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外科诊疗 > 骨科疾病 > 正文
松毛虫性骨关节病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9/4/12 字体:

概述:

松毛虫性骨关节病(骨科)是指人体直接接触松毛虫活体、尸体、虫毛或接触虫毛污染过的柴草,衣服及水等引起的骨关节病。本病在我国南方较为常见。常呈局部地区爆发流行,夏秋季节为流行高峰期。多见于20—49岁。松毛虫的毒毛及毒腺细胞分泌的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中毒、变态反应和感染有关。

症状表现:

1.人体接触松毛虫后数小时至数天后出现症状。2.全身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头昏、乏力食欲减退等。一般全身症状较轻,或没有全身症状。全身症状多于2—3天后渐消退。3.可有区域性淋巴结肿大,能活动、有压痛。并常于起病后10—20天逐渐消退。4.皮炎型患者表现为局部灼热,奇痒和疼痛。皮温升高、潮红,以不同类型之斑丘疹为主。有的似荨麻疹,指缝间可有水泡、脓皰。局部搔抓可使病变扩大或继发感染。皮炎经治疗后,一般于2—5日内渐消退。5.肿块型:常见于四肢、腰椎椎旁,臀部、会阴。局部硬结、疼痛、边界不明显,以单发多见。肿块渐大,于10—30天达高峰,随后液化有波动。局部穿刺为黄绿色粘稠的胶状液或血性液体。穿刺液培养常无细菌生长。6.骨关节型常见于四肢之手、腕、足、踝、膝等关节,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疼痛呈持续性刺痛,有时阵发性加剧,夜间尤重,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局部皮温高,有敏感的压痛。以单关节患病多见,但也可为多关节发病。此型发病率高,危害大,若治疗不当,病情常迁延数月或数年,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甚至残废。

诊断依据:

1.有接触松毛虫及其污染物史,多在接触后数小时至数天后发病。 2.手、足、腕、踝等暴露部位容易发病。 3.皮炎与一般炎症不同,皮肤搔痒、皮肤血疹、水皰及皮下血皰。发病快,皮肤红肿明显,针刺样跳痛,持续性,有时阵发性加剧,夜间及午后疼痛剧烈。4.皮炎之同时或继皮炎之后,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发亮、紫红色。关节疼痛剧烈,尤以关节活动时明显,关节功能障碍。皮下肿块内有血性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可并发耳廓炎及眼炎。5.可有血的细胞、嗜酸粒细胞增高,血沉增快,心电图示心肌损害等。6.X线表现:需在病后12天才出现骨关节改变。急性期改变主要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骨质破坏和关节损害。慢性期改变主要是骨质增生、硬化和关节强直。

治疗:

治疗原则 1.预防为主,在接触松毛虫及其污染物后立即肥皂水清洗,30%氨水外敷。2.急性期以抗过敏、止痛、消炎和制动为主。若有继发性感染,应加用抗生素。3.慢性期关节破坏重、窦道长期不愈、关节畸形强直于非功能位可行手术治疗(选用病源清除术、滑膜切除术、关节融合术或截骨术等)。

用药原则 1.轻症患者可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消炎痛25mg,每天2次,扑尔敏4mg,每天3次;维生素C,0.1,每日3次。外用脱敏软膏等。2.重症患者除口服药物外,应给静脉应用激素药物,如10%葡萄糖液加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静脉滴注。3.关节肿胀明显者,可行关节抽液后,应用0.5—1%普鲁卡因5ml+醋酸氢化泼尼松12.5—25mg封闭疗法。

预防常识:

松毛虫性关节病是由于松毛虫及其污染物所引起的常见病,在我国南方各省多见,以夏秋季节多见。以身体暴露部位如手、足、腕、踝等四肢关节为发病常见部位。人体接触松毛虫及其污染物后数小时至数天后出现症状,皮炎以斑疹、风团为主,关节受累时肿胀、疼痛剧烈,明显功能障碍。患病者应及时就诊,给予抗过敏、消炎止痛药物治疗,一般效果良好,严重关节肿胀、疼痛剧烈,关节强直畸形之慢性期患者可行滑膜切除、关节清理术或关节融合术等治疗以恢复关节功能。此病,以预防为主。如进入山林时,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松毛虫及其污染物。接触松毛虫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或涂抹3%氨水以减轻症状。

相关文章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
旋毛虫病
238-5 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
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