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病理学 > 南华大学 > 正文
病理学授课教案-实验课教案:第二、三章: 损伤的修复(二)、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
来源:南华大学资源网 更新:2013/9/10 字体:

南华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实验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病理学实验 授课章节: 第二、三章: 损伤的修复(二)、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

授课对象: 统招本科授课学时:  4学时

授课方式: 实验 教 材: 显微形态学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1.掌握静脉性充血引起的病理变化、后果及肝、肺的病变特征;

2. 2.掌握血栓的形态特点及血栓形成的后果和结局;

3. 3.掌握梗死的类型和形态特征。

   4.掌握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及功能。

二、实验内容

(一)多媒体示教。

1.   1.慢性肺淤血——肺褐色硬变  4.血栓机化再通

2.   2.慢性肝淤血——槟榔肝5.小肠出血性梗死

3.   3.混合血栓6.脾贫血性梗死

4.    

(二)大体标本观察与描述。

1.   1.慢性肺淤血——肺褐色硬变  4.脑出血

2.   2.慢性肝淤血——槟榔肝5.小肠出血性梗死

3.   3.混合血栓6.脾贫血性梗死

6. 

(三)组织切片观察与描述。

1.   1.慢性肺淤血——肺褐色硬变  17#   5.脾贫血性梗死    21

2.   2.慢性肝淤血——槟榔肝 &www.med126.com/wsj/nbsp;18#   6.小肠出血性梗死 22

3.   3.混合血栓  19#   7. 肉芽组织   25

4.   4.血栓机化再通  20

5.   

(四)临床病例讨论(一)。

(五)作业:绘图(肉芽组织25)。

三、时间安排(课时4×45=180,实际上课时间190)

1.   多媒体教学,放映讲解幻灯;

2.   切片讲解; 

3.   学生阅片;  

4.   作业:绘图;

5.   临床病例讨论;

6.   小结。 

四、重点:组织切片观察与描述

包括阅片方法、病变特点、病理基础、临床病理联系等。

五、难点:

(一)绘图:要求掌握并绘出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

(二)临床病例讨论(1)资料见实习指导110页。

1.  该患者急死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肺动脉主干(或大的分支)栓塞引起的猝死

2.  解释患者急死的原理。

⑴首先是血栓形成,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因:a.骨折处的血管内膜损伤;b.患者处于应激状态,血液凝固性增高;c.卧床时血流缓慢,下肢静脉受压后,血流状态发生改变。

⑵住院后第五天下午抬高上半身时,出现自感胸闷,呼吸急促,后缓解是因为少量小血栓栓塞肺动脉小分支,由于肺有双重血液供应,故临床表现不严重,代偿后出现缓解。

⑶第六天开始出现突发胸闷,极度呼吸困难,是由于大量的血栓形成,栓塞了肺动脉主干或大的分支,肺动脉反射性收缩;同时,血栓中的血小板释放的5-羟色胺和凝血恶烷(TXA2)可引起支气管、肺泡导管和肺动脉、心冠状动脉、支气管动脉痉挛,从而引起肺动脉高压,肺缺血、缺氧、右心衰竭、左心输出量急骤减少而导致急死。

⑷为什么不考虑脂肪栓塞?

a.脂肪栓塞应在骨折当时或不久;

b.   b.脂肪栓塞的量一般要求大,少量不会出现急性猝死;

c.该病人骨折的部位为股骨头和骨盆处(扁骨,以红骨髓为 主),内含的黄色脂肪组织较少(骨干处多)。

六、主要仪器设备

多媒体示教系统,单目显微镜等。

七、复习思考题

1.  1.血栓的结局?

血栓的结局: ①软化、溶解、吸收;②机化;③钙化;④脱落,形成栓塞;⑤继续延长。

2. 2.坏死的结局,生前坏死与死后自溶如何区别?

坏死的结局:①溶解吸收;②机化;③分离排出;④包裹钙化。

生前坏死与死后自溶住院医师区别:组织死后自溶不出现充血反应带。

 3.血栓形成的条件?

①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②血流状态改变;③血液凝固性增高。

八、考试方式

期末阅片考试。

相关文章
 药学的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双语实验授课录像
 护理学基础教案:实验六
 内科护理学授课讲义:缺铁性贫血
 中医妇产科学讲稿:第五节 产后缺乳
 人体解剖学授课教案:理论授课教案前庭蜗器
 医学微生物学作业习题: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