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青菀 |
汉语拼音 | zang zi wan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菊科植物缘毛紫菀的头状花序或根。 |
动植物形态 | 缘毛紫菀 多年生草本,高5-45cm。根茎粗壮。花茎单一,紫色,有比值棱,被疏或密的白色长粗毛。基生叶莲座状,叶片缘绿色,长圆状匙形或倒披针形,长2-7cm,先端钝或尖,基部渐狭呈宽翅状叶柄,全缘;下部叶及上部叶长圆状线形,长1.5-3cm,宽0.1-0.3cm,全部叶两被疏毛,有白长缘毛,中脉在下面凸起,有离基三出脉。头状花序顶生,径3.5-4.2cm,总苞半球形,径1.2-2cm,黄绿色,总苞片3层,近等长或外层稍短,线状、稀匙状长圆形,下部革质,上部草质,外面几无毛,或沿中脉及边缘有白色柔毛;舌状花30-50个,管部长1.5-2mm,舌片蓝紫色,长圆状线形,长12-23mm,宽2-3mm;管状花多数,密集,鲜黄色,长3.5-5mm,管部长1.2-2mm,有短毛,先端5裂,裂片长1.5mm;花柱附片长1mm;冠毛1层,紫短色,长0.8-2mm,密生白色粗毛。花期5-7月,果期8月。 |
资源分布 | 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
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2700-4000m的高山针叶体外缘、灌丛及山坡草地或河滩草坝。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5-7月开花期采收头状花,阴干;春、秋季挖根,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 花序皱缩成团;有时小花散攻露出花盘;花盘短圆锥形,着生管状花的萼管群残基,排列整齐。总苞半于形,直径1.2-2cm,黄绿色;总苞片3层,近等长,长6-10mm,宽1-2mm,条状披针形,先端尖,具白色长缘毛;舌状花雌性,舌片细长,皱缩,紫色至紫蓝色或灰紫色;舌状花雌性,舌片细长,皱缩,紫色至紫蓝色或灰紫色,长1.5-2.5cm,宽约1mm,柱头2裂;管状花两性,黄色,雄蕊5,聚药;雌蕊1,柱头2裂,披针形,其上簇生黄色长柔毛,子房下位,冠毛1层,淡灰黄色或紫褐色,与管白色糙毛。气香,味淡。 以花冠蓝紫色、气香者为佳。 显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棕黄色,微带紫色。花粉粒棕黄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径约35-39μm,具3孔沟,外表具刺状突起,极面每裂片5-6刺,中部有疣状突起。冠毛碎片,为多细胞组成的毛状物,胞壁稍厚,具纹孔,顶端渐尖呈刺状。非腺毛众多,由14-18个细胞组成,顶端细胞细长,多偏于一侧,基部细胞1-2列。柱头碎片,表皮细胞呈楔槌关、钝圆形绒毛状突起。子房完整,不易粉碎,呈深黄棕色。花粉囊碎片,细胞内壁呈长方形、类方形、类多角形胞壁增厚。舌状花冠下表皮细胞长方形,壁薄,胞壁细齿状。苞片下表皮细胞碎片长方形,气孔不等式或不定式,副卫细胞4-5个。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味苦;性寒 |
归经 | |
功效 | 清热解毒;止咳化痰 |
功效分类 | 清热解毒药;止咳化痰药 |
主治 | 流行性感冒;气管炎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 作"藏紫菀"入药者,尚有下列数种: 1.星舌紫菀Aster asteroides(DC.)O.Kuntze 又名:块根紫菀。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 2.重冠紫菀 A.diplostephioides(DC.)C.B,Clarke 又名:太阳花。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 3.灰枝紫菀A.polithamnus Diels 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 4.狭苞紫菀 A.farreri W.W.Smith.et J.F.Jeffr.分布于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四川。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Flos seu Radix Asteris Souliei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Aster souliei Franch. |
科属分类 | 菊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