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方剂现代应用 > 正文
脉管炎片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复春片、通脉灵
处方来源 《天津市药品标准》(1990年)。
剂型 片剂
药物组成 丹参红花乳香(制)、郁金川芎、生地黄降香没药(制)。
加减
功效 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改善血液循环,软化结缔组织。
主治 脉管炎、动脉硬化性下肢管闭塞症,系统性硬皮病,局限性硬皮症及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冠心病、脑血栓后遗症等。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 每片0.3g,每瓶100片,每次4-8片,日3次口服。
用药禁忌 妇女月经期服用应减量。孕妇及结核病活动期患者应慎用,或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改善结缔组织代谢,抑制血小板凝聚,强心,抗缺氧,抗心肌缺血,降低血管阻力等作用。
1.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给大鼠静脉注入脉管炎片(溶解后)后,见到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说明脉管炎片具有促进或增强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2.改善结缔组织代谢:通脉灵对大鼠琼脂肉芽肿的影响,经对肉芽肿超微结构的观察,其粗糙型内质同平行排列呈扁平狭窄状,很少见内质网扩张、细胞外胶原纤维稀少。实验用药组的胶原、氨基已糖和总氨含量均较对照组抵,并使总胶原量减少.抑制成纤细胞亢进的胶原合成,软化已硬化的结缔组织。
3.抑制血小板凝聚:口服通脉灵后具有粘附功能的血小板可较治疗前下降50%,血小板凝聚性于服药后4-6天亦有减低趋势.试管试验中也可见通脉灵的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大鼠给予通脉灵试验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防止新鲜血栓的再形成,降低了血液粘滞度,减低了血管阻力。
4.强心:通脉灵对离体蟾蜍心脏灌流试验结果对心率无影响,但在加入通脉灵5分钟后心血输出量比药前增加30%,心肌舒张完全,血流加速。对小鼠营养性心肌血流量的影响,通脉灵组小鼠心肌对86Rb的摄取能力较对照组提高47.8%-60%。
5.抗缺氧:对小鼠缺氧减压耐力试验,通脉灵组平均存活时间为12分钟56秒,而对照组(生理盐水)平均存活时间仅为4分钟43秒,存活时间提高174%。
6.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预防作用:以心图ST段;T波及心率变化,作为心肌缺血的指标,结果表明,通脉灵组家57.7%不出现心肌缺血,而对照组不出现心肌缺血家兔为30.8%。
7.减低血管阻力、解除血管痉挛:(1)减低下肢血管阻力及减低脑血管阻力:家兔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全身肝素化,采用下肢动脉自身灌流法,有明显减低脑血管阻力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家兔颈内动脉自身灌流法亦可见减低脑血管阻力作用,时间可持续2-7分钟以上。(2)对下肢血管及脑血管的解痉作用:通脉灵能解除肾上腺素所致下肢血管及脑血管痉挛,并使痉挛率的血管恢复到正常的紧张度。(3)对微循环的影响:全麻下观察金黄色地鼠颊囊粘膜微血管,滴加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微血管收缩,然后给予通脉灵,约5-10分钟,强烈收缩的微动脉明显舒张接近于给药前状态,微血管中血流加快,活动的毛细血管数明显增多,而注射生理盐水组则无上述改变。
8.降低血管对寒冷刺激的敏感性有利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恢复。
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口服剂量60g/kg,1次给药,小鼠无一例死亡;腹腔注射剂量为20-50g/kg,无一例死亡。
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生产厂家
各家论述
备注
相关文章
碘羟拉葡胺
治疗组合物
用于调控微脉管状况的方法和试剂盒
麻黄及气管炎丸—盐酸麻黄碱的测定—HPLC
气管炎橡胶膏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