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苗族医学 > 苗族医药 > 正文
石韦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汉语拼音
Shi wei
苗药名
苗药拼音
别名
巴日格佰,勃日古色日提格,唐嘎日-扎他召,伦布热拉勒,伊日布斯音苏勒,拉西雅纳,孟和茶
考证
本品载于《智慧之鉴》和《无误蒙药鉴》。《无误蒙药鉴》称;“生于山岩缝隙中,根茎上生4~5枚叶,中间叶长,形似剑,叶上面绿色、粗糙,叶下面灰色,遍布金色斑点,状如尾,夏季贴生于岩石上,冬季干枯缩成爪状卷曲。”并附植物形态图1幅。据上述植物生境、生态及附图特征认定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巴日格佰即哈担-呼吉,系指蒙医沿用的庐山石韦、石韦、有柄石韦、华北石韦。
中药材基原
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石韦、有柄石韦、华北石韦的叶。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1.庐山石韦Pyrrosia shearri(Bak.)Ching 多年生草本,高25~60cm。根茎肥厚而短,密被细小长披针形的鳞片,边缘具纤毛。叶近于簇生;叶柄长10~30cm,粗壮,幼时被褐色或淡褐色的星状毛;叶片广披针形,长10~30cm,宽3~6.5cm,先端渐尖,基部稍宽,呈两侧不等的耳形、圆形、心形、圆楔形或斜截形,有时上侧有尖耳,全缘,上面绿色,有黑色斑点,初时疏被星状毛,后渐光滑,下面密生淡褐色星芒状毛,星芒状毛的芒为短披针形,排列在同一平面上,中脉及侧脉均明显,细脉不甚明显。孢子囊群散生在叶的下面,淡褐色或深褐色,无囊群盖;孢子两面形、 生于山野岩石上。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石韦Pyrrosza lingua(Thunb.)Farw. 多年生草本,高13~30cm。根茎细长,横走,密被深褐色披针形的鳞片;根须状,深褐色,密生鳞毛。叶疏生;叶柄长6~15cm,略呈四棱形,基部有关节,被星状毛;叶片披针形、线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20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略下延,全缘,草质。上面绿色,有细点,疏被星状毛或无毛,下面密被淡褐色星芒状毛,主脉明显,侧脉略可见,细脉不明显。孢子囊群椭圆形,散生在叶下面的全部或上部,在侧脉之间排成数行,每孢子囊群间隔有星状毛,孢子囊群隐没在星状毛中,淡褐色,无囊群盖;孢子囊有长柄;孢子两面形。 生于山野的岩石上,或树上。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3.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Christ)Ching 高仅6~17cm。根茎细长,密被披针形鳞片,边缘具稍卷曲的纤毛。叶柄长3.5~11cm,被星状毛;叶片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广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2.5~9.5cm,宽9~28mm,先端钝,基部下延至叶柄,全缘,上面绿色,有黑色斑点,疏被星状毛,下面密被灰色的星芒状毛,其芒短,叶脉不甚明显;孢子叶较营养叶为长,通常内卷使叶片呈圆筒状。孢子囊群融合,满布于叶的下面,深褐色,无囊群盖。 生于山野岩石石缝中。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江苏、山东、安徽、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4.华北石韦 Pyrrosia davidii(Bak.)Ching 高10~25cm。根茎细瘦,被黑褐色鳞片。叶柄长2.5~9cm,被星状毛;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6~15cm,宽6~15m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上面绿色,有细点,疏被白色星状毛或无毛,下面密被灰色或淡褐色星芒状毛;叶稍内卷,但不呈筒状。孢子囊群多行着生于叶下面较上部分,深褐色,无囊群盖。 生于山野岩石上。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湖北等地。
栽培与养殖
生物学特性喜 阴凉干燥的气候,生于岩石上。 栽培技术 分株繁殖:3月栽种,栽前选营养叶片较多的老株,连根挖起,每3~4节剪成1段,放水中浸1昼夜,吸足水分后栽种。应选树下岩石有苔藓植物的地方才易栽活。栽时按行株距23~27cm,把苔藓植物刨开,放入1~2段根茎,用湿润的腐殖质土压紧。亦可利用石坎壁栽种,将种苗放在缝隙里,用湿润的腐殖质土塞稳。 田间管理 栽后每年冬季撒1次腐殖质土,厚约1cm。干旱时应浇水。
采收加工
春、夏、秋季均可采收,除去根茎及须根,晒干。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1)庐山石韦 叶一型,坚革质。叶片阔披针形,长20~40cm,宽3~5cm,先端渐尖,基部呈耳状偏斜,全缘;上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有黑色凹点,下表面密布短阔的星状毛。孢子囊群呈星点状,在侧卧间排列成行。叶柄粗壮,长10~30cm,直径3~5mm。 (2)石韦 叶向内卷或平展,二型,革质。叶片均为披针形或矩圆披针形,长6~20cm,宽2~5cm。上表面黄棕色;下表面主、侧卧明显,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密被浅棕色的星状毛,能育叶下表面除有星状毛外,尚有孢子囊群。叶柄长3~10cm。气微,味淡。 (3)有柄石韦 叶向内卷成简状,二型,革质。叶片矩圆形或矩圆披针形,基部下延至叶柄,长3~6cm,宽0.5~2cm,能育叶下表面布满棕色孢子囊群。叶柄长3.5~11cm,长于叶片,直径1~2mm。 (4)华北石韦 叶向内卷成筒状或平展,一型,软革质。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极针形,向两端渐狭,长3~8cm,宽0.6~1.5cm;下表面密生短而细的星状毛。孢子囊群多行。叶柄长2~5cm,直径1.5~3mm。
化学成分
石韦全草含里白烯(diploptene)[1],忙果苷(manglferin),异忙果苷(isomangiferin),绿原酸(chlorogenicacid)[2],β-谷甾酵(β-sitosterol)。又从叶中分离得到: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异懈皮苷(lsoquercltrin),三叶豆苷(trifolin),绿原酸,β-谷甾醇,蔗糖(sucrose)[3]。 庐山石韦全草含里白烯,杧果苷,香草酸(vanill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延胡索酸(fumaric acid)[4],咖啡酸(caffei acid)[5],β-谷甾醇,蔗糖[4],异杧果苷[5],绿原酸[2]。 华北石韦全草含绿原酸[2]。 有柄石韦全草含绿原酸[2]。
药理作用
1.镇咳、祛痰作用  庐山石韦煎剂及煎剂提取物,或异杧果苷给小鼠灌服,均有明显镇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煎剂提取物、异杧果苷口服或腹腔注射,对小鼠均有明显祛痰作用[1]。有柄石韦的水煎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2]。
2.抗菌、抗病毒作用  5%以上的庐山石韦悬液对痢疾杆菌、肠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3]。此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及抗甲型流感病毒、抗钩端螺旋体作用[4]。异杧果苷有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其作用系阻止病毒在细胞内复制[5]。
3.其他作用  对于化学疗法及放射线疗法引起的白细胞下降,石韦有使其升高的作用[6]。石韦煎液可增强机体吞噬细胞能力[7]。用放射性核素法测定,石韦热水浸出液对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8]。
性味
味苦、涩,性凉。效糙、燥、钝。
功效
清热解毒,干脓敛疮,接骨。
主治
主治骨折,脉伤,烧伤,肿瘤,中毒诸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麻油调数。
注意事项
附方
1.治疮疡 石韦、酸模磁石(制)、朱砂(制)各等量。制成散剂。外用,每日1~2次,取适量视病情用芝麻油调后敷于患处。以内蒙古中草药泪味石韦散) 2.治月经淋漓不止,外伤性出血 马勃蜀葵红花、石韦、牛胆各等量。制成水丸。每次1~3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蒙医药方汇编》砸格道木阿瓦)
制剂
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Hiroshi Hikino,et a1.Chem Pharm Bul1,63,11:409 (2)李浩,等.药学学报,1992,27(2):153 (3)水野瑞夫,等.植物学报,1986,28(3):339 (4)韩基善,等.南京药学院学报,1984,15(1):40 (5)上海第一医学院,等.医药工业,1973,(6):1 药理 (1)上海第一医学院,等.医药工业,1973,(6):1 (2)张家口医专.资料选编,1972,17 (3)赵云华.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
苗药名出处
参考
《中华本草》蒙药卷
相关文章
石韦
石韦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