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河北中医2002,24(1):3-4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熟地黄15g,山茱萸10g,何首乌30g,黑芝麻30g,丹参30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5g,葛根15g,白僵蚕10g,水蛭粉3g。
|
加减 |
肝火盛加龙胆草10g,黄芩10g;肝阳上亢加天麻10g,钩藤15g;痰湿重加胆南星6g,半夏10g,苍术10g;上肢无力加桑枝10g,姜黄10g;下肢无力加川牛膝15g,桑寄生15g;气虚加生黄芪30g,党参15g;阳虚加肉桂6g,附子6g,巴戟天15g。
|
功效 |
|
主治 |
脑缺血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剂水煎服。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银川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医医院于晓宇等,观察了补肾化瘀方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治疗组56例应用补肾化瘀方,对照组30例口服川芎嗪片100mg,每日3次。2组均连续用药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愈显率为48.2%,对照组分别为66.7%、33.3%,2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补肾化瘀方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确切。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