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 Jia yan ye shu
|
傣药名 | 法便
|
别名 | 奋贺
|
中药材基原 | 为茄科植物假烟叶树的根、叶和果实。
|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 假烟叶树 Solanum verbascifolium 1.又名:野茄树《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姐妹、暖叶根、毛叶树、土茄、老公须《中药大辞典》。
落叶灌木,高l~5m。树皮灰白色。全株均被星状柔毛,有特殊臭气。叶互生,有时对生,有柄;叶片质厚,宽卵形、矩圆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0~23cm,宽6~1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下面密被星状毛。聚伞花序项生或近顶生,总花梗上面有2分枝,每枝有一密集聚伞花序;花萼灰绿色,长约5mm;花冠浅钟状,白色,直径约1.3cm,外面被毛。浆果球形,淡黄绿色,基部有宿萼;种子多数,细小,扁圆形,白色。花期夏、秋季,果期冬季。
生于海拔300~2100m的向阳路边、荒地。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
|
采收加工 | 叶于开花前采,根全年可采,果实冬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备用。
|
药材鉴别 | |
化学成分 | 叶含澳洲茄胺(solasodine)57.0%,澳洲茄一3,5-二烯(solasodiene)3.0%,密花茄碱(solafloridine)8.0%,番茄烯胺(tomatidenol)23.0%,薯蓣皂苷元(diosgenin)8.5%,微量的魏斯泼蒂灵(vespertilin)和5,16一娠二烯酸酮(5,16-preg-nadienolone)[1],还含野烟叶碱(solaverbascine),番茄胺(tomati-dine)[2],澳洲茄碱(solasonine)[3],澳洲茄边碱(solamargine)[4]。果实含澳洲茄胺50.0%,澳洲茄一3,5-二烯3.5%,密花茄碱11.0%,薯蓣皂苷元1O.0%,魏斯泼蒂灵10.0%,5,16一娠二烯醇酮1O.O%及微量10-5α一娠烯醇酮(△10-5α-pregnenolone)[1]。
|
药理作用 | |
性味 | 味苦,气臭,性热。小毒。入风俗。
|
功效 | 解毒消肿,除风止痛,凉血止血。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根20~30g;泡服,果1~2枚。外用:鲜果、叶适量,捣敷。
|
注意事项 | 有小毒,不宜过量。
|
附方 | |
药物分类 | 植物药
|
参考文献 | 化学成分
[1]Doepke W,et a1.C A,1976,85:174327g
[2]Adam G,et a1.Phytochemistry,1980,19(5):1002
[3]Haynes L J,et a1.C A,1963,58:1141a
[4]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编写组.中草药学(下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995
药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2141
|
傣药名与别名出处 | 《西双版纳傣药志》、(德宏)
|
参考 | 《中华本草》傣药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