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1):24 |
剂型 | 灌肠剂 |
药物组成 | 大黄、黄芪、丹参、红花、赤芍、生牡蛎、附子、益母草等8味。 |
加减 | |
功效 | 泄浊化瘀,解毒扶正。 |
主治 | 慢性肾衰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保留灌肠,日1次。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株洲湖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周静,观察了降浊化瘀灌肠液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随机分两组。本组用降浊化瘀灌肠液,由本院制剂室提供,每包100ml。并配合支持疗法,对症处理。对照组常规应用西药抗凝、扩肾动脉、利尿、维持酸碱平衡及支持疗法等。用潘生丁75mg,卡托普利12.5-25mg,维生素E 0.1g,均日3次口服。利尿合剂视水肿情况而定。两组均治疗8周,8周末评定疗效。疗效标准: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中相关标准拟定,显效:自觉症状消失,体征明显好转,BuN、Cr下降≥30%。有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体征好转,BuN、Cr下降20-30%。无效:自觉症状、体征无好转或加重,BuN、Cr下降≤20%或上升。结果:本组43例,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05%;对照组40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0%。两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治疗后血BuN、Cr均有所改善,但本组改善较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