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人体解剖学 > 广州医科大学 > 正文
人体解剖学授课教案-节点列表:理论授课教案大脑内构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精品课程网 更新:2013/9/22 字体:
www.med126.com
 <大脑内构> 
 

 

教   案

 

  

 2007~ 2008学年第 二  学期 

课  程  名  称 系统解剖学 

开  课  学  院 基础医学院 

开 课 教 研 室  12-1A  

授  课  教  师  冷水龙 

职 称  副教授 

     授  课  班  级   07临床医学专业一大班  

学  生  人  数  143 

广州医科大学教务处制

   广州医科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

系统解剖学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大脑内部结构

授课教师

冷水龙

所属二级学院

执业药师础医学院

所属教研室

人体解剖

职称

副教授

授课时间

08年06月09日第16周星期五第3-4节第1次课

授课时数

2学时

授课班级

07临床专业(本科□    专科□)  05 级 一大班

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习(践)课□  其它□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系统解剖学;柏树令;人民卫生出版社;统一书号:ISBN 7-117-06166-9/R.6167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大脑半球第一躯体运动区、感觉区、视区、听区以及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

2,掌握内囊的位置、分部、各部纤维分布情况及功能

3.熟悉基底核(灰质) 尾状核 . 豆状核. 屏状核. 杏仁体位置和功能

4.熟悉侧脑室和边缘系统的位置

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1.大脑皮质(灰质):第I躯体运动区;第I 躯体感觉区;视区;听区;语言区

2.基底核(灰质) 尾状核 . 豆状核. 屏状核. 杏仁体

3.大脑髓质(白质)  连合纤维;联络纤维;投射纤维----内囊

4.侧脑室  

重点:1,大脑半球第一躯体运动区、感觉区、视区、听区以及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

难点:2,内囊的位置、分部、各部纤维分布情况及功能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读书指导法□

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案例法□  其他□

教学媒体(请打√选择):

教材□ 板书□ 实物□  标本□  挂图□ 模型□ 投影□ 幻灯□   录像□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讲授方法、时间分配、媒体选用、板书设计等):

讲授内容

1.  灰质: 大脑皮质(功能区) :

第I 躯体运动区  位置: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  Brodmann分区(4、6);传入纤维:来自中央后回、背侧丘脑腹前核、腹外侧核、腹后核的纤维。传出纤维:锥体束,至脑干运动核和脊髓前角。定位特点:上下颠倒、左右交叉、身体各部分投射区的大小取决于其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第I 躯体感觉区  位置:中央后回、 中央旁小叶后部 (3、1、2)。接受背侧丘脑腹后核传导的纤维。接受对侧半身痛、温、触、压以及位置和运动觉。定位特点:上下颠倒、左右交叉、身体各部投射的范围取决于该部的感觉敏感程度。

视区    位置:距状沟上下枕叶皮质(17)(楔叶和舌回)联系与功能:接受外侧膝状体纤维。定位特点:一侧视区接受双眼同侧半视网膜来的冲动;损伤一侧可至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

听区 位置:颞叶颞横回(41.42)接受内侧膝状体的纤维每一侧听区都接收两耳的冲动

语言区 运动性语言中枢: 额下回后部(44.45);听觉性语言中枢: 颞上回后部(22);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8);视觉性语言中枢: 角回(39)

2. 基底核: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体 位置及功能。纹状体的功能:协调躯体运动。相关疾病:舞蹈病、帕金森病

3.大脑髓质:连合纤维:胼胝体、前连合、穹窿和穹窿联合;联络纤维;投射纤维  内囊:①位置: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②形态结构:尖端向内 “>”字形白质板。③分部及纤维排列:内囊前肢: 额桥束丘脑前辐射;内囊膝:皮质核束;内囊后肢: 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顶桥束;丘脑中央辐射;丘脑后辐射;视辐射;听辐射

讲授方法:理论授课

时间分配:大脑外形复习5分钟;大脑皮质(功能区)25分钟;基底核10分钟;大脑髓质35分钟,其中内囊20分钟;侧脑室5分钟

媒体选用:电脑辅助教学

板书设计:板图:左侧大脑半球的重要沟回

提问、课堂讨论等师生互动的设计:

1,背侧丘脑腹后核传导的纤维的性质是什么

2,丘脑中央辐射包括那些纤维成分

教学小结、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

1,大脑半球第一躯体运动区、感觉区、视区、听区以及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

2,内囊的位置、分部、各部纤维分布情况及功能

教学中的创新点(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外语运用、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自学、介绍学科新进展等方面):

1,简要介绍纹状体相关疾病:舞蹈病、帕金森病

2,简要介绍胼胝体在颅脑外科中的应用

3,用内囊的英文internal capsule讲述内囊的实质不是一个囊,而是上下行纤维集成的纤维板层

4,介绍神经干细胞的学科新进展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

Mark F.Bear,Ph.D 主编的NEUROSCIENCE

教研室

意 见

教研室主任签章: 年  月  日

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