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内科学 > 精神病学 > 正文
焦虑症症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8/10/14 字体:

 

  [病程与预后]

  病程长短不一,部分患者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女性患者、病程短、病前性格良好、症状变化不多者,预后较好;躯体症状明显者,预后较差。但经适当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一、反复出现无明确原因、对象或内容的恐惧、紧张不安等情感体验,并伴有运动性不安和植物神经功能亢进等躯体症状。

  二、自知力完整,要求治疗。

  三、病程持续1个月以上,

  四、病前性格特征、精神因素及家族中有类似发作者等均有助于诊断。

  五、已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六、排除癔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心脏疾病及其它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伴发的焦虑状态。

  鉴别诊断:

  一、心脏疾病:惊恐发作时出现的胸痛、心悸、出汗等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通过查体、发作时间、诱发因素及心电图检查可以鉴别。值得注意的是二尖瓣脱垂时可伴惊恐发作。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伴发的焦虑症状,经过治疗,焦虑症状随甲状腺功能的恢复而改善。持续存在的焦虑,应考虑为慢性焦虑症。

  三、癔症:癔症的情感发作易与惊恐发作相混淆,前者具有浓厚情感色彩,哭笑无常,情绪多变;后者以强烈而不能自控的焦虑、紧张为主要特征。

  四、抑郁症:常伴有焦虑。抑郁症以情绪低落、兴趣索然,自我感觉不良、自我评价低,能力降低及消极观念等为主;焦虑症则以预感到未来不幸或实际不存在的威胁将至而紧张、恐惧。

  [治疗]

  一、精神治疗: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使患者认识疾病的本质,解除其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辅以各种形式的松弛训练,尤以系统松弛治疗方法之一。气功就是自我松弛治疗方法之一。

  二、药物治疗:抗焦虑药既能稳定患者的情绪,又有助于心理治疗,以苯二氮类最常用,如佳乐安定0.4~0.8mg2~3次/d,舒乐安定1~2mg2~3次/d。亦可选用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双重作用的抗抑郁药,如多虑平12.5~25mg2~3次/d,麦普替林12.5~25mg2~3次/d,太息定2~4mg2~3次/d。惊恐发作时可静脉缓慢注射安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187-1 焦虑障碍概述
抗焦虑药
焦虑性神经症
焦虑症
195-4 抗焦虑药及催眠药类依赖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