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藏族医学 > 藏族医药 > 正文
莪大厦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品名
藏名:莪大夏
汉语拼音
EDAXTA
拉丁名
1.Oxytropis falcata Bunge;2.O.Chiliophylla Royle;3.O.microphylla(Pall.)DC.
英文译名
销售地区
保护品种
中药材基原
为豆科植物镰形棘豆、轮叶棘豆和小叶棘豆的全草。
动植物形态
1.镰形棘豆:多年生草本,密集丛生,高15~25cm,有浓郁臭气及由腺体分泌的粘液。主根明显,圆锥状,微木质化,须根多数,淡黄色。茎极短。分枝繁多。叶基生,呈莲座状,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3~45枚,叶片线状披针形,长7~12mm,宽2~3mm,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均被白色长柔毛和腺体;叶柄与叶轴密被白色长柔毛;托叶1对,大而明显。膜质,下半部与叶柄连生,密被白色长柔毛。花轴从叶腋抽出,稍高于叶轴,长5~14cm,密被白色柔毛和腺点;总状花序由6~10朵花组成;萼筒状,外面被黑、白混生的长柔毛,密生腺点,先端5齿裂,裂齿披针形,长为萼管的1/3;花冠蝶形,紫红色,旗瓣倒卵形,长18~27mm,宽8~12mm,先端圆,下部渐狭成爪,翼瓣比旗瓣短,下部有细长的爪,爪长为翼部的1/2,龙骨瓣最短,顶端有长约2mm的小尖头;雄蕊10,两体;子房具短柄,被白色短柔毛,花柱无毛。荚果镰状长圆形,长约3cm,膨胀,革质,密被白色长柔毛和状腺点,1室,含种子约10枚,微心形,基部有一明显凹陷。
2.轮叶棘豆:多年生矮小草本、高10~15cm。茎极短缩,基部被宿存的托叶和叶柄所包。叶长4~5cm;小叶多数,轮生,卵形或长圆形,长2~3mm,宽约1mm,边缘内卷,两面被短柔毛和腺点。托叶披针形,膜质,密被淡黄色长柔毛和腺点,与叶柄基部连合;叶柄与叶轴被长柔毛和腺点;花3~6朵排成总状花序;总花梗短于叶或与叶近等长,密被长柔毛和腺点;苞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密生腺点;萼齿长为萼管的1/4;花冠紫色,旗瓣长约2.4cm,翼瓣长约2cm,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子房密被绢毛。荚果镰状长圆形,长2~3cm,宽5~7mm,有短柄,被白色与黑色混杂的长柔毛和疣状腺点。
3.小叶棘豆:多年生矮小草本,密丛生,高6~20cm,有浓郁臭气。茎短缩,从基部分枝甚多。托叶与叶柄基部联合,上部彼此分离,外面密被白色绵毛;叶柄与叶轴均密被白色绵毛,小叶多数,轮生,每轮2~4(~6)枚,卵形,长约3mm,宽约2mm,仅幼时上面被稀疏绵毛,两面密生腺点。花序梗长于叶或稍短,密被白色绵毛;总状花序由8~11朵花组成,苞片条状长圆形,被稀疏绵毛和腺点;花萼长10~13mm,被黑色短柔毛,密生腺点;萼齿长为萼管的1/4~1/3;花冠蓝紫色,旗瓣宽卵状矩圆形,长18~22mm,翼瓣稍短;雄蕊10枚,2体(9+1);子房无毛或仅腹缝线有疏生的白色长柔毛。荚果镰状长圆形,长1.5~2cm,宽4~5mm,无毛,密生疣状腺点。
动植物资源分布
1.镰形棘豆:产于西藏、青海、甘肃南部、四川西部;新疆亦有分布。 2.轮叶棘豆产于西藏西部及新疆;印度西北部、阿富汗、克什米尔地区和前苏联(中亚)亦有。 3.小叶棘豆:产于西藏;新疆、印度西北部、克什米尔地区、蒙古、前苏联《东西伯利亚)亦有。
动植物生态环境
1.镰形棘豆:生于海拔2700~5200m的河滩、沙石滩、山坡草地或砾石地、冰川阶地。 2.轮叶棘豆生于海拔4500~5200m的山坡碎石地、河滩。 3.小叶棘豆:生于海拔4000~5000m的高山草甸、河滩、砾石地。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镰形棘豆:花期5~8月,果期7~9月。
小叶棘豆:花期6月,果期7月。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开花盛期采集,去净枯叶,洗净泥土,晒干。
药用部位
以全草入药。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本品多皱缩。根圆锥状,多分枝,微木质化,皮黄褐色至黑褐色,与木质部易剥离,质韧,断面不整齐,类白色。茎长6~25cm,基端分枝甚多。叶柄与叶轴被白色绵毛,小叶多数23~45枚(镰形棘豆)或3~4(~6)枚轮生(小叶、轮叶棘豆),两面密生腺点。花序总状,由3~11朵花组成,花序梗被白色绵毛;花冠蝶形,淡蓝色或黄白色(镰形棘豆)。稀见幼嫩荚果,密生疣状腺点。气臭,味微苦、涩。
显微鉴别:1.镰形棘豆茎(直径2mm)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壁稍厚。皮层组织窄,多裂隙。维管束外韧型,9~11个排成环状。韧皮部较窄。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较宽,导管辐射状排列,射线单列或2列。中央有髓腔。分泌细胞单个或数个成群,分布在皮层内侧、韧皮部和髓边缘的薄壁组织中。
2.镰形棘豆叶轴横切面:半圆形。维管束帽显著。维管束外韧型,8~9个排列成半圆。分泌细胞分布在皮层、韧皮部和维管束帽中。其余结构特征类似于茎。
3.镰形棘豆果荚横切面:腹缝内折横过腔同背缝相连,形成隔膜。外果皮细胞1列,中果皮3~4列,细胞含色素块,内果皮4~5列厚壁细胞排列方向不定,19~20个外韧维管束分布在背腹缝、瓣面和隔膜中。
粉末鉴别:灰白色,非腺毛众多,长100~600μm,径15~46μm,无色,双细胞,顶端锐尖,基部细胞短且壁较薄。导管多见,具螺纹和梯纹两种,以梯纹导管为主,径21~41μm,纹孔呈窄缝。纤维少见,常碎断,径10~41μm,顶端尖,壁厚有少数单纹孔。
中药化学成分
镰形棘豆全草含黄酮类化合物,从总黄酮甙元中分离出结晶Ⅰ和结晶Ⅱ。结晶Ⅰ的化学结构为3、5、4-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即鼠李柠檬素(rhamnocitrin),占总黄酮甙元的20%。结晶Ⅱ结构式待定,占总黄酮甙元的40%。
理化性质
理化鉴别: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20ml,回流10min,放冷,滤过,滤液供下述试验: (1)取滤液2ml,置试管中,加盐酸6滴,加镁粉少量,水浴上加热3min,溶液显鲜红色。 (2)取滤液1滴,点于滤纸上,晾干,喷5%三氯化铝溶液,干后置紫外灯下观察,显出蓝绿色荧光斑点,放置约15min后,日光下显黄色。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中药剂型
散剂,膏剂。
中药制药工艺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镰形棘豆经药理实验结果表明,总黄酮甙元有祛痰作用。其祛痰效果与给药剂量有关。口服后祛痰作用可维持2~3小时,腹腔给药的作用优于口服给药;有较弱的平喘作用。在离体豚鼠气管上有抗组织胺作用,在离体豚鼠空肠上有抗乙酰胆碱的作用,可抑制烫伤性早期渗出反应,抑制蛋清性“关节炎”的肿胀,能增加离体心脏冠脉的灌流量,对心缩力产生抑制作用。对在体心脏可产生心缩短暂加强或抑制减弱的作用。血压呈一过性降低,尔后恢复到原水平或高于原水平。
口服总黄酮甙元,1小时后约有一半药物自胃肠道消失,离体试验表明胃、肠、肝、肾对药物有降解作用。药物吸收后以肾内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脑和肝脏。药物对机体的毒性主要表现在肠道和肝脏,对脑也有一定的影响。其毒性表现主要为肠粘膜水肿,充血,上皮细胞脱落,炎细胞浸润,肝细胞灶性坏死,枯否氏细胞肥大,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可能有升高。心电图可能出现T波扁平或倒置,心律不齐。服药初期,动物不食,腹泻,以后症状自行消失。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筛选
新药的临床评价
实验动物的品种
豚鼠。
方剂组成
药物和剂量
药物配伍
方一:莪大夏、诃子(去核)、藏木香,大株红景天无茎荠草乌安息香,短管耳草翼首草。 方二:莪大夏、山莨菪铁棒锤、安息香、藏菖蒲、渣训膏各等量。再加入少许麝香粉。
药性
微苦,寒。
归经
功效
清热,解毒,生肌愈疮。
性味分类
主治
疫疠病、脉热病、肺热咳喘。外用治黄水病、疽肿毒、疮疡久溃不愈。
用法用量
内服或外用,配方或单用。每次9~12g。
用药忌宜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方一:莪大夏、诃子(去核)、藏木香各200g,大株红景天60g,无茎荠60g,草乌100g,安息香100g,短管兔耳草40g,翼首草40g。共研细粉,治疫疠病、咽喉肿痛、肺热咳喘。一次2~3g,一日2次。
方二:莪大夏、山莨菪、铁棒锤、安息香、藏菖蒲、渣训膏各等量。共研细末,再加入少许麝香粉,兑研均匀。内服清热解毒,愈疮生肌。调酥油或青油,涂抹患处,治疫疽病、疮痈肿、疮疡久溃不愈及外伤出血。
临床运用
治疗气管炎,用鼠李柠檬素分别以口服和穴位离子导入法给药,观察两个疗程(每疗程10天)。口服和离子导入法的监控率分别为18.75%、60.87%;显效率分别为62.5%、78.27%,有效率分别为84.37%和100%。显著性测验(P<0.01)差异显著,表明穴位离子导入法疗效优于口服给药。
各家论述
考证
《如意宝树》记载:“莪大夏为草药之王。外用,生肌愈疮,去骨瘤;内服,涩脉,止血。”让钧多杰说:“莪大夏干黄水,治疫疠。”《图谱》记载:“莪大夏生长在干旱的山坡、河滩,叶厚,细小,卵圆形,花紫色,状如黄芪花,气味芳香浓郁,手捏之有粘性汁液,是治疫病、炭疽、血病、黄水病、疮疖痈肿的良药。”《图鉴》记载:“味微苦、气味浓郁。清热、消肿、驱邪。治疫疠、炭疽。”《晶珠本草》记载:“清热,愈疮,治疫疠、中毒症。”
药物应用鉴别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