来预测的真理性,才能实现创造美好未来的目的。C是唯一正确答案。

    【相关知识衔接】在理论上弄清实践和认识的原则区别,全面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准确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和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命题趋势】此题较易回答。备选项A、B、D的错误是明显的,把错误排除,就是正确答案。此知识点属于哲学基本常识,也是常考点。

    7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好的音乐也无济于事。” (2006年单选题第2题)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过程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答案】A

    【简析】本题考察的是认识论的认识的本质,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原文引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认识的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反映。劳动实践在认识的发生中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实践促进了人脑的发育,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D犯了唯心主义错误。

    【命题趋势】从名言名句中引出考点是今后命题的一个重要方式。

    8.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

    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答案】D

    【简析】本题考察的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从实践中来,主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是在两会期间,总理温家宝谈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问题时,为阐述《政府工作报告》中"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的治政思想所引用的一句名言。屋漏是小知,但小知也得亲临屋檐之下才能察觉;屋漏是具体之知,每一个屋漏有不同的情形,凭借在庙堂之上的目猜测是无法知道的;同理如果没有设身处地的平民意识,怎会有“知政失者”。

    (二)选择题Ⅱ

    1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2000年理科多选题第17题)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答案】ABD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以及认识的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过程首先是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受理性认识的指导,受原有理性知识背景的制约。理性认识以及知识背景不同,对同一事物往往产生不同的感受,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木匠、画家、植物学家各有不同的专业知识,必然影响他们对同一棵大树的观察和感受。因此,A和D是正确选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又具有能动性,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根据自身不同的利益和需要,能动地选择认识客体和客体信息,对自身不需要的客体和客体信息,同样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感兴趣,不加关注。木匠、画家和植物学家有着不同的利益和需要,必然会对同一棵大树产生不同的感觉,表现出选择信息的利益和需要的差异性。因此,选项B也符合题意。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在选择“客体信息的基础上,加工信息,并在思维中重新组合、构造成关于反映客体的观念体系,在认识论上称为建构或重构。建构或重构是更完整、深刻地反映认识对象,是加工、重构客体信息,而不是建构认识对象,因此备选项E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至于备选项C把理论认识视为感性认识的基础,则颠倒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错误是显而易见的。

    【相关知识衔接】在建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命题趋势】考题中的具体实例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认识的能动性原理则一向是马克思认识论的复习重点,要深刻理解和把握。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2000年理科多选题第18题)

    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源于经验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答案】BD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在考题中已点明,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首先它坚持认识论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同时它坚持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观念”(马克思语”),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唯心主义认识论则片面抽象夸张了主体能动性,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必然认为认识对象不是客观事物,是主观感觉或者是客观精神;同时它否认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古代西方的“回忆说”,古代中国的“生而知之”,到近代西方的“天赋观念”说,都否认实践在认识中决定作

    用。因此,此题正确选项是B、D。

    唯物主义都承认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唯物主义都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比较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也是可知论者,他驳斥了康德的不可知论,但他的可知论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因此备选项A把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作为区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标志之一是不成立的。

    认识起源经验这一命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接受,但什么是经验,经验来自何方,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存在着根本对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首先产生的是感性经验:(经验,一般指没有经过总结的感性认识),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说认识起源于经验,经验同样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唯心主义则认为经验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的经验和感受,或是上帝赋予的,否认经验的客观来源。因此,备选项C同样不能成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由不知到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有些唯心主义者也表达过认识过程辩证发展的思想。如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也论述了思维运动的辩证过程,其中有许多辩证的合理思想。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也不在于是否承认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备选项E不合哲学发展的史实。

    【相关知识衔接】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可知论的关系,唯心主义认识论同不可知论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一切旧哲学认识论的区别。注意上述区别及联系。

    【命题趋势】此知识点是认识论的基本知识,较易回答。

    3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2002年理科多选题第16题)

    A知行不可分割B知行合一

    C知行相互促进D行先知后

    E行难知易

    【答案】ACD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和行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存在着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区别和对立,有许多哲学家提出比较深刻的思想。

    本试题引述了孙中山先生对知行关系问题的一些重要论点,只要我们仔细阅读,弄懂并搞清楚这些论点的含义,就可以发现,A、C、D三项符合题意,也是孙中山先生知行观中的重要合理思想。备选项B“知行合一”说是明代王阳明等哲学家所倡导的知行观,这种知行观强调知行不可分离,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把知和行混用,导致唯心主义。这种观点不是孙中山的思想,孙中山的上述引文中也没有这种思想。备选项E是关于“知行难易”问题,中国传统哲学中一直存在着争论,本试题所引孙中山的论述中并无此意,况且,孙中山并不认为“行难知易”,而是相反,他主张“知难行易”,他的知行观是以“知难行易”的面目出现的。

    【相关知识衔接】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命题趋势】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的知行观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料,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名著《实践论》,副标题就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毛泽东能够写出这样高水平的认识论著作,决不是偶然的。要注意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中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和对立。我们要批判继承这方面的思想成果,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深刻理解。此类试题仍有再考的可能性。

    (三)辨析题

    1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2000年理科辨析题第30题)

    【答案要点】亲眼所见的,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必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以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判断真假,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论,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并涉及真象和假象、现象和本质以及整体和部分。

    亲眼所见,并非都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第一,亲眼所见,属于感觉,主要是视觉。感觉属于感性认识,它是关于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具有表面性、片面性,必须进行科学的思维加工,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并进一步回到实践,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正确的真实的认识。

    第二,感觉是人的感官直接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主观反映形式,它同客观事实本身存在着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不能将主观感觉和客观事实本身混同,不能只相信和迷信感官,否则,会导致主观唯心论。

    第三,客观事实本身有真象和假象之分,整体和部分之别。如果亲眼所见所看到的只是假象或骗局,而不是真象和本来面目,就不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任何事物都是不同部分构成的整体,如果你亲眼所见看到的只是整个事物的一部分,整个事实的一个片段,而把这种片段视为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瞎子摸象”、“坐井观天”,就不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命题趋势】“眼见为实”的俗语在实际生活中广为流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稍加分析,便可以洞察其中错误所在。类似成语再考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2对于右图,甲说,这是一只鸟;乙说,这是一只。这表明,人的认识结果是由

    认识主体决定的。(2002年理科辨析题第31题)

    【答案要点】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上述认识差异表明,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从而造成不同的认识结果。

    但是,不同主体认识结果的差异有其客观的根源,归根到底依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人的认识结果受主体的影响,但不是由主体决定的。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的结果。

    把握这一原理,要坚持两个方面:

    第一,主体认识过程中具有能动性,也就是认识的能动性。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能动地获取、选择、加工、处理事物客体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自身的所处地位、需要和价值取向、知识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必然影响和制约着主体的认识过程,从而造成不同的认识结果。这就是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差异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对同一事物,不同人有不同的认识,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比如就考题图示为例,同一个人,站在图的左边看(人们在认识中的地位)就可能把它视为鸟,站在右边看,就会把它看成一只兔。

    第二,主体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不同主体认识结果的差异有其客观根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认识论中唯物主义路线,不论不同主体认识的差异性有多大,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以上图为例,之所以有人视为鸟,有人视为兔,是因为上图本身在客观上就具有鸟兔二重性的特征。

    总之,人的认识结果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既反映客观信息,又反映主体自身状况,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制约,不是由主体单方面的决定的。

    【命题趋势】这是一道以漫画、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的辨析题,具有鲜明的生动形象特征,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考研哲学试题的新趋势。要指出,不同主体不仅是对自然客体的认识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对社会客体的认识更是如此,因为社会现象更直接涉及人们的利益和需要,涉及不同阶级、阶层、集团以及个人的具体利益和地位以及价值观等等。对此,应引起更多更大的关注。

    3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证人。(2002年文科辨析题第31题)

    【答案要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的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必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是有合理之处的。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答案要点”对此考题已作了全面辨析,不再赘述。要明确四点:

    第一,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人们获取的客体信息,大部分来自视觉,视觉和其他一切感觉都属于感性认识,只是反映了事物的外部现象。

    第二,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具有指导作用。客体信息是复杂、多方面的,选取什么样的客体信息,已有理性知识背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没有理性”,那就是说,只靠非理性的自发的欲望、情绪、习惯或本能等,以此为指导选取客体信息,那么,他选取的客体信息,必然是与此类非理性因素密切相关的内容,对其他客体信息往往视而不见,他所掌握的信息必然是片面的、扭曲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第三,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现象又有真象和假象的区分。如果“没有理性”,即不上升到理性认识,非但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还可能为假象所迷惑或欺骗,歪曲事物本来面目,从而成为“最坏的见证人”。

    第四,考题中那段话强调了理性认识的作用,要肯定其合理之处,但不能由此而否定感性认识的作用。

    【相关知识衔接】本试题的原话,在古希腊哲学家及相关哲学史中,没有查到出处,不过古希腊哲学家、朴素唯物主义者和辩证法家赫拉克利特有段著名的话:“眼睛和耳朵对于人们乃是坏的见证,如果他们有着粗鄙的灵魂的话。”(《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第1版,第29页)赫拉克利特是一个既承认感官作用、又强调理性作用的哲学家,而且他这里讲的“灵魂”,泛指人的思想意识,这段话具有更为广泛、深刻的意义。

    【命题趋势】此考题与2000年理科辨析题第30题在内容上有相通之处,都是考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都涉及到如何评价人的视觉及视觉器官的作用。可见,有些重要知识点,是可以以不同形式反复出题的。

    (四)分析题

    1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我国深化改革有何现实意义。(1999年理科论述题第33题)

    【答案要点】(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2)坚持实践标准,对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束缚改革的旧的思想观念和条

    条框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敢闯敢干,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把改革推向前进。

    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使改革不断完善。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实践标准。

    “答案要点”已经对此考题作了较全面分析和回答,不再赘述。要明确两点:

    第一,要回答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的理由。所谓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回答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根本途径问题,这个根本途径只能是实践,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它是否与客观相符合以及相符合的程度。实践有许多特点,这里讲的实践特点,是指实践区别于认识的特点,即真接现实性。所谓真接现实性,是指实践能够把主观反映性的认识转化为现实,以某种认识为指导去实践,如果变成了现实,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证明这种认识是真理;否则,就不能证明它是真理。舍此,别无其他途径。因此,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二,要回答实践标准对深化我国改革的现实意义。“答案要点”作了较全面的回答。在回答实践标准的现实意义这一方面,考生存在着广泛发挥的余地。

    【相关知识衔接】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哲学史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以多数人认可为标准,有的以实用为标准,有的以观念的清楚明白为标准等,其共同错误是否认实践标准。

    【命题趋势】此题是典型的“原理+意义”式的论述性分析问题。这种题型在近几年考研中已不多见。这类题型的考题方式一般是两步走:先阐述理论、原理,然后分析其现实意义。此题是1999年试题,正是实践标准大讨论20周年刚过。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当时从根本上进行拨乱反正、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出此考研试题,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实践标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基本理论,要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今后还会以不同题型考查这方面的内容。

    2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

    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理解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见2000年5月2日《人民日报》)

    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2001年文、理科论述题第34题)

    【答案要点】(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物质结构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实践标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3夸克模型”是当时条件下人们实践所形成的真理性认识,然而实践标准本身又是不断发展的,丁肇中博士进行的新的实验,提出了由4种夸克组成基本粒子的新理论,取代了旧理论。

    (2)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4夸克理论的发现,也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5夸克、6夸克等等新理论。

    (3)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新的事物。

    【简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在考题中已点明,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真理观。

    本题“答案要点”已经对此考题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和回答,不再赘述。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回答此类型试题的思路。

    本题是一道以有材料题特点的论述性分析题,首先要认真审阅本题提供的材料(本题提供的材料是丁肇中的上述谈话),其次要准确、全面理解和领会考题的导语(如果有导语的话),导语为回答试题指明了方向,要按导语回答试题,否则,就不合题意。要把考题所提供的材料和导语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作出较好的答案。

    本考题的导语是“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把回答考题的范围限制在认识论的真理观问题,重点是“如何”两字,内容包括“发现”真理和“发展”真理两个方面。有些考生只讲“发现”真理,不讲“发展”真理就不合题意。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能动的反映论,因此,要回答好此考题就涉及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无限发展以及在发现、发展真理中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等问题。

    本题“答案要点”正是按这一思路分析和回答考题的。第一,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标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丁肇中的科学发现体现了上述原理,他的科学发现是从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得出的,是经过科学实验的实践被证实了的真理,从而取代了旧理论。第二,指出真理是无限发展的,4夸克的发现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5夸克、6夸克等。第三,指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人们发现和发展真理要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分析了主观能动性在发现和发展真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知识衔接】深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命题趋势】需要指出三点:第一,本题是一道带有材料题特点的论述分析题,或者说是一道材料题和论述题相结合的考题,这是当年(即2001年)考研命题形式的一个突破;2003年开始,论述题和材料题合并称为分析题。这种试题形式可以拓宽考生的思维空间,使考题的灵活性、综合性增强。第二,这是近年来又一次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真理观(最近一次是1995年)作为重点高分值试题的考查内容。第三,由此得出一个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重要理论是可以反复考试的,此知识点仍有再考的可能性。

    3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

    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他按照书上绘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

    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003年分析题第34题)

    (1)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

    (2)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式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答案要点】(1)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要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

    (2)这是一种“按图索骥”的方法,把《相马经》当作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出发,生搬硬套。

    (3)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

    【简析】此题涉及的知识点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现象和本质、辩证思维方法等,主要考查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本考题提供的材料由两组构成。

    第一组材料出自[汉]刘安等撰《淮南子·道应》,主要介绍九方皋相马成功,从方法论上说明了他能区分粗精、内外,不为现象所迷惑,而是能抓住内在本质;不拘泥于次要方面,而是能抓住主要方面;他看见的是应该看见的,不去看不必看的,即“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说明认识主体的知识背景在选择客体信息方面的作用。

    第二组材料出自[明]杨慎《艺林伐山》卷七,讲的是大家熟知的“按图索骥”的典故。伯乐之子相马失败,从方法论上说明了他脱离实际,教条主义,机械照搬,是本本主义的典型。

    第一组材料讲的是“相马”成功的事例,考题的第1问要求回答“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即要求考生从这一成功事例中总结出正确的思维方法。第二组材料“相马”失败的事例,考题的第2问要求回答“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要求考生从这一失败事例中找出思维方法上的原因。考题的第3问“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则要求考生从上述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中得出更为一般性的结论,带有某种总结的性质,即说明思维方法的重要性。用伯乐的话来说就是:“若皋之相马者,乃有贵乎马者也。”即九方皋的相马方法比千里马还要宝贵和重要。因为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可以找到更多的千里马,它不仅适用于相马,还适用于分析认识一切事物,它具有普遍的意义,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是讲的这个道理。

    本考题“答案要点”已经对考题上述三问作了较全面、明确的分析和回答。要指出,关于思维方法的普遍指导意义问题,一般哲学教材都没有讲到。

    【命题趋势】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知识点仍有以不同题型再考的可能性。

    4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

    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下列问题:(2004年分析题第34题)

    ①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

    ②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①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除了有理性因素的作用外,还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能起到动力、诱导、激发等作用。在艺术活动中,由于人的认识活动中的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使2+5=10000成为可能。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行科学创新既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问题进行严格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还要具有科学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敢于想象,勇于探索,打破陈规,突破前人的成果及思维模式。

    注:如考生回答第1个问题时谈到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可给1分;如考生回答第2个问题时指出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都是片面的可给2分;如考生按自己的理解,较好地谈了理性和非理性对科学创新的意义和作用,第2个问题可给4分。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2018年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服务系统入口
 2018医学考研英语二完整考试大纲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2018年医学考研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2018年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考研首页
院校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