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判定标准:按1980年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修订的冠心病临床诊断参考标准的运动试验标准判定。
(1)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或运动后心电图改变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阳性。
①在R波占优势的导联上,运动后出现水平型或下斜型ST段下降(ST段与R波顶点垂线的交角≥90°)≥0.1mv,持续2分钟,如原有ST段下降,运动后应在原有基础上再下降,超过0.1mv,持续2min。
②在R波占优势的导联上,运动后出现ST段上升(弓背向上型)超过0.2mv。
(2)动后心电图改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为可疑阳性。
①在R波占优势导联上,运动后出现水平型或下斜型ST段下降0.05mv或接近0.05mv及Qx/QT比值≥50%,持续2min。
②在R波占优势导联上,运动后出现的T波由直立变为倒置,持续2min。
③U波倒置
④运动后出现下列任何一种心律失常:多源于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或扑动、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Ⅰ、Ⅱ、Ⅲ度)、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左束支分支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
S-T段移位的测定和判定方法运动试验后心电图改变以S-T段的移位最为常见而重要。判定S-T段是否移位,应以两个QRS波群起点的连线作为基线,如遇P-R段倾斜显著时,沿P-R段的斜度向下延长与通过J点的垂线相交于O点,再从作一水平线为矫正后的基线,OJ代表实际下移的深度。斜行向下的S-T段以J点作为判定移位的根据;斜行向上的O-T段以J点后0.04秒处作为判定移位的根据。S-T段与两个QRS波群起点的连线相交为x点,自QRS起点至x点为QX间期(图14-6-6)。
图14-6-6 ST段下移测量方法示意图
(二)分级运动试验:目前常用踏车运动试验及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根据极限量或次极限量确定运动的目标(以心率达到一定频率作为运动终点)。对年龄较大或体弱或有心脏病者宜采用次极量,如图。
1.踏车运动试验:检查对象及检查前准备同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并测血压与呼吸,受检者坐在配修有功率计的特别脚踏车上作踏车运动,运动量男性由300kg.m/min,开始,每级增加300kg.m/min,女性由200kg.m/min开始,每级增加200kg.m/min。每级运动3min,直到达到预期的心率为止,然后记录即刻,2、4、6min心电图。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2.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准备工作同踏车运动试验,受检者在特别的活动平板上行走,平板斜度自10%,转速自1.7里/h开始,每3分钟增加0.5~0.9里/h的速度和2%的斜度,直到达到预期心率,然后记录即刻,2、4、6min心电图,电极置放位置见图14-6-7。
图14-6-7 运动试验阳性心电图
预期心率因年龄不同而不同。分为极量级及次极量级。次极量级的预期心率为极量级的85%或90%。详见图表14-6-8。
图14-6-8 活动平板试验电极放置位置示意图
运动中如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终止试验:
1.ST段下降达0.2mV;2.出现心绞痛;3.严重心律失常;4.心率在一分钟内减少20次;5.收缩压下降2.67kpa(20mmHg)或剧升>210mmHg(28kpa);6.步态蹒跚;7.极度疲劳不能坚持试验。
表14-6-2 极量及次极量运动试验的心率标准值
年龄(岁) | 最大心率(极量运动试验)(次/分) | 最大心率的86%(次极量运动试验用)(次/分) |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
200
194 188 182 175 171 165 159 153 |
170
165 160 155 150 145 140 135 130 |
分级运动试验阳性标准,目前国内试用:
1.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段缺血型下降≥0.1mv,ST段下降值与段倾斜值之和≤0;2.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3.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如多源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房颤、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可疑阳性为段下移≥0.1mv,ST段下降值与段倾斜值之和>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