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临床用药数据库 > 神经系统 > 正文
苯丙氨酯
来源:本站原创 医药数据汇总 字体:
药物类别:
神经系统用药
所属类别:
抗焦虑药
药物名称:
苯丙氨酯
英文名称:
Phenprobamate
药物别名:
序号
中文别名 英文别名
1
氨甲酸苯丙酯、γ-苯丙氨基甲酸酯、苯丙醇胺酯、非氨酯、r-苯丙氨基甲酸酯 Gamaquil、Palmita、Proformiphen、Proformphen
制剂/规格:
序号
制剂 规格
成份/化学结构:
序号
成份 化学结构
药理作用:
苯丙氨酯是一个双氨基甲酸酯。对它的抗惊厥特性广泛研究表明,它在最大的电休克试验(MES)模型中是有效的,它可有效地阻断由戊二烯亚戊基四唑和苦味毒诱发的癫痫发作,且可提高癫痫发作阈值,预防癫痫发作扩大。
药动学:
服用苯丙氨酯1至4小时可达血药峰浓。单剂量服用本品200至600mg,AUC与Cmax呈线性动力学特征,志愿者服用苯丙氨酯其半衰期(t1/2)为20小时,接受其他抗癫痫药物治疗者的本品半衰期为11至16小时。苯丙氨酯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2%至25%。
适应症:
局部癫痫发作,Lennox-Gostaut综合症。
用法用量:
成年及青少年剂量为1200mg/d,分2~3次服用,两天后,剂量可增加至2400mg/d,根据临床反应剂量最大可增至3600mg/d,分3~4次服用。
2岁以上儿童,起始剂量为15mg/kg•d。分次服用,两天后可增至30mg/kg•d,儿童每天最大推荐剂量为45mg/kg•d(不能超过3600mg/d)。
不良反应:
对500名成年病人用苯丙氨酯进行附加治疗,其主要不良反应为头痛36%、呕吐30%、头昏27%、嗜睡20%、食欲缺乏17%、恶心17%、复视17%。
单用苯丙氨酯时其不良反应比附加治疗时少。儿童的不良反应与成人类似。
相互作用:
苯丙氨酯对苯妥因和卡马西平的血浓有显著影响,从病人的初期药动学研究中发现,4例服用苯妥因病人,其中三例苯妥因血浓显著增加。在有效性试验中,所有32位病人均需将苯妥因剂量减少10%~30%,以保持其稳定的血浓。虽然同服苯丙氨酯会使苯妥因浓度升高,但却使卡马西平的浓度下降,32例病人中有30例平均降低1.3µg/ml。进一步分析发现,卡马西平10,11-环氧化物显著增加,而反-卡马西平-二醇几乎无改变,环氧化物的平均浓度由1.83µg/ml(服安慰剂)增加到2.42µg/ml(服苯丙氨酯)(p>0.05)。尽管二醇的浓度无明显变化,但加服苯丙氨酯后平均环氧化物、卡马西平和环氧化物、二醇的比例都有所增加。有两种机理可解释稳定态环氧化物浓度的提高:苯丙氨酯促进卡马西平代谢为环氧化物或抑制环氧化物转变为二醇。从这项研究中选4例病人继续用苯丙氨酯治疗并逐渐减少苯妥因和卡马西平的剂量,当苯妥因剂量降低时,苯丙氨酯的表观清除率降低21%,当减少卡马西平剂量时,则降低16.5%,由此可见,苯丙氨酯显著影响苯妥因和卡马西平的浓度,而苯妥因和卡马西平也显著影响本品的浓度。
注意事项:
疗效评价:


相关文章
β-丙氨酸
L-丙氨酸
L-β-腈丙氨酸
环(丙氨酰-丙氨酰)
环(丙氨酰-缬氨酰)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