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蒙古族医学 > 蒙药 > 正文
东莨菪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汉语拼音
Dong lang dang
蒙药名
哈日-唐普如木
别名
唐曾如木-那赫布,浩日图-唐普如木,额目彦-翁格图,乌兰-唐普如木,尼格温都苏图-伊孙毛道图
考证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称:“黑者(唐普如木)生于低处,茎粗,叶圆,绿色,花污白色,有苞。”《无误蒙药鉴》载:“根极粗,茎分九枝,茎叶黑色,质厚,花纸状,圆形。花黑棕色,毒气扑鼻,具基生叶。果皮硬厚,内含苘麻子状黑色扁平种子多数,具汁。”并附植物形态图1幅。据上述植物形态、附图特征及蒙医临床沿用经验,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唐普如木-那赫布即哈日-唐普如木(山莨菪)。
中药材基原
为茄科植物山茛菪的根。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Maxim) Pascher. 多年生草本,高30~130cm。根粗壮。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叶柄长1.5~5cm;叶片卵形、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0~18cm,宽3~8cm,先端渐尖,边缘波状或有时具不规则三角状齿,下面有疏短柔毛。花单生于叶腋,紫色,俯垂,花梗粗壮;花萼宽钟状,不整齐5裂,果时增大成杯状;花冠宽钟形,长3.5~4.5cm,径4~5cm,5浅裂;雄蕊5,花丝短,着生在花冠近基部;花盘环状,边缘有5个波状浅裂;子房圆锥形。蒴果近球形,包藏于杯状宿存萼中;宿存萼厚革质,长5~7.5cm,径3.5~5cm,有10条凸起的纵脉和明显的网脉,果梗粗壮,长4~7cm。花期6月,果期7~8月。 生于土质肥沃的田埂、村舍周围、向阳背风的山沟或疏灌木林、草丛中。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和西藏等地。
栽培与养殖
采收加工
秋末挖取根部,除去地上部分和须根,洗净泥土,切片,晒干。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较粗大,商品多横切成马蹄状圆片,直径约8cm,有的纵切成不等长的块片,较细的根横切成圆柱状块。表面棕色或灰棕色,粗糙,有多数不规则皱纹,有横长凸起的皮孔,皮部剥落处可见黄白色木部。横切面可见5~10条或更多的同心环纹及放射状裂隙。质较硬而疏松,折断时有粉尘,断面黄白色,不平坦,皮部薄,木部占极大部分。气微,味苦。 以条粗、色棕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栓内层为数列较大的细胞。韧皮射线宽7~10余列细胞,内窄外宽。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3、5或10多个成群,排列成5~7或更多的同心环状。木间韧皮部位于导管群内侧。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砂晶,并含多数类圆形淀粉粒,直径4~10μm。 理化鉴别 (1)取干燥粉末1g,放入50ml带塞锥形瓶中,用氟水0.3ml浸润,15min后加氯仿20m1,冷浸过夜,滤过。取滤液5m1,放于蒸发皿中,置沸水浴上蒸去氯仿,加入发烟硝酸数滴,蒸干后残渣呈黄色,加无水乙醇1~2滴及氢氧化钾1小粒,即显紫堇色。 (2)薄层色谱 取上述滤液5m1,浓缩至适量,作供试品溶液;另取樟柳碱、山莨菪碱、莨菪碱、红古豆碱东莨菪碱为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中性氧化铝薄板上,以二甲苯-丙酮-无水乙醇-二乙胺(50:40:10:0.6)展开20cm,喷以改良碘化秘钾-碘碘化钾试剂(1:1)。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化学成分
地下部分含莨菪碱(hyscyamine),山莨菪碱(anisodamine)[1],红古豆碱(cuscohygrine),东莨菪碱(scopol-amine),樟柳碱(anisodine)[2]。
药理作用
山莨菪碱又名654,其人工合成品名654-2[1]。
1.外周抗胆碱作用  654的化学结构与阿托品类似,有明显的外周抗胆碱作用,能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大鼠、肠和膀胱平滑肌的收缩;能对抗乙酰胆碱对麻醉猫的降压作用。作用强度与阿托品近似。能抑制毛果芸香碱引起的犬唾液分泌。也能扩张和小鼠的瞳孔,能对抗有机磷农药的毒性用[2]。654-2与阿托品一样,主要是一种M胆碱受体阻断剂[3]。
2.抗休克作用  应用654-2治疗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型痢疾等引起的急性感染性休克,取得良好效果,与阿托品相比,具有疗效高和副作用小的优点[4]。
3.其他作用  654-2具有抗氧化和保护溶酶体作用,对实验性肺损伤及实验性肝损伤均有保护作用[5~8]。
炮制方法
取净东莨菪片,用文火炒黄,备用。
性味
味苦、辛,性凉。效糙、浮、燥、腻。有大毒。 1.《金光注释集》:“消化后味苦、辛,性热,效糙、浮、燥、腻。” 2.《呼和必德力亚》:“味辛。”
功效
杀黏虫,消肿,解痉,止痛,强壮。
主治
主治胃痛,霍乱,各种毒性肿毒,疮炭疽,黏疫,脑刺痈各种虫疾。 1.《无误蒙药鉴》:“祛虫,抑制炭疽。” 2.《呼和必德力亚》:“具治制炭疽,痈疽,诸虫疾等功效。”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2g;入丸、散。外用:研末,适量。
注意事项
孕妇,心脏病患者,青光眼患者禁服。
附方
1.治疮痈,脑刺痛 东莨菪(制)3g,麝香3.5g,铁杆蒿16g。制成煮散剂。每次0.6g,每日1次,水煎服。(《蒙药志》三味炭疽汤) 2.治各种毒性肿毒,炭疽 草乌芽、硫黄(制)、多叶棘豆、麝香、黑云香、东莨菪(制)、灵脂、石菖蒲各等量。制成散剂。用醋或香油搅和敷患处。(《蒙药志》炭疽外敷散)
制剂
药物分类
植物药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Minina S A,et a1.C A,1972,76:17764u (2)肖培根,等.中草药,1985,16(6):259 药理 (1)修瑞娟,等.JAMA,1982,247:1548 (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理室,等.中华医学杂志,1973,53(5):269 (3)郭恒恰,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6,8(3):17O (4)北京友谊医院儿科,等.中华医学杂志,1973,53(5):259 (5)李悦山,等.石河子医学院学报,1994,16(4):226
蒙药名出处
《无误蒙药鉴》、《认药白晶鉴》
参考
《中华本草》蒙药卷
相关文章
东莨菪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