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妇产科 >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讲稿第四章妊娠生理:第三节胚胎.胎儿发育及其生理特点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4 字体:

第三节 胚胎、胎儿发育及其生理特点

 

 

一、胚胎、胎儿发育的特征

以4周为一个孕龄单位描述胎儿发育的特征。在受精后第6周(即妊娠8周)称为胚胎,是其主要器官分化发育时期。从受精后第7周(即妊娠第9周)起称为胎儿,是其各器官进一步发育成熟时期。兹将胎儿发育特征简述如下:

4周末:可辨认胚盘和体蒂

8周末:胚胎初具人形,头较大,占整个胎体1/2。四肢已具雏形,并能辨认出眼、耳、口、鼻。B型超声下可见早期心脏形成并有搏动。

12周末:胎儿体重约14g,身长约9cm。外生殖器已发生,部分可辨出性别。肠管已有蠕动。

16周末:胎儿体重约110g,身长约16cm。头皮已长出头发,呼吸肌已开始运动,从外生殖器可确认胎儿性别。除胎儿血红蛋白外,开始形成成人血红蛋白。部分经产妇自觉有胎动。

20周末:胎儿体重约320g,身长约25cm。全身有毳毛,皮肤暗红,已有吞咽和排尿功能。从孕妇腹部可听到胎心音。

24周末:胎儿体重约630g,身长约30cm。各脏器均已发育,皮下脂肪开始沉积,皮肤呈皱缩状。

28周末:胎儿体重约1000g,身长35cm。皮下脂肪沉积不多,皮肤粉红色,有时可有胎脂。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已近成熟,可以有呼吸运动,但肺泡Ⅱ型细胞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较少。胎儿若在此期娩出,可以存活,但死亡率很高,多数由于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所致。

32周末:胎儿体重约1700g,身长约40cm。皮肤深红,面部毳毛已脱落,生活力尚可。出生后注意护理,可以存活。

36周末:胎儿体重约2500g,身长约45cm。皮下脂肪较多,面部皱褶消失,指(趾)甲已达指(趾)端。出生后能啼哭和吸吮,生活力良好。此时出生多能存活。

40周末:胎儿体重约3400g,身长约50cm。发育成熟,胎头双顶径值大于9.0cm。皮肤粉红色,皮下脂肪多,头发粗,长度>2cm。外观体型丰满,除肩、背部有时尚存毳毛外,其余部位的毳毛均已脱落。指(趾)甲超过指(趾)端。男性胎儿睾丸下降于阴囊中,女性胎儿大小阴唇发育良好。出生后哭声响亮,吸吮能力强,肌肉张力增强,四肢活动频繁,出生后能很好存活。

临床常用身长、体重来判断胎儿月份

妊娠20周前:身长=妊娠月数的平方(cm)

体重=妊娠月数的平方×2(g)

妊娠20周后:身长=妊娠月数×5(cm)

体重=妊娠月数的立方×3(g)

二、胎儿的生理特点

㈠循环系统

1.解剖学特点

①脐静脉一条,接受来自胎盘的含氧高的血液。生后胎盘循环停止,脐静脉闭锁成肝圆韧带,脐静脉的末支——静脉导管闭锁成静脉韧带。

②脐动脉两条,来自胎儿的血液经脐动脉进入胎盘与母血进行物质交换,生后脐动脉与相连的闭锁腹下动脉形成腹下韧带。

③动脉导管位于肺动脉及主动脉弓之间,生后动脉导管闭锁成动脉韧带。

④卵圆孔位于左右心房之间,右心房的血液经卵圆孔直接进入左心房。生后由于肺循环建立,胎盘循环停止,卵圆孔于生后数分钟即开始关闭,多于出生后6~8周完全闭锁,极少终生未闭锁者,也少有临床症状。

2.血循环特点来自胎盘含氧量高的血液经脐静脉沿胎儿腹前壁进入体内分为三支:

一支直接入肝,一支与门静脉汇合入肝,此两支的血液经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另一支为静脉导管直接入下腔静脉。

4-3胎儿、胎盘的血液循环

血液汇合入右心室,随后进入肺动脉。由于胎儿肺尚未执行呼吸功能,肺循环阻力较大,肺动脉大部分血液经动脉导管流入主动脉,仅约1/3的血液入肺后再经肺静脉流回到左心房。左心房含氧丰富的血液进入左心室,继而注入升主动脉,分送到头、颈、上肢及心脏本身,主要先保证脑发育的需要。当血液流经降主动脉时,由于加入了从动脉导管来的含氧量少的血液,故躯干、下肢获得的是含氧量中等的血液。降主动脉的血液除小部分到腹腔器官、盆腔和下肢外,大部分血液经腹下动脉由脐动脉送至胎盘,与母体血液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可见胎儿体内无纯动脉血,而是动静脉混合血,只是流经各部位的血液血含氧量有程度上的差异。

㈡血液

1.红细胞生成约于受精后3周末胎儿血循环建立,其红细胞主要来自卵黄囊。于妊娠10周,红细胞的主要生成器官是肝,继而骨髓、脾逐渐有造血医学招聘网卫生资格考试网功能。至足月妊娠时骨髓产生90%红细胞。于妊娠32周时产生大量红细胞生成素,使孕32周以后的早产儿和足月儿的红细胞数均增多,约为6.0×1012/L。因为胎儿红细胞的生命仅为成人的2/3,故需不断生成红细胞。

2.血红蛋白生成血红蛋白在原红细胞、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内合成,包括原始血红蛋白、胎儿血红蛋白和成人血红蛋白。随妊娠进展,血红蛋白不仅数量增多,而且逐渐由原始型向成人型过渡。在妊娠前半期,均为胎儿血红蛋白,至妊娠最后4~6周,成人血红蛋白增多,至分娩时仅约25%红细胞含胎儿血红蛋白。含胎儿血红蛋白的红细胞,对氧有较高的亲和力。

3.白细胞生成妊娠8周以后,胎儿血液循环中出现粒细胞。妊娠12周,胸腺、脾产生淋巴细胞,成为体内抗体的主要来源。足月妊娠时白细胞计数约为(15~20)×109/L。

㈢呼吸系统

胎儿呼吸系统是由母儿血液在胎盘绒毛间隙进行气体交换完成的。出生前胎儿必需具有发育完好的呼吸道(包括气管至肺泡)、肺循环、呼吸肌,而且能在中枢神经系统支配下协调活动才能生存。B型超声检查可见妊娠11周的胎儿已有胸壁运动,妊娠16周时已出现能使羊水进入呼吸道的呼吸运动,具有使肺泡扩张和生长的作用,若出现胎儿窘迫时,正常呼吸运动可暂时停止,或出现大喘息样呼吸运动。

㈣消化系统

妊娠11周时小肠已有蠕动,胃肠功能在妊娠16周时已基本建立,胎儿吞咽羊水、吸收水分并排出尿液以控制羊水量。尽管胎儿蛋白水解能力尚未发育成熟,但其胃肠却已能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及其他可溶性营养物质,但其吸收脂肪功能较差,因其不能将脂肪乳液化。

胎儿肝功能不健全,肝内缺乏许多酶,因此不能结合因红细胞破坏产生的大量游离胆红素。胆红素主要经胎盘由母体肝代谢后排出体外。仅有小部分在肝内结合,经胆道排入小肠氧化成胆绿素,其降解产物使胎粪呈黑绿色。此外,胎肝也参与妊娠期雌激素的代谢。

㈤泌尿系统

妊娠11~14周胎儿肾已有排尿功能,14周胎儿膀胱内已有尿液。妊娠中期后,胎儿尿液是羊水的主要来源。

㈥内分泌系统

于妊娠第6周胎儿甲状腺开始发育,约在妊娠12周已能合成甲状腺素。胎儿肾上腺发育良好,其重量与胎儿体重之比远超过成人,且胎儿肾上腺皮质约占肾上腺的85%以上,能产生大量甾体激素,与胎儿肝、胎盘、母体共同完成雌三醇的合成与排泄。因此,测定孕妇血或尿液雌三醇值,已成为了解胎盘功能常用的方法。

㈦生殖系统及性腺分化发育

男性胎儿睾丸发育较早,妊娠第9周开始分化,逐渐发育至妊娠14~18周形成细精管。当有了睾丸时,刺激间质细胞分泌睾酮,促使中肾管发育,支持细胞产生副中肾管抑制物质,使副中肾管发育受到抑制而退化。睾丸于临产前降至阴囊内,右侧睾丸高于左侧且下降较迟。

女性胎儿卵巢发育稍晚,于妊娠11~12周卵巢开始分化。因缺乏副中肾管抑制物质而致副中肾管系统发育,形成阴道、子宫、输卵管。

三、中医对胎儿发育特征的认识

中医最早在《内经》中即有关于胎儿发育情况的记载。《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此后有许多论述胎儿发育情况的记载,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上》中载有北齐徐之才“逐月养胎方”,其中的描述较切合实际:“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体成,五月胎动,六月筋骨立,七月毛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气入胃,十月诸神备,日满即产矣。”说明古人对胎儿的发育、成熟已有详细的观察。

 

相关文章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讲稿:第一节 葡萄胎
 内科学实习指导:泌尿系统疾病
 内科学图片库:炎症性肠病阿米巴痢疾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讲稿:第七节  急性肾盂肾
 药理学实验指导: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
 外科手术学教学资源:胃肠外科胃次全切除胃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