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针灸学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针灸学-电子教材附篇 针灸文献:第九章 子午流注针法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4 字体:

第九章   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针法是以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运用干支以推算经气流注盛衰开合,按时取穴的治疗方法,是我国时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经》有天人相应、气血流注、候气逢时针刺的思想。这是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界对人体气血运行有直接影响,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如果生病,也会因时空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而产生“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病情变化。

子午流注针法,即根据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运用干支配合脏腑、干支计年计月计日计时推算每天气血运行盛衰与经穴开合时间,取用相应的值时开穴,进行针灸治疗。《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素问·刺法论》已经有待时取穴的经验:“木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厥阴之井……火欲发郁,亦须待时,君火相火,当刺包络之荥……土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太阴之俞……金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手太阴之经……水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少阴之合,”《灵枢·本输》应用了阴经井穴属木,阳经井穴属金的五行刚柔原则。《难经》对“阴井木、阳井金”做了具体全面的阐述。再如,《灵枢·卫气行篇》认为,“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故曰: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此言气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之,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分而刺之,病在于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标幽赋》说,“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候气刺穴可以估计疾病的治愈时期,更能据气的虚实施以补泻手法,运用针灸达到治病的目的。

子午流注针法,在金元时代创立应用,至明代已经盛行。现代仍然得到临床重视。

一、子午流注的含义

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记述年、月、日、时。子是地支的第一数,午是地支的第七数。子午合用具有时辰、阴阳、方位的含义。子午是日夜年份的两个起点。从时辰看,一天十二时辰,子时是夜半,午时是中午;一年中,子是农历十一月,为冬至节所在,午是农历五月,是夏至节所在。子时为阴之极,阴极生阳,故半夜子时后即一阳初生;午时是阳之极,午时后即一阴初生。流注意为流水输注,比喻人体气血运行输注经脉腧穴的时辰。这种流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与季节日月时辰变化紧密相关。《灵枢·卫气行》认为,“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因此,子午流注是指古代医家观察天地、日月、阴阳、四季变化对人体的影响,用人与天地相应观点,运用“择时选穴”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

二、子午流注针法的组成

子午流注针法由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与天干地支配合脏腑时辰两大部分组成。

(一)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

《灵枢·本输》记载五输穴的部位,并符合“阴井木,阳井金”的www.med126.com阴阳五行配合规律。《难经》、《千金要方》、《玉龙歌》都重视五输穴在针灸治疗的重要作用。五输穴与五行配合关系见表1。

表1   五输穴与脏腑阴阳五行配合表

阳 经   六   输

阴 经 五 输

   五输穴 

脏腑

五输穴

脏腑

胆(水)

窍阴

侠溪

临泣

丘墟

阳辅

阳陵泉

胆(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小肠(火)

少泽

前谷

后溪

腕骨

阳谷

小海

心(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胃(土)

厉兑

内庭

陷谷

冲阳

解溪

足三里

脾(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大肠(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合谷

阳溪

曲池

肺(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膀胱(水)

至阴

通谷

束骨

京骨

昆仑

委中

肾(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三焦(相火)

关冲

液门

中渚

阳池

支沟

天井

心包(相火)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附:五输穴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可及。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见。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经。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

中冲劳宫心包经,大陵间使曲泽应。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绕。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二)天干地支

天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字,等于1、2、3、4、5、6、7、8、9、10,10个数,又称十天干。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字,等于1、2、3、4、5、6、7、8、9、10、11、12 ,12个数,又称十二地支。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指出:“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乙、子甲相合,命曰岁立。”甲与子配合,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依次排列,从第一个甲子,轮到下一个甲子,须要60次。这就是60环周法,也称作60花甲子。它是古人计算年、月、日、时的必用符号。如甲子可表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等。参见表2与表3。

表2 天干地支配合表

代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天干

地支

表3    干支配合六十环周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十二地支可单独与十二个月、十二个时辰相配。见表4与表5。

表4 十二地支配十二月表

地支

月份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表5 十二地支配十二时辰表

地支

(时辰)

时间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在干支中,天干属阳,地支属阴。单数为阳、双数为阴。这是不变的。即天干中,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已、辛、癸为阴。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属阳,丑、卯、巳、未、酉、亥属阴。

我国统一标准时间为北京时间。北京位于东经116度。在子午流注针法中要求当地时间,应计算两地的时差,成都(东经104度)为(126—104)×4分钟/度=48分钟。

(三)五行与天干、地支、脏腑的配合

在子午流注针法中,根据刚柔相济之理,干支脏腑按五行相生排列。五俞穴与天干、地支的配合见表6。

表6 五俞穴与天干地支的配合

五   俞   穴

阴经属行(五行)

天   干

天干与五行的

化生配合

阳经属行(五行)

天干配脏腑。十天干配合十二脏腑,是纳干法的基础,如甲配胆、乙配肝、丙配小肠与三焦,丁配心与心胞、戊配胃、己配脾、庚配大肠、辛配肺、壬配膀胱、癸配肾。十二脏腑归属相应的十二经脉。在逐日开穴时,按照井荥俞经合的流注次序、根据当日的天干时辰,依次取所属脏腑的腧穴。应熟记口诀: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

三焦阳府须归丙,包络从阴丁火旁。阳干宜纳阳之府,脏配阴干理自当。

地支配脏腑。十二地支与脏腑相配,是纳支法的基础,以十二时辰代表十二经来取穴。这个流注,是从中焦开始,经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至肺。子配胆、丑配肝、寅配肺、卯配大肠、辰配胃、巳配脾、午配心、未配小肠、申配膀胱、酉配肾、戌配心包、亥配三焦。十二脏腑相应十二经脉。歌诀如下。五行与天干地支脏腑相配关系见表7。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午从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表7 五行与干支脏腑相配表

五行

天干

地支

未  亥

午  戌

脏腑

小肠 三焦

心 包络

大肠

膀胱

经脉

胆经

肝经

小肠经

三焦经

心 包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膀胱经

肾经

三、年月日时干支的推算

子午流注针法以时间为基础,首先推算当时的年月日时的干支,再结合阴阳、五行、脏腑,按时选取五输穴进行针刺治疗。推算方法简述如下。

(一)年干支计算方法

《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年的干支始于甲子,年的干支天干从甲开始顺序排列,年的地支从子顺序向下排列。一般用六十环周表查出当年的干支。

计算年干支的方法,取当年的公元数减去3,得出的数值除以60,余数是该年的干支顺序数。如求2000年的年干支。

(2000-3)÷60=……余17

查六十环周表,顺序17位在庚辰,故2000年是庚辰年。

(二)月干支计算方法

计算月干支以农历计。一年有12月,配十二地支,固定不变。正月建寅,每年正月是寅,2月是卯,3月是辰,4月是巳,5月是午,6月是未,7月是申,8月是酉,9月是戌,10月是亥,11月是子,12月是丑。可记住歌诀来推算。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为头,丙辛之年庚寅上,

丁壬壬寅顺行流,若言戊癸何方起,甲寅之上去寻求。

歌诀是说甲年、己年正月必是丙寅,乙年庚年正月必是戊寅,丙年辛年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正月必是庚寅,丁年壬年正月必是壬寅,戊年癸年正月必是甲寅。现列表速查正月干支。见表8。

表8 2000年~2019年正月干支表

2000正月戊寅

2001正月庚寅

2002正月壬寅

2003正月甲寅

2004正月丙寅

2005正月戊寅

2006正月庚寅

2007正月壬寅

2008正月甲寅

2009正月丙寅

2010正月戊寅

2011正月庚寅

2012正月壬寅

2013正月甲寅

2014正月丙寅

2015正月戊寅

2016正月庚寅

2017正月壬寅

2018正月甲寅

2019正月丙寅

求2000年3月的干支。

2000年正月干支为戊寅,依六十环周表顺次推算,本年的2月干支为己卯,3月干支即为庚辰。

月天干公式(基数8+当年天干代表数)÷10=……余数。

求2000年正月的干支。查2000年为庚辰年,庚为7。

(8+7)÷10=……余5  5是戊的代表数。

2000年的正月天干为戊,正月干支必为戊寅(正月建寅)。其它各月的干支按六十环周表依次推算。如2000年各月干支如下:

月份

正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干支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三)日干支的计算方法

日干支用公历推算有化简方法。首先应知:当年元旦的干支代数;每月干支应加的基数;闰年自3月起都加1;当天的日数。有了这四点,便可推算当年任何一天的干支。

1.当年元旦干支  求当年元旦干支,先求出当年与2001年的年数差x(即当年年数-2001),然后用公式计算。注意,余数凡逢1次闰年后加1,逢3次闰年后加3,依次类推。

求元旦天干(365×x+1)÷10=……余数

如2002年元旦天干为(365×1+1)÷10=……余6,为己

求元旦地支(365×x+1)÷12=……余数

如2002年元旦地支为(365×1+1)÷12=……余6,为巳

2002年元旦干支为己巳。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所求余数应加1,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所求余数应加2,依次类推。现列表查速元旦干支,见表9。

表9 公元2000年~2023年元旦干支表

闰   年

平    年

年  份

元旦干支

年  份

元旦干支

年  份

元旦干支

年  份

元旦干支

2000

戊午

2001

甲子

2002

己巳

2003

甲戌

2004

己卯

2005

乙酉

2006

庚寅

2007

乙未

2008

庚子

2009

丙午

2010

辛亥

2011

丙辰

2012

辛酉

2013

丁卯

2014

壬申

2015

丁丑

2016

壬午

2017

戊子

2018

癸巳

2019

戊戌

2020

癸卯

2021

己酉

2022

甲寅

2023

已未

2.每月干支应加的基数  12个月干支应加的基数是根据日数与干支循环关系推算得出的,天干的基数从1月至12月顺次为0、0、8,9、9、0,0、1、2,2、3、3。地支的基数顺次为0、6、10,5、11、6,0、7、2,8、3、9。熟记便于应用。见表10。

表10 各月干支应加基数表

   月份

年 基

别   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年

0

0

8

9

9

0

0

1

2

2

3

3

0

6

10

5

11

6

0

7

2

8

3

9

闰   年

3月以后余数加1

求日干:(元旦天干数+所求日数+各月天干基数)÷10=……余数

求2002年4月5日的干支。2002年元旦干支为己巳(6,6)。

(6+5+9)÷10=……余10,为癸。4月的天干基数9。

求日支:(元旦地支数+所求日数+各月地支基数)÷12=……余数

(6+5+5)÷12=……余4,为卯。4月的地支基数5。

2002年4月5日为癸卯日。注意,凡闰年3月以后余数均加1。

(四)时干支的计算方法

时干支的推算,歌诀是:甲己起甲子,乙庚起丙子,丙辛起戊子,丁壬起庚子,戊癸起壬子。意指甲日与己日的十二时辰,都是从甲子开始,乙日、庚日从丙子开始,丙日、辛日从戊子开始,丁日、壬日从庚子开始,戊日、癸日从壬子开始。见时干支表解表11。

表11 时干支表解

日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时干支 甲 丙  戊  庚 壬

子 子  子  子 子

十二地支配十二时辰都是从子时(23~1时)开始、固定不变。天干可从口诀推算得出,也可用公式计算得出:

如2002年4月5日为癸卯日,则该日子时为壬子,根据六十环周表,可推知全天各时辰的时干支。

求时干:(基数9+当时天干代表数)÷10=……余数

求2002年4月5日(癸卯日)子时的天干,(9+10)÷10=……余9,为壬

4月5日子时为壬子时。据六十环周表,即可推知。2002年4月5日各时辰的干支如下:

时辰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

干支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四、子午流注针法的运用

子午流注针法有两种,一为按天干开穴,又称纳干法,或称日干子午流注;一为按地支开穴,又称纳支法,或称时支子午流注。

(一)时支子午流注

时支子午流注,也称纳子法,纳支法。这是根据每日气血输注十二经的地支时辰,病症之虚实,配合五行生克穴位,取穴治病的方法。有两种取穴法:一种是按一天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各配一经,在这个时辰内,该经从起点到终点的任何腧穴都可以选用。例如,肺经病,每日寅时都可取肺经从中府到少商的任何腧穴针刺治疗。此方简便易行。另一种是根据气血流注到某经的时辰,再结合五俞穴,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进行针刺治疗。纳子法是依据“日周期”,用本经的井、荥、俞、经、合五俞穴配属木火土金水五行,根据气血流注本经的时间,在每日的十二个地支时辰按时开穴。开穴的原则: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在气血流经本经的时辰,本经气血最虚,取母穴用补法,可以扶正补虚,使气血通畅。若本经为实证,则取子穴以泻之。

气血于寅时由肺经流注,卯时流注大肠,依次为胃、脾、心、小肠、膀胱、肾、胃、心包、三焦、胆,丑时流注肝经,再至肺经,周而复始。可记歌诀。见表12。

肺寅大卯胃辰寅,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表12 气血流注十二经时辰表

经脉

大肠

时辰

时间

23-1

1-3

3-5

5-7

7-9

9-11

经脉

小肠

膀胱

心包

三焦

时辰

时间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举例:在气血输注本经的时间,实证取本经所属“五行”之子穴泻之。如肺热咳嗽的实证,于寅时泻尺泽(水)。即金生水、水为金之子。虚证取本经所属“五行”之母穴补之。如肺虚气喘,于卯时补太渊(土),土生金,土为金之母。

如果补泻时间已过,或不虚不实证,或遇有急症,可取本经本穴或原穴。见表14。

表14 时支子午流注补泻腧穴表

经脉

本穴

原穴

腧穴

时辰

腧穴

时辰

肺(金)

太渊(土)

尺泽(水)

经渠(金)

太渊

大肠(金)

曲池(土)

二间(水)

商阳(金)

合谷

胃(土)

解溪(火)

厉兑(金)

足三里(土)

冲阳

脾(土)

大都(火)

商丘(金)

太白(土)

太白

心(火)

少冲(木)

神门(土)

少府(火)

神门

小肠(火)

后溪(木)

小海(土)

阳谷(火)

腕骨

膀胱(水)

至阴(金)

束骨(木)

通谷(水)

京骨

肾(水)

复溜(金)

涌泉(木)

阴谷(水)

太溪

心包(相火)

中冲(木)

大陵(土)

劳宫(火)

大陵

三焦(相火)

中渚(木)

天井(土)

支沟(火)

阳池

胆(木)

侠溪(水)

阳辅(火)

临泣(木)

丘墟

肝(木)

曲泉(水)

行间(火)

大敦(木)

太冲

在纳子法中,还有一种按时循经取穴,以一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属一经,即寅属肺,卯属大肠,辰属胃,巳属脾,午属心,未属小肠,申属膀胱,酉属肾,戌属心包,亥属三焦,子属胆,丑属肝。某经有病患,即于某时采用某经的经穴针刺治疗。如肺经有病,在寅时取肺经的穴位针刺。脾有病,在巳时针刺脾经的穴位。

(二)日干子午流注

日干子午流注,也称纳甲法,纳干法。这是根据每日气血输注十二经的天干时辰,进行配穴针刺治病的方法。首先推算患者来诊的年、月、日、时干支,再以经脉五输穴的五行相生规律而顺次开穴。有三种取穴法。

第一种为按值日经的天干,每日分配一经,在该日内开取该经的任何腧穴,都可治疗该经病症。如肝病,乙日一天内任何时辰都可开取肝经从大敦至期门的任何腧穴进行针刺治疗。其它经可以仿照类推。

第二种是按时的天干,在这个天干时辰内开取该经的任何一个五俞穴,都治疗该经的病症。如肝病,只要在乙时,都可开取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中的一个腧穴针刺治疗。其它时辰依次类推。

第三种由按时开穴,循经开穴两部分组成。具体方法是:

1.按时开穴:按时开穴的取穴规律是根据日、时的干支,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本着阳进阴退的规律循环,只适用于开井穴。

阳进是指天干为阳主进,即从甲→乙→丙……。阴退是指地支为阴主退,即从戌…>酉…>申…>……。干支相配,必须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戌是地支中阳支的最末,故阴退从戌开始。阳进阴退是推算次日的干支取井穴时辰的方法。如甲日甲戌时开窍阴,要推算乙日开井穴的时辰,就要根据阳进阴退的原则,天干从甲进一为乙,地支从戌退一为酉,故乙日开井穴大敦应在乙酉时。癸日肾经井穴的开穴时间不能在癸丑,应在亥时,是因为每日每经值日十一时,十日累积十时形成的。见表15。

表15 日干子午流注按时开“井”穴表

日干

时辰

甲→

戌…>

乙→

酉…>

丙→

申…>

丁→

未…>

戊→

午…>

己→

巳…>

庚→

辰…>

辛→

卯…>

壬→

寅…>

经脉

小肠

大肠

膀胱

井穴

窍阴

大敦

少泽

少冲

厉兑

隐白

商阳

少商

至阴

涌泉

2.循经开穴:日干子午流注的开穴,除了本“阳进阴退”原则开取井穴之外,并根据时干配合脏腑阴阳,依五输穴五行相生顺序来开取五输各穴,要推算一天中的时干开穴,本着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并按五输五行相生的顺序开穴。

先推算患者来诊断的时干支,结合经脉流注和五输穴相生顺序开穴。如甲日胆经主气,在甲戌时开胆经的井穴窍阴,甲戌的下一个时辰为乙亥,为阴时,阳时逢阴时为闭,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丙子,属阳,阳日遇阳时则有穴可开,按经穴相生的顺序,胆属木,木能生火,小肠属火,故应开小肠经穴,窍阴属金,金能生水,小肠经的水穴是前谷,故丙子时当开前谷穴;丙子时后是丁丑时,属阴,天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戌寅时,属阳,本着经穴相生的规律,应开胃经的俞穴陷谷穴。根据返本还原的规律,同时要开胆经的原穴丘墟穴。再下一个时辰是己卯,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庚辰,属阳,按经穴相生,开大肠经阳溪穴;下一个时辰是辛巳,属阴,无穴可开;再下一个时辰是壬午,属阳,按经穴相生,当开膀胱经委中;下一个时辰是癸未,属阴,无穴可开;最后一个阳时是甲申,甲日两见甲叫日干重见,因为天干10个,经脉12条,10天干不够配12经,所以必然反复重见,即甲日重见甲,乙日重见乙等。五输穴开完后,重见如何开穴?甲申如何开穴?这就要应用阳经气纳三焦,阴经血归包络和阳经纳穴他生我,阴经纳穴我生他的规律来开穴。即阳干重见必是纳入三焦而开三焦经穴;阴干重见必定纳入包络而开心包经穴。因此,根据阳经纳穴他生我的原则,甲申时应开三焦经的水穴液门穴。根据阴经纳穴我生他的原则,乙未时应开心包络的火穴劳宫穴。现将甲胆主气、乙肝主血定穴表作对照,见表16,表17。

表16 甲胆主气定穴表

时辰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已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日干重见

经脉

闭穴

小肠

闭穴

闭穴

大肠

闭穴

膀胱

闭穴

三焦

气纳三焦

五俞

穴位

井(金)

窍阴

荥(水)

前谷

俞(木)

陷谷

经(水)

阳溪

合(土)

委中

纳(水)

液门

他生我

过原

戊寅时已过开丘墟,为返本还原

表17 乙肝主血定穴表

时辰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日干重见

经脉

闭穴

闭穴

闭穴

闭穴

闭穴

心包

血归包络

五俞

穴位

井(木)

大敦

荥(火)

少府

俞(土)

太白

经(金)

经渠

合(水)

阴谷

归(火)

劳宫

我生他

过原

己丑时巳过开太冲,为还本还原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按天干进行推算,熟记便于应用,全部录出。

 1.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寻,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2. 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

癸巳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火穴荥。

3. 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祛黄,

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详。

4.丁日未时心少冲,己酉大都脾土逢,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

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巳包络大陵中。

5. 戊日午时厉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壬戌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原,

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穴支沟刺必痊。

6. 己日巳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

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

7. 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胱通谷之,甲占临泣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归。

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宜,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8. 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

巳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

9. 壬时寅时起至阴,甲辰胆脉侠溪荥,丙午小肠后溪俞,返求京骨本原寻,

三焦寄有阳池穴,返本还原似的亲,戊申时注解溪胃,大肠庚戌曲池真,

壬子气纳三焦寄,井穴关冲一片金,关冲属金壬属水,子母相生恩义深。

10.癸日亥时井涌泉,乙丑行间穴必然,丁卯俞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溪原,

包络大陵原并过,己巳商丘内踝边,辛未肺经合尺泽,癸酉中冲包络连,

子午截时安定穴,留传后学莫忘言。

阳日遇阴日不开穴,阴日遇阳日不开穴,有甲与己合的取穴法。即甲日用己日的穴,乙日用庚日的穴,丙日用辛日的穴,丁日用壬日的穴,戊日用癸日的穴,称作刚柔相配。为了解决过时闭时无穴可开,可用时辰的天干决定开穴的经脉,即甲时胆,乙时肝,丙时小肠,丁时心,戊时胃,己时脾,庚时大肠,辛时肺,壬时膀胱,癸时肾经。也可根据时辰的地支,增补穴位。阳经按阳时补穴,即子补井、寅补荥、辰补俞、午补经、申补合、戌补纳(穴);阴经按阴时补穴,即丑补井,卯补荥,巳补俞,未补经,酉补合,亥补纳(穴)。这样,所有的时辰都有了开穴。

反克取穴法能将10日共120个时辰纳甲法所要开的穴位全部开出,可供临床应用时速查。见表19。

表19 一、四、二、五、三、○反克取穴表

常规

0

五输纳穴

纳、归

六甲

干支

甲日,甲

己日,甲子

戊日,甲寅

丁日,甲辰

丙日,甲午

乙日,甲申

穴名

窍阴

阳辅

侠溪

阳陵泉

临泣

液门

六乙

干支

乙日,乙酉

己日,乙亥

己日,乙丑

戊日,乙卯

丁日,乙巳

丙日,乙未

穴名

大敦

中封

行间

曲泉

太冲

劳宫

六丙

干支

丙日,丙申

庚日,丙戌

庚日,丙子

己日,丙寅

戊日,丙辰

丁日,丙午

穴名

少泽

阳谷

前谷

小海

后溪

中渚

六丁

干支

丁日,丁未

辛日,丁酉

庚日,丁亥

庚日,丁丑

己日,丁卯

戊日,丁巳

穴名

少冲

灵道

少府

少海

神门

大陵

六戊

干支

戊日,戊午

壬日,戊申

辛日,戊戌

辛日,戊子

庚日,戊寅

己日,戊辰

穴名

厉兑

解溪

内庭

足三里

陷谷

支沟

六己

干支

己日,己巳

癸日,己未

壬日,巳酉

辛日,己亥

辛日,己丑

庚日,己卯

穴名

隐白

商丘

大都

阳陵泉

太白

间使

六庚

干支

庚日,庚辰

甲日,庚午

癸日,庚申

壬日,庚戌

壬日,庚子

辛日,庚寅

穴名

商阳

阳溪

二间

曲池

三间

天井

六辛

干支

辛日,辛卯

乙日,辛巳

甲日,辛未

癸日,辛酉

壬日,辛亥

壬日,辛丑

穴名

少商

经渠

鱼际

尺泽

太渊

曲泽

六壬

干支

壬日,壬寅

丙日,壬辰

乙日,壬午

甲日,壬申

癸日,壬戌

癸日,壬子

穴名

至阴

昆仑

通谷

委中

束骨

关冲

六癸

干支

癸日,癸亥

戊日,癸丑

丁日,癸卯

丙日,癸巳

乙日,癸未

甲日,癸酉

穴名

涌泉

复溜

然谷

阴谷

太溪

中冲

几点说明:

1.日干重见:推算日干时,如甲日胆主气,从甲戌时开井穴,至合穴,最后一个阳时是甲申,两甲日相逢,叫日干重见。

2.值日经:按天干推定某时主气主血的经脉。

3.逢输过原:即“返本还原”,指每逢输穴时,就要开值日经井穴相属的原穴。

4.开穴与闭穴:得时谓之开,失时谓之闭。开时气血正旺,闭时气血渐衰。

5.气纳三焦,开生我穴:三焦主诸气,为阳,凡阳经开到合穴,下一阳经便应气纳三焦,纳本经所属“五行”的母穴,即开生我的穴。见表16,甲胆主气定穴表示例。

6.血归包络,开我生穴:血归包络,为阴,凡阴经开到合穴,下一阴经就要血归包络,纳本经所属“五行”的子穴,即开我生穴。见表17,乙肝主血定穴表示例。

7.经穴规律:即指经生经、穴生穴,为开穴规律。先按日、时天干开值日经的井穴,依次按时辰开值日经的相生经荥穴、俞穴、逢输过原,经穴、合穴,最后阳经气纳三焦,纳本经所属“五行”之母穴。阴经开穴完,最后血归包络,纳本经所属“五行”之子穴。

相关文章
 生理学电子教材:第十一章 内分泌
 病理生理学电子教材(中文):内容提要
 病原生物学教学组织:医学寄生虫学部分2004
 中医药学概论授课教案:下篇各论第四章
 口腔修复学授课教案:戴义齿及修理
 儿科学教学计划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