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药物化学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天热药物化学-电子教材:第七章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4 字体:

第七章  三萜及其苷类(Triterpenoids)

目的要求:

1.掌握羊毛甾烷型、达玛甾烷型、齐墩果烷型、乌苏烷型、羽扇豆型的结构特征和典型代表化合物。

2.掌握三萜类化合物的溶解性、显色反应及皂苷的特性,三萜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特征、质谱裂解的规律(RDA裂解)

3.了解三萜类化合物的定义、分布、生物活性及分类,原萜烷型、葫芦烷型、何伯烷型、异何伯烷型和其他类型的结构特征。

4.了解皂苷苷键的裂解反应,三萜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的特征,三萜类化合物及三www.med126.com/Article/萜皂苷的提取分离方

5.熟悉人参甘草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特殊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和生物活性。

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一节   

  1.概念:多数三萜类衍生物的基本骨架是由6个异戊二烯单位、30个碳原子组成的。有的以游离的形式存在,有的则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该苷类化合物多数可溶于水,水溶液振摇后产生似肥皂水溶液样泡沫,故被称为三萜皂苷,该类皂苷多具有羧基,所以有时又称之为酸性皂苷。

2.分布:在植物界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大部分分布于五加科、豆科、桔梗科、远志科等。

3.生物活性:抗炎,抗肿瘤,抗菌和抗病毒,降低胆固醇,杀软体动物,抗生育等活性。

4.生物合成:三萜是由鲨烯经过不同途径环合而成,鲨烯是由倍半萜金合欢醇的焦磷酸酯尾尾缩合而成。

第二节 生物合成

第三节 四环三萜

1.达玛烷型

  达玛烷型四环三萜从环氧鲨烯由全椅式构象形成,其结构特点是8位有角甲基,且为b-构型。此外13位连有b-H,10位有b-CH3,17位有b-侧链,C-20构型为R或S。如20(S)原人参二醇、20(S)原人参三醇、枣仁皂苷A和B。

A/B、B/C、C/D环为反式构型

C10,C8为β-CH3  

C14为α-CH3

C17为β-8个C的侧链

C-20为受性为R或S构型

 
   

水解:人参皂苷50%HAc水解得人参次级苷,HCl水解得人参二醇,Smith降解得原人参皂苷元

溶血:总人参皂苷无溶血作用,人参皂苷A型有抗溶血作用,人参皂苷BC型有溶血作用,

 

人参皂苷 Rb1

2.羊毛脂烷型

A/B、B/C、C/D环均为反式构型。 C10,C13β-CH3

C14 α-CH3

C17为β-8个C的链

C-20为R构型

 

羊毛脂烷型四环三萜是从环氧鲨烯经椅-船-椅构象式环合而成,其结构特点是10、13、14位分别连有b,b,a- CH3,C-20为R构型,A/B,B/C,C/D环均反式。

从中药-灵芝中分离得到的四环三萜化合物ganoderic acid

 
 

3.甘遂烷型

   甘遂烷型四环三萜同羊毛脂环一样,A/B,B/C,C/D环也均为反式,但13、14位连的CH3与羊毛脂烷相反,分别为a,b- CH3,C-20连有a-侧链(20S)。

A/B、B/C、C/D环为反式构型。

C10, C14 β-CH3

C13α-CH3

C17为β-8个C的链

C-20为S构型

 
  

从藤桔属植物Paramignya monophylla的果实分离得到:

 

 3-oxotirucalla-7,24-diene-23-ol

 

4.环阿屯烷型

   环阿屯烷型的基本骨架与羊毛脂烷很相似,差别仅在于环阿屯烷19位甲基与9位脱氢形成三元环。

从中药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中分离到的黄芪苷 I :

5.葫芦烷型

A/B、B/C、C/D均互为反式构型;

C9,C13β-CH3

C14 α-CH3

C17为β-8个C的链

C-20为R构型

 
  A/B环上的取代和羊毛脂烷类型化合物不同,有5b-H,8b-H,10a-H,9位连有b- CH3,其余与羊毛脂烷一样。

从雪胆属植物Hemsleya amabilis中分离得到的 雪胆甲素

cucurbitacin Ia

(6)楝烷型

   由26个碳构成,与其它四环三萜类成分相比,后侧链失去4个碳原子,形成了17b-呋喃环,因此又称为降四环三萜或降四三萜。

C10,C8β-CH3

C13   α-CH3

C17 α-侧链

C20为S构型

 
 


l  从楝科植物Azadirachta indica中分离得到:

]

四环三萜各类的结构特点

类   型

环稠和方式

甲基的构型

 C17

侧链

C20构型

C8

C9

C10

C13

C14

达玛烷

反式

β

β

α

β-8C

R/S

羊毛脂烷

反式

β

β

α

β-8C

R

甘遂烷

反式

β

α

β

β-8C

S

环阿吨烷

反式

三氧环

β

α

β-8C

R

葫芦烷

反式

β

β

α

β-8C

R

楝烷

反式

β

β

α

α- 4C

S

 

第四节 五环三萜类

1.齐墩果烷型

   此类又称b-香树脂烷型。其基本骨架是多氢蒎的五环母核,环的稠合方式为A/B,B/C,C/D环也均为反式,而C/D环为顺式。母核上8个甲基,其中C-4和C-20

位上均有偕二甲基,C-10、C-8、C-17的甲基均为b-型,而C-14的甲基为a-构型。

  

2.乌索烷型   此类又称a-香树脂烷型或熊果烷型。其基本结构与齐墩果烷型不同之处是E环上两个甲基位置不同,即C-19和C-20上各有1个甲基,其中C-19位上的甲基为b-构型,而C-20位上的甲基为a-构型。

3.羽扇豆烷型

   与齐墩果烷型不同点是D环和E环是反式,C-21与C-19连成五元环(E环),并在C-19位上有a-构型的异丙基或异丙烯基取代。

 

 (4)木栓烷型

 

羽扇豆醇   lupeol  R=CH3

白桦醇   betulin  R=CH2OH

白桦酸   beruliric  R=COOH

 
 


五环三萜各类型结构特点

类型

环构型(D/E)

甲基

C4

C5

C8

C9

C10

C13

C14

C17

C19

C20

齐墩果烷型

顺式

αβ

β

β

α

β

αβ

乌苏烷型

顺式

αβ

β

β

α

β

β

α

羽扇豆烷型

反式

α β

β

β

α

β

α异丙基

木栓烷型

顺式

β

β

β

α

β

αβ

 

三、理化性质

1.性状

   (1)三萜类化合物多有较好的结晶;若与糖结合成为苷类,则不易结晶,多为无色无定形粉末,但也有少数为晶体,如常春藤皂苷为针状晶体。

   (2)皂苷多数具有苦而辛辣味,其粉末对人体各部位的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尤以鼻粘膜最为敏感。

   (3)皂苷具有吸湿性,保存时应干燥放置。

   (4)多数三萜皂苷属于酸性。分子中羧基有的在皂苷元部分,有的在糖醛酸部分,在植物体内常与金属离子如钾、钙、镁等结合成盐的形式存在。

2.溶解性

  三萜皂苷元易溶于石油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三萜皂苷可溶于水,易溶于热水,稀醇、热甲醇和热乙醇中。几乎不溶于石油醚、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含水的丁醇或戊醇对皂苷的溶解度较好,因此是萃取皂苷时常用的溶剂。

3.颜色反应

  三萜化合物在无水条件下,与强酸(硫酸、磷酸、高氯酸)、中等强酸(三氯乙酸)、Lewis酸(氯化、三氯化铝、三氯化)作用,会产生颜色变化或荧光。

  原理:主要是使羟基脱水,增加双键结构,再经双键移位、双分子缩合等反应生成共轭双烯系统,又在酸作用下形成阳碳离子盐而呈色。

(1)醋酐-浓硫酸反应

    (2)五氯化锑反应  

(3)三氯醋酸反应 

  

(4)氯仿-浓硫酸反应

  (5)冰醋酸-乙酰氯反应

4.表面活性

皂苷有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作用,多数皂苷的水溶液经强烈振摇能产生持久性的泡沫,并不因加热而消失。用发泡实验可以初步判断皂苷的有无及区别三萜皂苷与甾体皂苷。

   (1)取1g中药粉末,加水10ml,煮沸10min后过滤,取滤液振摇,产生持久性的泡沫(15min以上)呈阳性。含蛋白质和粘液质的水溶液虽也能产生泡沫,但不能持久,很快消失,以此可区别二者。

   (2)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0.1mol/L HCl和0.1mol/L NaOH各5ml,再各滴加3d中药水提取液,振摇1min,如两管形成泡沫持久相同,说明该中药含三萜皂苷;如碱液管的泡沫较酸液管泡沫保持时间长几倍,则证明含有甾体皂苷。

5.溶血作用

   皂苷有使血液中的红细胞破裂的作用,低浓度的水溶液就能产生溶血作用,因此在制备皂苷中药静脉注射液时须做溶血试验。

  单糖链皂苷溶血作用一般较显著;双糖链皂苷,尤其是中性三萜类双糖链皂苷溶血作用较弱或没有溶血作用;酸性皂苷的溶血作用介于二者之间。

  皂苷的溶血作用与其分子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如使难以溶于水的皂苷元与糖以外的物质结合,并使之溶于水后,显示与皂苷有同样的溶血作用,所以溶血作用的有无与皂苷元有关,溶血作用的强弱则与结合的糖有关。

  由于皂苷能与胆甾醇形成沉淀,因此胆甾醇能解除皂苷的溶血毒性。

6.沉淀反应

   皂苷的水溶液可以和一些金属盐类如盐、钡盐、铜盐等产生沉淀。利用这一性质可以进行皂苷的提取和分离。

①酸性皂苷(通常指三萜皂苷)的水溶液加入硫酸铵、醋酸铅或其它中性盐即产生沉淀。

   ②中性皂苷(通常指甾体皂苷)的水溶液则需加入碱式醋酸铅或氢氧化钾等盐类才能生成沉淀。

小结

皂苷的特性

1.无色无定形粉末。溶于水、甲、乙醇和含水丁醇。

2.有辛辣味,刺激性。

3.表面活性:  皂苷水溶液经剧烈振摇后能产生持久性泡沫且不因加热而消失 。

4.溶血作用:皂苷的水溶液大多能破坏红细胞而有溶血作用。

5.皂苷可与胆甾醇生成分子复合物产生沉淀。

6.与金属盐的沉淀反应:皂苷可以与一些金属离子如:Pb2+、Ba2+ 、Cu2+等生成络合物沉淀。

第六节  提取分离

1.三萜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1) 提取:三萜化合物的分离方法大致可分为四类:

  ①用乙醇或甲醇提取,提取物 直接进行分离;

  ②用醇类溶剂提取后,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进行部分提取,然后进一步分离;

  ③制备衍生物再作分离;

  ④由三萜皂苷水解获得。

  (2) 分离:采用反复硅胶吸附柱层析法。  

2.三萜皂苷的提取与分离

(1)提取: 三萜皂苷常用醇类溶剂提取,若皂苷含有羟基、羧基极性基团较多,亲水性强,用稀醇提取效果较好。提取物先用石油醚脱脂,然后再用正丁醇萃取,萃取物再经大孔吸附树脂,得粗皂苷。

  (2)分离:采用分配柱色谱法要比吸附柱色谱法好,常用硅胶为支持剂,以氯仿-甲醇-水为或乙酸乙酯-乙醇-水为洗脱剂。

第七节 结构测定

1.UV

    孤立双键 205-250 nm

   αβ-不饱和羰基242-250nm

   异环共轭双烯240,250,260nm

   同环共轭双烯285nm

2.IR

3.MS

EI-MS DA裂解

  麦氏重排

  

 皂苷类

 FD-MS(场解析质谱)

 FAB-MS(快原子轰击质谱)

 ESI-MS(电喷雾质谱)

 LD-TOF-MS(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

4.NMR

1H-NMR:可提供甲基、烯氢、同氧碳质子的信息

-CH3 δ 0.625~1.50ppm 8个甲基多堆积在一起,不易区分。加入位移试剂可分辨出。

CH=CH  △12 δ4.93~5.50ppm(环内)(m)

  △29δ4.30~5.00ppm (环外)      

   C11=O,△12  烯氢向低场移δ5.55ppm(S)

    △(11),12 2个烯氢δ5.50~5.60ppm (dd)

CH-OH   dd,C3-H,α-健,δ4.00~4.75ppm J=12Hz

  C3-H, β-健,δ5.00~5.48ppm  J=8Hz

13C-NMR:可提供所有碳的信息及构型

  CH3:δ8.9~33.7ppm为23,29-CH3为e健,低场,28和33ppm

C-O:<δ60 ppm

C-O-糖:δ60-90ppm

CH=CH:δ109~160ppm

烯碳化学位移特征

化合物

烯碳δ值

其它碳

△12-齐墩果烯

C12: 122-124

C13: 143-144

11-oxo, △12-齐墩果烯

C12: 128-129

C13: 155-167

C11=O:

 199-200

△11-13,18-epoxy-齐墩果烯

C11: 132-133

C12: 131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132

△11,13(18)-齐墩果烯(异环双烯)

C11: 126-127

C13: 136-137

C12: 126

C18: 133

C13:

 84-85.5

△9(11),12-齐墩果烯(同环双烯)

C9: 157-155

C12: 121-122

C11: 116-117 C13: 143-147

△12-乌苏烯

C12: 124-125

C13: 139-140

△20(29-羽扇豆烯

C29: 109

C20: 150

 复习题

一、简答下列问题

1.三萜类化合物有哪些结构类型,写出其基本结构和其典型的代表化合物。

2.指出人参皂苷A、B、C型、甘草酸、柴胡皂苷、齐墩果酸、熊果酸的结构类型和生物活性。

3.皂苷具有哪些特殊性质?

4.人参总皂苷为什么没有溶血作用?

5.解释皂苷溶血的原因。

 R1 R2

    A -CH3   -Glu(2-1)Glu

 B -H  -Glu(2-1)Glu

 C -Glu   -Glu(2-1)Glu

 D -H  -H

 E -CH  -H

 
6.为什么含皂苷的中药不易制成注射剂,而人参皂苷则可以制成注射剂?

7. 

 

(1)请用虚线划分苷元的异戊二烯单位并给苷元的碳原子编号?

(2)比较这几个化合物在硅胶柱层析时出柱的先后顺序(氯仿-甲醇梯度洗脱)?

(3)若使只水解C28位糖而不水解3位糖应采用何种水解方法?

(4)3位和28位的苷化位移规律有何不同?

(5)归属下列属于D的C-3,12,13,25和28的13C-NMR信号15.4( ),78.9( ),122.8( ),143.2( ),180.2 ppm()

二、选择题

A型题

1.皂苷类化合物常用的显色剂有

A.碘化铋钾  B.醋酐-浓硫酸. C.三氯化铁-铁氰化钾

D.邻苯二甲酸-苯胺  E.3,5-二硝基苯甲酸

2.原人参二醇是

A.β-香树脂醇型 B.α-香树脂醇型 C.达玛烷型 D.羊毛脂烷型 E.甾类

3.人参总皂苷用矿酸水解,不能生成的化合物是

A.单糖 B.人参二醇 C人参三醇 D.齐墩果酸 E.白桦脂酸

4.对皂苷一般性质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量较大,多为无色或白色粉末 B.极性较大,难溶于乙醚和氯仿

C.大多具有发泡性 D.均具有溶血活性 E.多具有粘膜作用

X型题

1具有溶血作用的物质是

A.双糖链皂苷 B.人参总皂苷 C.人参皂苷A型 D. 人参皂苷Ro  E.甘草皂苷

三、完成下列反应式

1.

2  

相关文章
 中西医结合儿科电子教材:第十章 造血系统疾
 中医妇产科学教学用病案
 病理学病理学科简介:病理学科近五年获得的
 护理学基础作业习题:第九章
 外科护理授课教案: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讲稿:第一节 避孕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