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病理生理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临床任何疾病都存在病理生理学问题,都有其独特的病因、发生发展规律及特殊的症状和体征,而在多种疾病的进程中又可能存在一些相似的变化和共同的机制。这些共同的规律和机制主要反映在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中,而各种疾病独特的病理生理学问题则主要纳入相关临床学科的教学内容。
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常分为三大部分:
1.病理生理学总论 包括“绪论”及“疾病概论”等章节,主要讨论疾病相关的基本概念及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与机制。
2.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 主要讨论多种疾病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变化,如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应激,缺血-再灌注损伤,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细胞凋亡等。
3.病理生理学各论 主要讨论各器官系统共同的病理过程以及某些常见病,多见病的病理生理变化。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则更为广泛和深入细致,研究对象可以是病理过程(如休克、缺氧、发热等),也可以是具体疾病(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阿尔茨海默病、爱滋病等)。
随着全球疾病谱(spectrum of disease )的改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www.med126.com/yaoshi/容及研究领域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将受到病理生理工作者更多的关注。
随着医学模式(medicalmodel)的转变,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要更多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虽然病理生理学属自然科学,所涉及的问题大多是生物学问题,但在“绪论”、“疾病概论”、“应激”、“神经系统病理生理”等章节中应率先积极实践新的医学模式,注意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中的作用。
随着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的兴起,病理生理学有关疾病防治原则的介绍要体现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及研究成果。除了在实验研究中进一步强调随机、对照及重复等基本原则之外,要引用新的、进得起历史检验的临床防治方法,淘汰一些由经验医学得来的、过时的、模棱两可的甚至错误的防治方法。
病理生理学是理论性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揭示人体疾病中隐藏的规律,必须从事科学研究。病理生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
1.动物实验 科学研究以不损害患者为前提,许多研究www.med126.com/kuaiji/不便在人体进行,因此,动物实验在病理生理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人类与实验动物在结构、功能及代谢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进化上距离越远,起差异越大),同时由于人类在语言、思维、心理及社会联系上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物实验结果只能供临床借鉴及参考,必须经过临床实践的检验才能作为防治人类疾病的依据。
2.临床观察 在不损害患者健康、不延误患者诊治的前提下,采用B超、心电图、CT、磁共振及内镜等无创性的仪器检查,或收集患者血、尿、脑脊液及活检组织等进行测试,配合临床症状及体征的观察,亦可对疾病过程中的功能、代谢、形态改变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探讨。
3.流行病学研究 为了解某些疾病在不同人群及地域的发生、发展及分布规律,病理生理学工作者需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手段,从宏观角度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