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声音
高层吹风
教育部:考研趋向理性
持续多年的考研热在今年似乎没有进一步升温。2007年全国硕士生招生考试初试报名人数与上年基本持平,在四川、上海等地甚至有所滑落。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说,考生群体对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选择趋于理性。
这位负责人说,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根据主客观条件作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理性选择。先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之后再决定是否考研,持这种想法的学生在逐渐增加。考生群体开始冷静对待考研,和近年来相当一些高校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不无关系。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考研者对地域、学校的选择也更加理性,扎堆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一窝蜂报考名校的现象在今年有所改变。 据新华社
学生反馈
考还是不考研究研究!
就此现状,记者昨日就“明年还考不考研”这一问题采访了部分大学生。大部分大学生表示,即使研究生前途不明朗,明年也要继续考研,毕竟现在社会的评价体系以及未来的就业趋势,没有一个高学历作为敲门砖,其竞争力势必大打折扣。他们认为,既然提出一系列问题,自己在考研、读研的时候,也会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尽可能通过自己的勤奋去补充现实中存在的不足,如果有可能则可以向博士发展。
有一些大学生则明确表示,将会放弃考研,以尽快寻求一份好的工作为主要方向。放弃考研的同学们认为,还是先踏入社会锻炼自己的能力为先,如果需要进一步提高,边工作边读研也未尝不可。
专家声音
下一步博士也会贬值?
四川省教育学会研究员纪大海认为,目前因为教育体制以及社会风气的使然,导致大量硕士研究生开始缩水,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博士也会不值钱的。他认为,如今研究生的迅速膨胀与师资的发展已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有的学校一个导师要带30—50名硕士研究生,这与中小学有何区别?而目前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多存在缺乏独立生存、创新、与人合作的能力,加之缺乏社会经验,一出校门,反而被本科生、甚至大专生甩在了后面。
纪大海认为,如何有效培养人才,如何处理扩招与导师发展的关系等等问题,都是教育部门应该思考的。同时,整个社会浮躁的风气也促使许多人对考研、读研抱以功利的态度,不踏实做学问,临到头也只能被社会淘汰。
大学应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教授认为,长期以来,社会上将学历与人才挂钩,而在大学本科全面扩招以后,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已逐渐把硕士看作比本科稍高一些的文凭,不把它作为一个研究型学位看待,这是大势所趋。他认为,是否是人才,是以个人水平为中心的时代已来临,单位的用人理念也更趋成熟。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蔡教授建议说,可从学校、学位上将研究生教育区别开:首先,研究型大学不应盲目扩张;其次,培养研究生是培养高级应用复合型人才,其中又分为学术性和非学术性两类区别对待,让真正适合做研究的人做研究,培养更多的人成为应用型高级人才。
媒体评论
考研热降温:学历泡沫化破裂的前兆?
有关专家表示,考研热的“退烧”,从深层次上说,是市场之手对目前国内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反馈和评价结果。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周叶中认为,考研热的“退烧”是我国学历“泡沫化”破裂,高层次人才培养重归集约化、精英化的一个预兆。
“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的江老师说,我国的硕士生培养模式,正在从单纯追求数量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注重质量的效益型增长。
近几年来,中专变大专(高职)、大专变本科、本科纷纷建设研究性大学,包括研究生在内的学生人数一路扩招,学校规模一个比一个大,但教育质量却没有得到保证。造成了阶段性的、假象性的高学历人才过剩,泡沫达到极致,大学生在大学生还不多的情况下找不到工作,甚至出现了零薪水就业现象。
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扩招之后,一些高校开始主动放慢扩招步伐,甚至开始缩小招生规模。据了解,武汉大学从去年开始就已减少计划招生人数,从5200人减少到4700人左右,缩减比例将近10%;北京大学2007年计划招生3047人,比去年减少292人。而像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这些往年的招生大户,也都纷纷减少或者维持招生的人数,不再扩招。 据中国青年报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由记者王迪余媛媛徐洁莹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