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 ||
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 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以阐明人体结构的各种形态、成因、www.med126.com/wszg/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为目的。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它能使医学生掌握和理解人体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及其相互位置关系,为学习生理学、病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和内科学、外科学等临床课程奠定基础。因此,人体解剖学是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先修课程。 一、 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公元前460~377年,医学之父、古希腊名医Hippocrates开始正确的描述头骨(图1)。
公元前221~200年的《黄帝内经》中记载了人体形态结构(图2)。
公元129~200年,古希腊人Claudis Galenus以动物解剖为基础,指出了血管内流动的是血液,而非以前所说的空气,他还描述了神经分布的初步特点(图3)。
1247年,南宁人宋慈著《洗冤录》,详细记载了全身骨骼的名称、数目、形状,还附了检骨图(图4)。
1543年,比利时的Andreas Vesalius在大量人体解剖的基础上,写出了划时代的七卷解剖学著作《人体的构造》,奠定了现代解剖学的基础(图5)。
1665年,英国的物理学家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并制造的显微镜观察栎树软木塞切片时发现其中有许多小室,状如蜂窝,他将其称之为“cella”,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由此创立了组织学时代,以后,生物学家就用“cell”一词来描述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图6)。
1768~1831年,清朝王清任也在解剖30具尸体的基础上,著述了《医林改错》,修正了许多解剖学内容(图7)。
1867年,我国近代第一代西医黄宽在南华医学校承担解剖学、生理学教学期间,第一次在中国使用尸体进行解剖教学(图8)。
1893年,北洋医学堂开设了《人体解剖学》课程,至此,解剖学在中国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30年代,电子显微镜问世,使形态科学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 1994年,运用计算机技术将人体断层标本图像进行数字重建,美国Colorado大学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数字虚拟人”。二十世纪末,我国著名解剖学家钟世镇院士也开展了“数字虚拟人”的研究(图9)。
综上所述,形www.med126.com/wsj/态科学研究随着研究手段和方法的不断革新而发展,经历了大体解剖学、显微解剖学、超微结构解剖学等阶段。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