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Bing lang
|
苗药名 | |
苗药拼音 | |
别名 | 巴塔
|
考证 |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认药白晶鉴》称:“灰绿色高大树之种子,茎粗细均匀。该树具长绿色叶,种子外裹着三层紧密的麻丝状果皮,内含圆球状棕紫色种子。”《无误蒙药鉴》所述内容同上,并附植物形态图1幅。上述植物形态、附图特征与蒙医所沿用的槟榔特征相符,故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巴塔即高优(槟榔)。
|
中药材基原 | 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种子。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槟榔 Areca catechu L.
乔木,高10~18m,不分枝,叶脱落后形成明显的环纹。叶在顶端丛生;羽状复叶,长1.3~2m,光滑,叶轴三棱形,小叶披针状线形或线形,长30~70cm,宽2.5~6cm,基部较狭,先端小叶愈合,有不规则分裂。花序着生于最下一叶的基部,有佛焰苞状大苞片,长倒卵形,长达40cm,光滑,花序多分枝;花单性,雌雄同株;雄小花多数,无柄,紧贴分枝上部,通常单生,很少对生,花萼3,厚而细小,花瓣3,卵状长圆形,长5~6mm,雄蕊6,花丝短小,花药基着,退化雌蕊3,丝状;雌花较大而少,无柄,着生于花序轴或分枝基部,花萼3,长圆状卵形,长12~15mm。坚果卵圆形或长圆形,长5~6cm,花萼和花瓣宿存,熟时红色。每年2次开花,花期3~8月,冬花不结果;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原产于马来西亚。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采收加工 | 冬、春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摘下果实,将果皮剥下,取其种子,晒干。
|
药材鉴别 | 性状鉴别 种子呈扇球形或近圆锥形,高1.5~3.5cm,底部直径1.5~3cm。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于浅色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央有凹陷的珠孔。其旁有一明显瘢痕状种脐呈新月形或三角形,表面常附着少量灰白色内果皮碎片。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类乳白色与棕红色相互交错形成的大理石样纹理。气微,味涩,微苦。
以个大、体重、坚实、无破碎、断面色鲜艳者为佳。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种皮为数层切向延长的扁平细胞组成,内含棕色物质(鞣质),石细胞形状,大小不一,常可见细胞间隙。外胚乳为数列较大薄壁细胞,壁稍厚,内含棕红色物质(鞣质),并散有少数维管束,无细胞间隙。内胚乳为白色多角形细胞,壁厚,壁孔大,而形成珠状,内含油滴及糊粉粒。种皮和外胚乳常折合插入内胚乳中,形成错入组织。
粉末特征:棕紫色 ①内胚乳细胞极多,多破碎,无色。完整者多角形或类方形,胞间层不甚明显,壁半纤维增厚,纹孔较多。类圆形或短圆形。②外胚乳细胞无色,纹孔少数,细小,孔沟可察见,胸腔内大多充满红棕色至深棕色物。③种皮石细胞多呈鞋底形,纺锤形,亦有多角形或长条状,壁厚5~12μm,淡黄棕色,纹孔少数,裂缝状,有的胞腔内充满淡红棕色物。
理化鉴别 取粉末约0.5g,加水4ml及s%硫酸1滴,微热数分钟滤过,取滤液滴于载玻片上,加碘化铋钾试液1滴,即显棕红色混浊,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红色的球晶或方晶。(检查槟榔碱)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1.驱虫作用 槟榔碱是槟榔驱虫的有效成分,对猪肉绦虫的全虫有麻痹作用,使其瘫痪,疗效较高。对牛肉绦虫仅能麻痹头节及未成熟的切片。对孕卵片仅能使之变软,但不能麻痹,故疗效低。按榔对钩口线虫、无钩口绦虫及短小绦虫亦有较强的麻痹作用[1]。实验证明,30%槟榔煎剂40min可使犬短小绦虫强直乃至死亡[2]。槟榔能使绦虫体引起迟缓性麻痹,触之则虫体伸长而不易断,所以能把全虫驱出,槟榔的麻痹作用在于绦虫的神经系统,而不在肌肉。槟榔对蛔虫可使之中毒,而对钩虫则无影响。体外实验表明槟榔煎剂对鼠蛲虫有麻痹作用[2]。 2.抗病原体作用 槟榔水浸液(1:3)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煎剂和水浸剂对流感病毒甲型某些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鞣质有关[4]。 3.拟胆碱作用 槟榔碱刺激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与乙酰胆碱相似,较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及蝇蕈碱作用强,嚼食适当的槟榔碱可增加食欲。犬灌服槟榔煎剂0.9g/kg,平均开始下泻时间为65min,下泻次数为5.4次,故可促进虫体排出[5]。对中枢神经尚有拟胆碱作用。给兔脑室内注射槟榔碱大剂量(10.4mg/kg),可引起兔行为兴奋,出现流涎、抽搐、咀嚼、心率减慢、呼吸兴奋,但维持时间短,小剂量(0.1g/kg)兴奋作用不明显,提示槟榔碱可能是混合型M胆碱受体激动剂,能选择性激动中枢不同亚型M受体[6,7]。 4.毒性 过量槟榔碱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大量服用槟榔可致动物中毒与死亡,槟榔煎剂给小鼠灌胃的LD510为120±24g/kg[8]。槟榔碱给小鼠灌胃的最小致死量(MLD)为100mg/kg,犬的MLD为5mg/kg,马的MLD为1.4mg/kg[9]。 |
性味 | 味苦、辛,性温。
《蒙药学》:“味微苦、涩,性平,温。”
|
功效 | 祛寒补肾,利尿,固齿,驱虫。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
附方 | |
制剂 | |
临床研究 | |
参考文献 | |
苗药名出处 | |
参考 | 《中华本草》蒙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