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毕业,通过高考,青年人怀着一个憧憬的心,告别了父母兄弟姐妹,告别了朋友,来到了大学校园,成为一名大学生,此时,每一位大学新生都有着与他人广泛交往的强烈需要。新同学渴望老同学的接纳、尊重和理解;希望得到的爱护和信任;每一个大学生在校园人际关系网上就象一个活跃的化学分子,在寻找自己的同类。通过交往,结交朋友,心理上重新有所依靠。这时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成为校园生活的主题之一。因为人际交往以及交往基础上建立的人际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适应,而且影响心理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得到支持和理解,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孤独和寂寞,身心健康就会受到损害。
人际关系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根据社会交往的规律,总结出的关于如何搞好人际关系的理论,对于我们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下面主要介绍社会交换理论和人际关系PAC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主要是采用了强化心理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把人际交往过程看作是一种商品交换过程,用它来解释人际吸引行为是如何有赖于相互满足、相互强化而持续的。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霍曼斯?莱维特。霍曼斯认为:人际交往实际上类似于商品交换。这不仅是物质商品的交换,而且是诸如赞许、声望、爱慕、服务等精神商品的交换。在社会交换过程中,给予他人的东西对自己说来是损失,从他人得到的东西对自己来说是受益。人们的行为都是以受益最大而损失最小为方向的。得到的益处、奖赏越多其相应的行为越会重新表现。人际关系就是个体或集体彼此寻求满足的需要状态。因此,人们能否相互吸引,人际关系能否持续,主要取决于双方需要的满足程度。如两个人、两个团体相处,双方都感到收益(包括认同、赞赏、尊重、信任、物质等)大于或等于支出,关系则得以维持;若一方认为得不偿失,则吸引减小,关系逐渐淡化乃至中止。霍曼斯还用这种社会交换规律解释人的援助行为。他认为:援助也是期待将来www.med126.com/zhicheng/得到社会承认和赞许的手段性行为,如果没有某种更大的利益,援助就不会产生。即使是不期待外在受益的援助,人们在帮助有困难的人的过程中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满足了自尊的需要,这本身也是受益。社会交换理论的另一个代表者吉尔德纳还提出一种互惠性的规范,即应该援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更不应该给对方造成损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知恩必报”、“以德报德”的意思。
社会交换理论揭示了人际行为中的(社会)交换规律,为我们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解释人际吸引的现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是,社会交换理论对于人类行为的解释具有经济学化和庸俗化的倾向,因而,不适用于解释那些大公无私和贪得无厌的人。
人际交往分析理论是由加拿大柏恩博士于1964年提出的。交往分析也叫做相互作用(互动)分析,这一理论用以说明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角色认知对交往类型的影响。
(一)基本内容
人际交往分析理论又叫人格结构的PAC分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心理状态构成的。一是父母自我状态,用英文Parent的第一字母P表示;二是成人自我状态,用Adult的第一字母A表示;三是儿童自我状态,用Child的第一字母C表示。父母自我状态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态度和行为而言。如果一个人对待别人就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也就是说,此人处在一种“父母自我状态”。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独断专横,喜欢统治人、责骂人、训斥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成人自我状态表现为冷静、达观、理智、客观等。这种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看法是……”。儿童自我状态表现为像孩子一样无主见,任人摆布,爱感情用事,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发脾气令人讨厌。这种状态讲起话来总是“我不知道……”,“我猜想……”。
交往分析理论认为,父母状态和儿童状态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和反应往往并不一致,而成人状态的思考和反应则具有统一性和一贯性。因此,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刺激”和“成人反应”。
以上三种心理状态,汇合为人的个性而且蕴藏在人的潜意识中,在一定条件下,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二)PAC分析的应用
相互作用分析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以成人自我状态控制自己,并以成人的语调和姿态来对待别人,同时,也要鼓励和引导对方进入成人自我状态,使双方的交往协调、平衡。
国外一些企业非常重视对管理人员进行相互作用分析的教育和训练,目的是使受训者了解人际交往中自己和对方的行为是出自哪种自我状态的,然后争取消除心理障碍,建立互信、互助关系。例如美国航空公司曾用影片作教材,进行相互作用分析的教育。影片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位女售票员接待两位男顾客,为他们安排旅行计划。后面一位女顾客等得不耐烦了,就破口大骂售票员:“你是在售票还是和男人谈情说爱?”,女售票员的反应不是反辱相讥,而是把局面扭转到A-A模式上。售票员说:“对不起,你需要什么?如果你有急事,请和他换一下,我先给你办。”这一说,女顾客心平气和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事情就这样顺利地过去了。
大学生由于年龄、性格、气质、阅历等不同,人际交往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大致有:一是积极型。这类学生大都性格开朗,行动积极,对交往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和热情,大都热心参与集体活动。二是被动型。这类学生在观念上比较开放,主张积极交往,但在行为上不主动,怕耽误业务学习,多是被动卷入交往。三是沉静型。这类学生多数性格内向、孤僻、少言寡语、不善交往,只保持和少数人交往和接触。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不管是哪一种类型,都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渴求交往。交往是人的心理需要之一。健康正常的交往如能得到满足,就会形成一种向心力,对工作、学习起促进作用;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空虚感和烦恼,甚至会影响个性的健康发展。很多大学生远离故土和亲人、老朋友,容易产生失落感、孤独感,渴求得到周围同学的关心体贴、爱护、信任和理解。特别是那些年龄小,独立生活能力差的学生尤其渴望结交朋友。
2、希望与异性交往。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性心理成熟时期,希望了解异性,得到异性的理解、尊重和爱慕。正确引导大学生与异性的交往,就会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健康的性心理,加深对异性的理解和尊重,使自己更加自尊、自爱、自重,增强用理智控制情绪、情感欲望的能力。
3、希望与社会交往,扩大交往面。随着社会开放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们对精神生活有着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学生渴望走出校园,在与社会人群的交往中满足这方面的需要。这应该说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心理倾向,它是学生走向社会,开阔视野的原动力之一。但是如果管理不好,就会对校园的组织纪律和正常的生活秩序会有一定的影响。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大学生的交往观念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1、强化了交际的信息和竞争观念。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封闭、半封闭的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解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以及因循守旧、安步当车等传统观念和行为习惯被代之以信息观念和竞争意识。在某种意义上说,信息是商品的生命,竞争的力度来源于多、新、快、准、全的信息。这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信息、竞争观念必然渗透、延伸到校园人际关系之中。因为在信息革命的时代,每一个人几乎都是一个信息载体。人们只有在与他人的广泛交往中,才能捕捉、筛选对自己工作、学习与交往有价值的新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识贮存,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变革陈旧的思想观念,改变过时的行为规范,在实践中完善、再造自己,提高与他人竞争的能力。也就是说,大学生交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已经由“聊天闲谈”,“访友叙旧”,巩固和发展旧的友谊,逐渐向获取信息、更新知识、提高竞争能力等较高的层次发展。
2、强化了交际的平等、民主观念。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青年大学生不但要求政治上平等、民主,而且要求交际中平等、民主。大学生交际的平等、民主观念,使交际双方冲破等级观念的羁绊和心理障碍,使交际方式的单向“辐射”转变为双向“交流”,那种“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我说话你得听”的交际方式正逐渐为人们所摒弃。
3、强化了交际的时效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效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成为行为准则。这种时效观反映到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必然要求提高交际时间的利用率和高效能。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网上交流、电子信件、电话、明信片等沟通形式明显增多,改变了事无巨细非见面在谈的传统习惯;预约、践约的风气逐渐形成,避免了因对方不在或无暇顾及而造成时间的浪费;注意长话短说,开门见山,尽量避免东拉西扯,没完没了的空谈,等等。
4、强化了交往的价值观念。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用价值的观点来衡量、审视一切社会活动,也强化了大学生交际的价值观念。过去,大学生交际的主要对象是体现“血缘”、“地缘”、“业缘”关系的亲属、同乡、同事以及好友,并以情感上的交流、心理上的共容为满足,较少考虑交际的价值。现在,从交际的对象、内容、范围以及样式上,出现了注意价值的趋向,追求实惠。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就多一个路子”。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这种观念必然要影响青年学生。现代社会心理学也认为,人际关系是一种资源。人的成功 20%在于智力,80%在于他交往的能力。
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要和其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对人们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影响,而且对学员队的群体凝聚力有重大作用。
首先,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之间的群体凝聚力和学习效率。人际关系是群体内聚力的基础,而内聚力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前提条件。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人感到温暖、安全、愉快,从而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冷漠、排斥、敌意的人际关系使人产生压抑、焦虑、烦恼的情绪体会,从而阻碍人的潜能的发挥。有人统计,不良的情绪使脑力工作者的学习效率降低70%。
其次,人际关系影响个体的个性发展。个体在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受人际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融洽的人际关系对个体具有以下益处:给个体以稳定感和归属感,使个体提高宽容和理解的能力;给个体以学习社交技巧的机会,使个体获得社交的经验;给个体以培养社会洞察力的机会,发展对集体的忠诚心。
第三,人际关系影响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期处于恶劣的人际环境中会导致各种身心疾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偏头痛和溃疡病等等。
通俗地讲,人际认知就是对人的认识。人们在交往中彼此的感知、理解、判断往往直接影响对被认知对象的印象和好恶感觉,从而进一步影响人际关系。大学生的人际认知是彼此之间人际关系建立的起点。正确的、全面的、科学的人际认知有利于协调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错误的、片面的、歪曲的人际认知阻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协调。在人际认知中下面几种现象要特别注意。
(一)首因效应
所谓首因效应就是在人认识人的活动中,最初获得的关于对象的信息,在评价对象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言所说,第一印象的好坏,往往左右着对人的印象和评价。如某人在初次见面时给别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种印象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左右别人对他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解释。这种偏见效应的产生是因为,人们在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时,第一次刺激的效应相对于以后的刺激来说要强一些。而且,第一印象常会形成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的心理倾向性,即所谓思维定势现象。它对解决同类问题是有利的,对解决不同类问题则起消极作用。懂得了这个道理,就会注意当他人的表现与“第一印象”相矛盾时,不轻易采取否定的态度,而把两种矛盾的现象放在一起去分析,从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心理学实验结果证实了人们首先得到的信息对人的印象形成影响较大。
首因效应在人际认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注意,认知者要审慎对待对某人的第一印象,不能因为第一好而忽略全面的认识,也不能因为第一印象坏而拒绝交往,这样就可能失去一个很好的朋友。三国时,孙权因对庞统的第一印象不好而失去了一位很有才华的将相。
(二)近因效应
在人际认知活动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特性的评价起重要作用。根据观察和研究,近因效因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是普遍存在的。如有的大学生平时一贯表现得很好,可最近却做了一件错事,或犯了一点错误,就很容易给别的同学留下很深的负面印象;还有的同学平时表现一般,但一到评优或选班干部时,就着意表现自己,做一点表面文章,以迎合一部分同学的好感;有的大学生之间长期交往密切,关系融洽,但往往因为最近发生的一件小事,就反目成仇,完全不考虑平时的愉快交往等等。这些都是由于近因效因所带来的影响。为了防止这种偏差,需要把“近因”与“远因”放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要用动态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看待人际交往。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不是根本对立的,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在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而对熟悉的或久别重逢的人的认知中,近因效应更为明显。因此,在识人的过程中,既要注意第一印象,又要注意一贯表现。更要用发展眼光看人,这样才能比较全面的认识、评价人,为协调同学、师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科学地认识基础。
(三)晕轮效应
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更多的好的品质;相反地,如果一个人被标定是坏的,他就被评定更多的坏品质。这就是识人中的晕轮效应或称光环效应。如某老师认为学生的某方面表现突出,印象深刻,由此认定该学生在其他方面也表现突出,从而产生以点概面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晕轮效应有两种。其一,以俊遮丑。其二,以丑遮俊。不管那一种情况,都是把他人某个方面的表现看重了,容易模糊对其他方面的表现。好像头被光照亮了,身体的其他部分都也照亮了。要预防和纠正晕轮效应,关键就是自己对自己的心理素质、特点要有个透彻的了解,进而有意识地去防止容易产生晕轮的效应的各种可能。
中国的俗语中“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一种光环效应。1950年心理学家凯利的实验中光环效应表现比较明显。他的实验是利用心理教学课堂,把55名学生分为两组,分组向学生介绍一位新聘任的教师,26岁,已婚,是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曾经任心理学教师3年,还当过兵。就是说这是一个既好学又有教学经验和能力较强的人。这些情况对两个组介绍都一样。另一情况介绍就不一样了。一组介绍说教师为人热情,另一组介绍则是此人冷漠。介绍之后,教师分别组织两个组的20分钟的同样的教学活动,然后,实验者让学生谈对新聘教师的印象。实验结果是:一组对热情教师评价好,赋予了更多的优点,认为他是同情的,会体贴人,有社会能力,富有幽默感等等;另一组学生对冷漠教师的印象不好,严厉的、专横的、无幽默、无同情心等等。也就是两个组的学生根据已获得的信息,由热情而推断出了一系列的优点,由冷漠而推出与之有关的缺点。而且实验中还发现,一个组积极发言的达56%,另一个组积极发言的仅有32%。这一情况又表明两组学生对教师不仅有一定的看法,而且在行为上也有一定的倾向:印象好,发言也多;印象不好,发言也少。
晕轮效应对于我们的人际认知和人际交往有一定的启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形成了某一点好的印象后,就要善于运用晕轮效应,弥补自己其它方面的不足。在看待他人、评价和使用他人时,要尽量避免一好百好,一坏百坏的形而上学。
(四)刻板印象
它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类化的看法。比如,我们一般认为山东人为人豪爽正直,吃苦耐劳,江浙人聪明伶俐,随机应变;教师文质彬彬,商人唯利是图;老年人眼中的青年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年轻人眼中的老年人不思进取。诸如此类看法都是类化的看法,已在人脑中成为刻板、固定的印象。在实际与人交往时,如果我们不分时间、地点、条件而把这些看法套在某人身上,就可能出现识人的偏差。但是,有些具有一定根据的刻板印象,能为我们在交往中识别人提供一个大概的方向。
我们并不反对一般意义上的分类,而是反对模式化的简单归类,尤其反对僵化地看待某一类人的缺点。要纠正这种偏见,关键是干部要学习新知识,不断扩大视野,开阔思路,更新观念,以逐步清除刻板印象的影响。
上述各种心理效应中出现的偏差,尽管各有其不同的原因,但在哲学上却有其共同之处,即都是主观地、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而不是客观地、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没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所以,在生活中要保持正确的人际知觉,除了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认识他人。
人际吸引就是人们之间的喜欢、尊重、友谊和爱情,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由于各人的气质、品格之间的差异,人们之间交往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彼此之间互相支持和信赖,有的则平平淡淡,表面接触,甚至话不投机半句多。这都是因为交往对象的吸引因素不同。社会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调查和实验,提出了影响人际吸引的多种因素。下面就是常见的几种主要因素。
(一)接近因素
接近因素主要指空间距离、兴趣态度、职业背影等等因素的接近。俗话说“向阳花木易为春”、“远亲不如近邻”、“情趣相投”、“同是天涯沦落人”等等都是对接近性在相互吸引中的作用的文学写照。1969年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发现,对密切人际关系感兴趣的人,一般倾向于结构小些,更封闭一些的空间,认为这样才可建立起必要的邻近性。另外时间上的接近,如同期毕业、入伍等,也易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我们经常在至远方朋友的信函中写道,虽然相隔千山万水,但也不会阻挡友谊的发展。言外之意,空间的浩大给友谊的加深带来一定的困难。时空的接近只是为发展友谊、增进吸引提供了环境条件,人际吸引除了有时空接近之外,还应有更为重要的兴趣、态度、价值观、职业等等因素的相似。
对于相似吸引的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的高尔顿,他在研究人类心理遗传与个体差异时,详尽调查分析了1768~1868年间英国的首相、将军、文学家、科学家共977人的家谱。在对各人的婚姻模式的研究中,高尔顿发现,功名卓著的男性们总是选择那些与其相似的女性们连在一起。1903年,卡尔?派生进一步发挥了高尔顿的观点,明确提出配偶双方总是努力选择与自己相似的人。可以说“相似吸引”是人际吸引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第一条规律。
在大学生之间,时空的接近,态度和价值观的接近同样影响他们之间的交往和亲疏关系。因此,在接近性因素影响人际关系的规律中,我们可以受到一些启发:(1) 同班同学由于过的是朝夕相处的集体生活,个人的生活空间与他人的生活空间亲密相连,为发展友谊提供了客观条件,所以,班内同学为了把自己所在班建设成人际关系和谐、健康团结的集体,就应该善于发现与他人的相似之处。(2) 在处理与他人交往的问题上,应多考虑,求大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态度价值观,人与人之间总会存在相似或相同之点,只有先求大同,后存小异,才会改善人际关系,增进友谊。(3)将心比心,心理换位。中外古今哲学家在沉思人类道德关系的法则时,得出一个共同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则。拿中国古代孔子的话来说那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外国赫胥黎在《天演论》中说道:“施人如己所欲爱,金律也;待人如己之期,恕道也。”因为人与人总有相似之处。
(二)互补因素
当交往的双方在能力特长、人格特质、需要欲求、思想观念等方面构成互相补偿的关系时,也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1958年,一位学者研究了25对生活40年以上的夫妻,发现夫妻之间需求互补是婚姻关系得以持久的基础。互补因素特别是心理特征的互补是长期人www.med126.com/pharm/际关系的河流中很重要的一环。心理学家柯克哈夫(kerekhoff.A.c)与戴维斯(Davis.k)经过研究认为,夫妻关系是一种由相似吸引向互补吸引的演变过程,形成了“三部曲”。人们在社交初期,社会性的相似因素,如经济地位、社会背景、宗教信仰、种族差异等,起着显著的作用。这是属于友谊的理性阶段。熟悉时期,经过一段深交之后,两人的个性特征的相似,如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等,起重要作用。这是友谊的感情阶段。伴侣时期,在感情基础之上产生爱情,又由爱情结成婚姻,互补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双方互补的需求越强烈,吸引力越巨大,最终成为同舟共济、生死与共的伴侣。
在同性友谊的建立中,及集体人际关系的形成中,需要等因素的互补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因素。
(三)能力、品格
对于才华的敬仰可以说是绝大多数人的天性。因此,一般来说,人们都喜欢聪明能干,而讨厌愚蠢无知。与能力强的人交往,可以使我们学到不少东西,少犯错误,日臻完善。能人往往成为众星捧月,愚人往往是被遗忘的角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结果表明能力强的人犯点小错误更招人喜欢,其喜欢的程度超过能力强而不犯错误的人;能力低的人再犯错误会使人更不喜欢,不喜欢的程度超过能力低而不犯错误的人;不管犯不犯错误,能力强的人总是比能力低的人招人喜欢。后来,美国的盖洛普民意测验也证明了这个实验的结果。世界拳王阿里,在最后一次卫冕战中没有成功,但美民意测验表明,阿里的声望和人们对他喜爱程度并没有因此而下降,反而更高了。当然,这些实验和调查,并不是鼓励能人去犯错误,而是给我们一个启示,一个人的能力远远超出了他所属的群体,而又没有一点错误,这似乎给人一种高大全的不真实的感觉,反而使人敬而远之,不招人喜欢。相反,略有瑕疵的能人,使人感到真实可信,招人喜欢。因为“人无完人,金无赤足。”
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为了增强自己的吸引力,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聪明才干。同时,在认识别人能力的时候,也不要要求太高,不切实际。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在《傅雷家书》中讲的“对于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事情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刻。事情总有正反两面,追得你太迫切了你觉得负担重,追得不紧呢又觉得不够热烈。温柔的人有时会显得懦弱,刚强又近乎专制。幻想多了未免不切实际,能干的管家又觉得俗气,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在哪儿呢?”
因此,即使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出名人物,特别是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者,也不能因为考虑自己在群众中的印象,就处处表现出一个完人圣人的模样。
品格在人际交往与人际吸引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品格高尚的人,在人际关系中受人敬重,品格低下的人,遭人唾弃。究竟什么样的品格在人际关系中最具吸引力呢?心理学家作了许多研究。帕里等人曾就友谊问题访问了40000多人,结果表明,吸引朋友的良好品质有信任、忠诚、热情、支持、帮助、幽默、宽容等11种品质,其中忠诚是友谊的灵魂与核心。1968年,心理学家诺尔曼、安德森研究也指出:真诚的、诚实的、忠诚的、真实的、信得过的和可靠的等等与真诚有关的品格是最受人欢迎的。此外,还有心理学家阿希等人的实验表明,待人热情、乐于助人也是吸引他人的核心品质。待人真诚、热情总是表现为喜欢他人,接纳他人,尊重他人,因此也受人喜欢。1977年弗克斯和西尔斯实验也证实了喜欢别人的人最受别人喜欢。我国古语“做文要曲,做人要直”“上交不谄,下交不渎”等等,都是讲的做人应有的品质。
人对周围世界的态度和行为趋向往往受自我意识的影响。他如果把自己视为有能力的人,就去干自己能力所胜任的事情;相反地,他如果把自己视成能力低下(虽然这种人不多),他就不敢承担重任,萎萎缩缩。因此,自我意识可以是自身行为的调控器,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心理、自己与他人关系性质的意识、其中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是其核心部分。一个完整的自我意识应该包括纵横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从横的方面来说,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把自我分为物质自我,指自己对自身生理及外部世界中属于自己那一部分的觉察和认识。自己创造的成果,往往把它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正如马克思曾说,劳动的产品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二是社会自我,指自己从他人与群众获得的对自己的承认,特别是那些有利的评价。美国的另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库利将社会自我称为“镜中我”,它是个体人格形成的重要方面。我国古代唐太宗曾经说过要以他人为镜子观察自己,以防止自己的过失。他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三是精神自我,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又叫心理的自我。一个完整的自我意识首先应是对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的横向意识。其次,从纵的方面来看,自我意识应包括意识到的过去的自我,现在的自我,将来(或理想的)的自我。
自我评价在自我意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是不是真实、客观、准确是自我意识成熟的标志之一。不成熟的自我意识往往不是过低估价自己,就是过高估价自己,都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处理。过低评价自己往往产生自卑感,社会交往中缺乏勇气、主动,自己连自己都不信任的人,很难引起别人的兴趣和关注,而这又助长自卑感。如此形成的恶性怪圈,越发减退社交的欲望,最终陷于社交萎缩和社交恐惧的误区。相反地,过高评价自己往往使人产生自傲,看不到别人,在交往中自吹自擂、盛气凌人,根本不接受建议和批评。在工作上出了问题自傲者往往推诿责任,因此,引人反感,不愿与其交往。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库利所说“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比别人好,别人都不如自己,自我欣赏,自以为是,就会产生盲目乐观情绪。因此,就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
交谈是人类语言表达活动中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对话是交谈活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发话者、受话者和对话内容三个方面。交谈对话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它可以沟通信息,联络感情,以至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交谈对话的主要方式有:
1、商讨式交谈对话。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主体常常通过与交往对象的相互讨论,共同协商,以求得在某些问题的一致意见,达成某种程度的合作与协议。这种交谈对话具有统一性、建设性和合作性特点。交谈对话双方既严肃认真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又耐心听取对方的意见,求同存异,达到交谈对话的目的。
2、说服式交谈对话。人际交往中的说服式交谈对话,是交往的一方完成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对另一方进行劝导与说服。这种交谈对话,发话者是交谈的主体,是交谈对话方向和内容的控制者,有时它发生在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中,有时也发生在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进行这种交谈对话时,要细心观察另一方的表情和表现,在说而不服时,要及时转移话题,向其它交谈对话方式转移。
3、静听式交谈对话。这类交谈对话有时是在上级对下级征求意见时发生,目的是倾听下级对某些问题的反应。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表现在对话的一方把握不住对方的思路,通过静听争取时间,理清头绪,变被动交谈为主动交谈。完成这类交谈对话,要注意倾听,情绪要和对方的情绪保持和谐,特别要注意不要曲解人意。
4、闲谈式交谈对话。这是交往中常见的交谈对话方式。它没有什么明确的宗旨和专一的目的。如散步中的交谈对话,探亲访友中的交谈对话和邻里聊天等等。这类交谈对话具有随意性和广泛性的特点,起着联络感情的作用。在进行这种交谈对话时,应当平等相待以诚相见,交谈对话要健康,不可违反原则的乱谈。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不好的交谈对话方式,应当引以为戒:一是不要随意打断他人谈话,扰乱人家思路;二是不要因为自己注意力不集中,迫使他人再次重复谈过的话题。三是不要连珠炮般地连续发问,以致他人难以应付。四是不要对他人的提问漫不经心,言谈空洞。五是不要随便解释某种现象,轻率地下断语,借以表现自己是内行。六是不要当别人对某话题感兴趣时,你却感到不耐烦,立即将话题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上去等等。
5、学会一点幽默。幽默是一种具有理智性、健康性与趣味性的心态和力量,幽默的技巧是借用幽默的语言给人以慰藉,给人以活跃的气氛,消除了人们的忧郁,增添人们的欢乐和友谊。幽默是社会交往的法宝,掌握幽默的技巧,才能掌握打开人心灵的钥匙。常见的幽默技巧主要有:
一语双关。这是在说话时,故意使某些语词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双重意义的方法。在人际交往中有时触景生情,互相抒发感情,有时赋诗言志,借以自慰。这种方法能扬起人的理想风帆,激励人奋发上进。
巧借反语。就是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话来表达本意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表面上是一层意思,骨子里又是一层意思。有时在夸夸其谈中推出一个荒唐可笑的结论,有时在逆耳的语言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耐人寻味,既幽默又深刻。
巧借谐音。口语是用声音表达的,利用谐音,音义结合,可以创造幽默的效果。当今流行的“妻管严”,一般都称作“气管炎”。春节“福”字一般倒着贴,谈起来就是“福到,福到。”这些都是巧借谐音。在人际交往中,称名道姓,言谈话语都可以借谐音使气氛生动活泼,使人宽慰愉快。
假戏真作。就是明知对方说的不是真实的话,却当真话来回答,而产生幽默的方法。在人际交往中,一句幽默的戏剧性的语言或一个幽默的戏剧性行为,其效果总比那些正统的说教好的多。
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运用好幽默技巧,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思维迅速,随机应变。要情趣高雅,豁达大度,还要注意适可而止,不可过头。上述的这些方法,只是常用的一些方法。事实上,在生活中要比这广泛的多,我们应该很好地在生活中学习语言,掌握与运用幽默的各种方法。
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总是伴随着种种心理因素,其中有些对人际交往是起积极促进作用的,如对自我和他人的正确认知,开朗乐观的性格,宽容大度的胸怀等,有些对人际交往是起阻碍作用的,如羞怯、猜疑、孤独心理等。了解阻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产生的原因,并自觉消除这些心理障碍,才能有效地进行人际交往。
“猜疑是人际关系和谐的蛀虫”。事实表明,猜疑是破坏人际关系,影响人际正常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猜疑有时甚至还会造成人际关系严重冲突。某大学一位学生,积极上进,在其一位已入党的同学的直接帮助下,进步很快,并提出申请,要求入党。平时两人的关系很好,以为这批发展党员肯定没有问题,谁知却没有他。于是这位要求入党的学生开始怀疑那位同学在支委会上没有为他讲话,甚至讲了不利的话。觉得那同学有时看他说话不自然,便更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觉得俩人表面上关系不错,实际上是利用自己。两人关系开始疏远。
那么,什么是猜疑心理呢?
所谓猜疑心理是一种由主观推测而产生的不信任的复杂情绪体验。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大都免不了猜疑,只是程度不一。猜疑心重的人往往整天疑心重重,或是无中生有,总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瞧不起自己,算计自己。认为人人都不可信,人人不可交。
猜疑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错误的思维。美国的一位心理医生在他的《美好的心境》一书中写道“多疑所引起的抑郁情绪均起因于错误的思想。”猜疑一般总是以某一假想目标为出发点进行封闭性思考的。这种思考从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想假想目标。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列子?说符》中的一则寓言说有一位樵夫上山砍柴丢了斧子,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从这个假想目标出发,形成一种消极的思维定势。他观察邻居儿子的言行举止、神色仪表,无一不是偷斧的样子。其实,斧子是樵夫自己将它丢在山上了。
2、个性中缺乏自信。心胸狭窄、缺乏自信容易产生疑心。一个不自信的人,看到别人在谈话,就以为在议论自己。某大学有个学生许多人曾当面说他年底准能担任学生会职务,结果竞选没有上,感到很意外,想起有一名同学曾同自己合不来,便猜疑是他从中搞了鬼,讲了他的坏话。没有竞选上学生会干部,就猜疑别人从中捣鬼,多半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言行不够自信,才怕别人拨弄是非。
3、客观的流言蜚语。听信谣言,也会产生猜疑心理。当个人没有达到预想目标产生失败时,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不是帮你客观分析原因,而是造谣中伤别人。受失败的情绪干扰,又听信谣言,就更容易产生猜疑心理。
猜疑心理是大学生人际交往间的蛀虫,和谐人际关系之大忌,那么,怎样去克服它呢?
1、首先需要培养理智,切忌感情用事。当出现猜疑念头后,要督促自己去寻找证据。比如,你在猜疑别人是否议论你时,应先回忆,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自己是否引起过什么事端,是否有人在近期与你发生过争执等。如果疑点很多,证据实在、确凿,你应以诚恳的态度,鼓足勇气找对方坦率交换意见。如果证据不足,主观推测,演绎过多,甚至带有很强的想象色彩,你就该尽快否定自己的猜疑,用暗示法提醒自己不要想得过多,别把人想得过坏等等。
2、学会知人知己,以防止猜疑心的出现。猜疑心有时是在相互不了解的条件下产生的。如果一个人能够在短时间内认真观察他人、了解他人,把握其性格特征、处世方法等,你就不会无端地去怀疑他人。比如当你知道某人为人正直、诚恳,极端厌恶说别人坏话时,你就不会怀疑他在你背后捣鬼。当你能正确估计出自己在周围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以及留给别人的印象后,也不会随便猜疑别人是否跟自己过意不去。
3、运用“自我开脱法”。即一旦产生猜疑心时,就暗示自己:人生在世,何能不受他人议论!走自己的路,让他人去说吧!使自己从中得到解脱。
此外,还要注意不听信流言,对小道消息或通过不正当渠道传来的、似是而非的信息,只能抱着参考的态度听,不能以此作为判断依据。一定要避免偏听偏信,才不会引起误会和猜疑。
青年时期是结交朋友,又是容易产生与世界隔绝的孤独心理的时期。大学生虽然生活在多姿多彩的校园中,不免有时也会产生孤独与寂寞之感。新同学来到学校,人生地不熟,如果没有人同他交流思想感情,没有人理解体贴他们,就会产生孤独寂寞心理。性格内向不善交流的同学在学习、生活中出现不顺心的时候,也会出现孤独寂寞。
心理上的孤独并不等于一个人独处,它是人的一种情绪体验。而独处是一种离开他人的客体状态,不是一种主观体验。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孤独,往往产生于那些虽有表面接触,但没有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人们。事实上,不管你是置身于人群,还是独居一室,只要你对周围的一切缺乏了解,和你身外的世界无法沟通,你就会产生孤独感。
粗略地去考察人的孤独感,大致可分为两类,外在的孤独和内在的孤独。
边疆哨所的军人,驻守孤岛的士兵,长期工作在高山气象观测站的科技干部,他们远离亲人朋友,在工作之余没有与更多的人相互交往的机会,没有丰富多余的精神生活,不免有时感到孤独。但是他们虽然远离城市和亲人,从事的却是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的崇高的事业,虽然“孤独”却意义非凡。内在的孤独则是一种最深层次上的心理体验。这种孤独就是身处人群之中,但内心世界却与生活格格不入。它常常是朦胧的,不可名状,是十分有害的。人是社会化的高等动物,与其它一切动物根本的区别,就是人过社会化的生活。因此,人的一切包括思想、学识、才能等等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存在,离开了社会生活与人际交往,人的本性与人格都不能保持完整和健康。
德国青年心理学家斯普兰格,在他的著作《青年心理》一书中,曾生动地写道“没有谁比青年从他们的孤独小房里,更加用充满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世界的了。没有谁比青年从他们深沉的寂寞中,更加渴望接触和理解外界世界的了。没有谁比青年更加向远方世界大声呼唤的了。”我们青年大学生也是这样,渴望摆脱心理上的孤独寂寞感,寻求友谊和温暖;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关心、爱护、体贴和帮助;渴望作为一个人格独立的人,被社会所承认和尊重。
是什么原因使一些大学生产生孤独寂寞感呢?这主要是由青年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青年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生理上的急剧发展变化和性成熟;自我意识的增强与自我分析水平的提高;情绪不稳定和易于兴奋;逻辑思维的新发展等等特征,青年正处在人的生命发展全程中的半成熟时期,他们刚刚走过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幼年时期,童心未泯,似懂非懂,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刚刚建立和逐渐巩固,处在象是孩子又不是孩子,象是成年人又不是成年人的发展阶段。青年人往往自以为很成熟了,但社会和成年人却仍旧把他们看作是孩子;这样,青年们委屈地感到自己不被社会和成人所了解,因而常常有莫名其妙的孤独感。患有孤独心理的大学生,一般对投身的事业缺乏炽热感情。孤独心与事业心是密切相联的,一个有强烈事业心的人,一般是不会产生孤独心理的。
另外,深度内向型性格的大学生也容易产生孤独感。这是因为他们的自我中心观念比较重,他们往往对外界事物和周围人群,表现得淡漠寡趣,难于合群;思想方法比较趋向于抽象、紊乱;行动上经常终日忙忙碌碌,显得紧张而又急迫;他们的内心深处有比较强烈的抗拒感;喜欢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内心世界的小天地里,因而十分孤寂。
孤独的荒漠使人迷失,寂寞的火山使人恐惧,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的建议是:
1、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人,愿意从事帮助他人也有利于自己的事。让人在你的所作所为中了解你、尊重你。
2、多参与集体活动,为参与而参与,不必希望要求立即获得回报。参与集体活动的主要价值,在于学习社会能力,并寻找机会让别人认识并了解你。
3、练习自我表达能力。自我表达除了朋友之间的感情表达,还有个人意见与才能的表达。恰当的不引起误会的表达方式是可以学习的。
4、练习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尊重大家所一致达成的决定。先要做到与别人和谐共处,然后才有可能培养出感情。
5、打破孤独的僵局。跟人们相处时感到的孤独,有时候会超过一个人独处时的十倍。这是因为你跟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就像你突然来到一个语言不通的国度一样,你无法跟周围的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也无法进入那种热烈的气氛里面,你不由自主地觉得自己很孤单。而他们之中那种热烈的气氛更是衬托出你的被冷落。如果这种情况在心理上已成为定势,就害怕与人相处。这时候,就更要承受虽身处人群而感孤独的压力,要战胜过去的自我。要打破这种局面,唯有“忘我”。想一想你能为人家做点什么,这很有好处。记住:温暖别人的火,也会温暖你自己。
羞怯心理是害羞和胆怯的统称。胆怯是想交往又怕交往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害羞是胆怯在交往中的心理表现。胆怯必定害羞,害羞加剧胆怯。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某种程度的羞涩和胆怯,不过有些人表现得特别严重。羞怯心理较重的同学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话未开口脸先红,话语低沉心发跳,在学习训练中遇到问题,宁可憋在肚子里,也不好意思向老师或别的同学请教。羞怯心理的产生,一是由于青春期生理变化引起的感应性反应。青年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激素分泌较多,外界刺激时会使体内的平衡被打破,变得紧张起来,出现冒汗、脸红、心慌等感应性反应。二是自卑等心理的影响。具有羞怯心理的大学生羞于与他人交往,特别是不敢与陌生人交往,是因为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害怕出错。三是成长中的环境影响。如果在童年、少年期交往中曾经受到过他人的训斥、嘲笑或戏弄,其阴影会造成相当久远的影响,以后进入类似环境或新环境就会出现胆怯。羞怯心理影响大学生的正常交往和心理健康,阻碍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不利于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如何克服羞怯心理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交往的自信心。自信心表现在各个方面,如果总认为自己缺乏交往能力,口才没有别人好,气质风度比别人差,见世面比别人少,在集体活动中,就会畏畏缩缩,讲话办事瞻前顾后,学习讨论羞于开口,使自身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影响同学间的正常交往。因此,要培养交往的自信心,要看到自己的长处,而不必为自己的某些短处而自惭形秽,相信自己身上总有吸引别人之处,从而摆脱与他人交往的自卑阴影。
2、努力丰富自身的知识。艺高人胆大。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娴熟的交往技巧,在交往中自然就会应对自如。知识可以丰富人的底蕴,增加人的风度,提高人的气质,也是克服羞怯心理的良药。要勤奋学习,努力拓宽知识面,掌握一些社交知识和技巧,通过知识的积累,增强交往的勇气。
3、增强交往能力的锻炼。大学生处身在校园,要努力增加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与他人交往,使自己的交往能力得到进步的发展。要为自己多创造一些交往的机会,在各种场合下鼓励自己大胆讲话,勇于发言。
(汤家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