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Hu jiao
|
蒙药名 | 胡珠
|
别名 | 炮瓦日,那勒沙木
|
考证 |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称:“(炮瓦日、那勒沙木)叶茎色绿,枝细,果实圆形,有大小及黑白之分也。”《无误蒙药鉴》载:“具绿色,细枝的木本植物之果实。果实极辛,具皱纹,色黑者为佳;味淡,无皱纹,口闭合形,灰黄色者为次之。色黑而具皱纹者为炮瓦日,色白而无皱纹者为那勒沙木也。”上述植物形态及药材形状,与胡椒的特点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文献所载的炮瓦日即蒙医所没用的胡珠(胡椒)。
|
中药材基原 | 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实。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胡椒 Piper nigrum L.
常绿藤本。茎长达5m,多节,节处略膨大,幼枝略带肉质。叶互生,叶柄长1.5~3cm,上面有浅槽;叶革质,阔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8~16cm,宽4~7cm,先端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苍绿色;基出脉5~7条,在下面隆起。花单性,雌雄异株或为杂性,成穗状花序,侧生茎节上;总花梗与叶柄等长,花穗长约10cm;每花有一后状或林状苞片,陷入花轴内,通常具侧生的小苞片;无花被,雄蕊2,花丝短,花药2室;雌蕊子房圆形,1室,无花柱,柱头3~5枚,有毛。浆果球形,直径4~5mm,稠密排列,果穗圆柱状,幼时绿色,熟时红黄色。种子小。花期4~10月,果期10月至次年4月。
生于荫蔽的树林中。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华南及西南地区有引种。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当果穗基部的果实开始变红时,剪下果穗,晒干或烘干后,即成黑褐色,取下果实,通称“黑胡椒”。如全部果实均已变红时采收,用水浸渍数日,擦去外果皮,晒干,则表面呈发白色,通称“白胡椒”。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1)黑胡椒 果实近球形,直径3.5~6mm。表面棕黑色至黑褐色,具隆起的网状皱纹,顶端有细小的柱头残基,基部有自果轴脱落的疤痕。质硬。剥去果肉可见簿壳状内果皮,灰白色或淡黄白色;质坚硬;纵切面最外为极薄的内果皮及棕色种皮,而大部分为种子的外胚乳,淡黄棕色或黄白色,质硬,带粉性,中央有空隙,靠近顶端有细小的胚及内胚乳。气芳香,有刺激性,味辛辣。
以粒大、饱满、色黑、皮皱、气味强烈者为佳。
(2)白胡椒 果实,圆球形或略呈长圆球形,直径3~5mm,顶端稍扁,有微凹陷的小圆脐,基部有小凸起,最外为内果皮,表面发白色或淡黄色,平滑,以扩大镜观察呈凹凸不平状,顶端与基部间有不显著的浅色线纹10~14条。
以个大粒圆、坚实、色白、色味强者为佳。
显微鉴别 黑胡椒横切面:外果皮由1列表皮及2~3列下皮层细胞组成,表皮细胞含暗棕色物,下皮层为薄壁细胞组成,其间夹有较多黄色石细胞群,石细胞类圆形及长圆形,直径15~40μm,壁厚10~20μm,胞腔、孔沟明显,有的含棕色物。中果皮薄壁组织中有大形油细胞分布,并有细小维管束散在。内果皮为1列黄色石细胞,径向40~50μm,切向20~35μm,内壁特厚。种皮为2~3列压缩状长形细胞,棕色至暗棕色,内为1列透明细胞。外胚乳最外2~3列细胞,含细小糊粉粒,向内较大的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并有黄棕色或黄绿色油细胞。
理化鉴别 (1)样品粉末或切片遇浓硫酸显红色,后变为红棕色。(检查胡椒碱)
(2)薄层色谱 取样品粉末2g,加石油醚10m1,密塞振摇,冷浸过夜,滤过并浓缩蒸干,残渣用lml石油醚溶解,作供试品溶液,另取胡椒醛作对照品。取两种溶液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石油醚-乙醚(8:2)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2cm,2,4二硝基苯肼试液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示相同的橘红色斑点。
品质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本品含胡椒碱(C17H19O3)不得少于3.0%。
|
化学成分 | 果实含多种酰胺类化合物:胡椒碱(Piper-ine),次胡椒酰胺(piperylin),胡椒油碱(piperolein)A、B、C。另从胡椒油树脂中分离得二氢胡椒碱(Piperanine)。果实含挥发油,白胡椒约含0.8%,黑胡椒含1.2%~2.6%,油中主要成分为胡椒醛(piperonal),二氢香苇醇(dihydrocarveol),氧化丁香烯(aryophyllene oxide),隐品酮(dryptone),顺式-对(艹孟)烯酸(cisp-2-menthen-l-ol),顺式-对(艹孟)-2,8-二烯酸(cis-p-2,8-mentha-dien-1-ol)及反式-松香苇醇(trans-pinocarrol)等[1,2]。
|
药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味极辛,性热。效轻、燥、糙、锐、浮。
《无误蒙药鉴》:“味极辛。”
|
功效 | 调理胃火,消食,祛巴达干寒。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
制剂 | |
药物分类 | 植物药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志(第三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498
(2)Kiuchi Fumiyuka,et a1.Chem Pharm Bul1,1988,36(7):2452
药理
(1)Mujumdar A M,et a1.Ind J ExP Bio1,1990,28(5):486
(2)北京医学院药理教研组.北京医学院学报,1974,(4):217
(3)Ganesh B B et a1.Nalarung,1987,31(9):913
(4) Mu
|
蒙药名出处 | 《认药白晶鉴》、《无误蒙药鉴》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