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基础学科 > 核化学武器损伤 > 正文
复合伤临床特点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12/3 字体:

 

  (3)出血明显

  放射复合伤时,血小板数下降比单纯放射病更快,也更低。在血小板数下降的同时,可见毛细管脆性增加和凝血障碍逐渐明显。胃肠出血严重,胃肠粘膜常发生斑片状出血。肠道有钩虫感染处出血更为严重。渗出的血液积留在肠壁,并从大便排出,形成血便,从而加重贫血的发生。出血处粘膜常陷于坏死,在此基础上更易发生肠道感染。复合伤时,临床出血症候群一般也比单纯放射病提早出现,且更为严重。

  复合伤的出血,早期主要是创伤、烧伤所致的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的创伤性出血;极期则主要是放射损伤所致的血小板显著减少而引起的广泛性出血。出血后不仅使全身丧失血量,而且使创伤、烧伤局部血液供应减少甚至断绝,使组织离散。组织中的凝血还可为细菌滋生提供条件。

  3.重要脏器的复合效应

  (1)胃肠系统损伤明显

  放射复合伤时,由于小肠粘膜上皮,尤其是隐窝的干细胞库对射线十分敏感,故很容易受到破坏。大剂量照射后,小肠隐窝核分裂相消失,出现核坏死。未坏死的细胞核边缘不清晰,核膜缺损,核扭曲。染色质间颗粒减少消失。绒毛各段上皮细胞坏死脱落。伤后2天,绒毛枯瘦,上皮细胞变矮、增宽。隐窝进行性破坏、崩解。隐窝和绒毛下部主要由畸形细胞构成。畸形细胞的异常核分裂,有的发生增殖死亡。肠上皮坏死细胞清除迟缓。小肠3H-TdR掺入率降低,小肠肠壁血循环障碍,肠壁各层淤血水肿明显。有时由于肠蠕动增强等原因,可以并发肠套叠。肠套叠多发生于回肠,一旦发生,将造成急性梗阻。在临床上常表现出胃肠道功能紊乱。食欲减退、厌食、拒食、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出现早、且严重。腹泻常为水样便或血水样便。

  (2)造血器官损伤加重

  放射复合伤造血系统的变化以放射损伤的变化规律为主导。重度以上复合伤时,白细胞数伤后很快出现迅速下降,比单纯放射病提早达最低值,最低值水平低、持续久。红细胞初期升高,尔后进行性降低,贫血程度较单伤重,恢复较慢。

  放射复合伤后,骨髓造血组织损伤明显加重,造血细胞减少,造血组织几乎全为脂肪细胞所代替。骨髓发生空虚的时间较相应剂量的单纯放射病提前;放射复合伤时,粒系造血抑制主要是中幼粒细胞以前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粒系幼稚细胞受到抑制,并且较单纯照射更为严重。放射复合伤贫血是大细胞低色素性的。此时骨髓幼稚红细胞受到明显抑制,红系造血祖细胞受抑制出现早、恢复迟。放射复合伤贫血的原因,除红系统造血抑制外,体内内环境可加速红细胞破坏,使红细胞的半生存期缩短。

  放射复合伤时,除造血实质细胞受累外,造血微环境也受到明显影响。伤后骨髓细胞贴壁率降低和骨髓基质祖细胞减少均较单伤明显。放射复合伤伤后2天,造血组织及外周血中的核酸含量,无论是DNA或RNA,都有随照射剂增加而显著降低的趋势。DNA较RNA减少更为明显。

  4.对创伤愈合的影响

  放射复合伤时,烧伤和创伤局部改变的特点是:

  (1)炎症反应减弱,局部白细胞浸润减少,外观表现创面渗出减少、干燥、色暗、伤口收缩不良,坏死组织脱落迟缓。

  (2)易并发感染,出血、组织坏死更加严重,甚至发生创面溃烂,坏死组织中可有大量细菌繁殖。

  (3)烧伤、创伤和骨折的愈合时间推迟,肉芽组织形成不良,脆弱、苍白、易出血。骨折时骨痂形成慢,容易发生假关节。

  以上变化是全身防御机能低下的局部反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复合伤(combined injuries)概述
复合麻醉
皮肤放射损伤临床表现
内照射放射损伤临床特点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